崇州有“茶精”:千年枇杷茶,不结枇杷果,不开枇杷花

又是一年冬意浓,北风紧,访崇州,探寻枇杷茶。从来只闻醉酒人,何来今日又醉茶……

崇州有“茶精”:千年枇杷茶,不结枇杷果,不开枇杷花

顾名不思义

喝过“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但却很少能饮到“龙门山泉水,崇庆枇杷茶”。初闻此名,定会想到可以结出枇杷果的枇杷树,那么枇杷茶就是用其叶,或取其花泡的茶吧?其实非也,此时顾名便不能思义了。枇杷茶和那个会结枇杷果的枇杷树并没什么太大关系。只是因其叶片椭圆形,呈水平或下垂状生长,叶面稍稍隆起,芽叶肥厚,有光泽,形似枇杷叶而得名。据清朝光绪版《崇庆州志》“物产篇”记载:“枇杷茶高一丈,二丈,叶粗大、名粗毛茶,近有取其嫩尖充普洱者,味亦颇类…”

崇州有“茶精”:千年枇杷茶,不结枇杷果,不开枇杷花

特写枇杷茶

名称:崇庆枇杷茶,茶树有性体品种之一。

科属:乔木型、大叶类。

叶片:树姿直立,树高3-10m,叶长椭圆形,叶柄特长,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片着生呈水平或下垂。

花芽:芽叶少毛,花冠直径41mm,花瓣8-10片,花萼无毛。

特性:抗旱、抗病较强,但抗寒性较弱,扦插困难,结实少。

用途:制成红茶,香高色红,有滇红风格,但味欠浓;制成边茶,品质较佳。适于在四川省南部茶区栽培。

崇州有“茶精”:千年枇杷茶,不结枇杷果,不开枇杷花

崇州有“茶精”:千年枇杷茶,不结枇杷果,不开枇杷花

寻茶崇庆县

枇杷茶是全国珍贵而又稀少的茶树品种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演化和培育形成的一个茶树群体品种,起源于崇州市的三郎镇、怀远镇、万家镇、苟家乡一带的邛崃山脉,生长在海拔1000米左右,云雾缭绕的高山上,唯崇州独有。崇庆枇杷茶种植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开始,崇州的三郎、文锦江、怀远、街子、鸡冠山等沿山地区广为种植,清朝以后面积逐步萎缩,清代即以此茶为原料制作“龙门茶”入贡,颇受称赞。崇州,就是枇杷茶的唯一原产地,“中国枇杷茶之乡”的名头绝非浪得虚名。

崇州有“茶精”:千年枇杷茶,不结枇杷果,不开枇杷花

正是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与资源才使得枇杷茶只在此扎根。树龄最长的崇庆枇杷茶就在文井江镇大塀山上,这棵老茶树,树龄400年以上,树高9.2米,被誉为“四川枇杷茶王”。是四川省五大地方良种茶树之一。

崇庆枇杷茶属大叶种,全市仅有矮化的崇庆枇杷茶园600亩,乔木型老茶树有1292棵,5.12地震又损毁了50余亩矮化的枇杷茶园,340余棵枇杷老茶树,从而使崇庆枇杷茶显得更加弥足珍贵,枇杷茶基地负责人准备将原有的2000亩其它茶改种枇杷茶。枇杷茶已经成为崇州的地理标志产品,并通过种植枇杷茶让100多户茶农脱贫致富。崇州市委、市政府视枇杷茶为一个极为珍贵的种植资源,将它列入开发规划,保护乔化老树,建立母本园,无性速生繁殖矮壮化品种,要普天下的人都能品尝到这种珍茗。

崇州有“茶精”:千年枇杷茶,不结枇杷果,不开枇杷花

崇州有“茶精”:千年枇杷茶,不结枇杷果,不开枇杷花

醉茶慢生活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数九寒天,山月斜照,且听风吟,三五好友团坐小酌。各取一盖碗,取一把枇杷茶,舀一瓢文井源头活水注入铜壶,水沸三通,旋即入碗,一气呵成。但见茶叶舒展,形如小扇,沉淀于黄绿清明的茶汤之中,水蒸气裹着枇杷茶独有的清香袅袅飘散。小酌一口,慢品细咂,让人忘却人间灼色,心中清明,豁然开朗。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茶亦有性格,一方水土也赋予了一方茶的茶性。

崇州有“茶精”:千年枇杷茶,不结枇杷果,不开枇杷花

崇州这个温和沉静的城市培育出了千年历史,地区特有的“龙门贡茶”。喝一碗枇杷茶,夹杂着崇州的泥土气息,在茶乡清心洗肺。

曾经的贡茶今日已走进寻常百姓家,来崇州来一段寻茶之旅,享一段醉茶慢生活,品一方风土人情。

崇州有“茶精”:千年枇杷茶,不结枇杷果,不开枇杷花

又是一年冬意浓,北风紧,访崇州,探寻枇杷茶。从来只闻醉酒人,何来今日又醉茶……

栏目/地方通 文/朱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