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第一座浮桥是三国这位将军架的,但却差点害死他

了解宋史的人可能知道,北宋打南唐时,宋军在采石江面上架了一座浮桥去进攻,据说是有史以来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

但翻翻《三国志》,你会发现,早在三国时期,曹魏进攻东吴时,也是架过浮桥的,但那座浮桥不像宋军一样让宋军赢了,还差点害死征南将军夏侯尚。

《三国志》卷十四《董昭传》中说,魏文帝曹丕三年,曹丕到了宛城,派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等攻打江陵,没有成功。

长江上第一座浮桥是三国这位将军架的,但却差点害死他

【夏侯尚】

当时江陵江面上正是枯水期,江水比平时既浅又窄,夏侯尚就想乘船将他的一部分步兵和骑兵屯驻到江中一个小岛上,在小岛与岸边架了一座浮桥,以供南北往来。

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样就对江陵城形成子一个南北夹攻的态势,江陵城也就指日可下了。

但董昭却上疏文帝说:“武帝曹操智勇过人,用兵之时对敌人还是保持着戒备之心,从不敢象现在这样轻敌冒进。用兵喜欢进攻而讨厌后退,这确是人之常情。

长江上第一座浮桥是三国这位将军架的,但却差点害死他

【董昭】

然而,即使是在无险的平地,进攻起来也很困难。如果想深入险 地,必须保证退兵之路的顺畅。用兵应有进有退,不可随意胡来。

现在,夏侯尚屯兵江中陆地,过于深入;以浮桥过兵,过于危险;只有一条道可走,也过于狭窄。 这3条都是兵家的大忌,而现在却都被夏侯尚犯了。

如果敌人进攻浮桥,一旦失去,江中的魏军精锐恐怕就不会是巍国的,而是东吴的了。我私下虑及此点,非常忧 心,以至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而有人却怡然自得,不以为忧,不是太糊涂了吗?

再说,一旦长江水位暴涨,那时该怎么办?用兵之道,即使不能破敌,也要 先求自保,怎么能足蹈危地而不以为惧呢?事情已经太危险了,希望陛下您期察。”

长江上第一座浮桥是三国这位将军架的,但却差点害死他

【曹丕】

魏文帝看后大惊,立即下诏书令夏侯尚引兵撤出江中。由于魏兵只有一条浮桥可走,虽然是主动撤兵,但在吴兵的左右夹击之下,还是死亡了许多人。

十几天后,长江水位暴涨,原来的陆地变得一片汪洋。可见董昭见识的高明。

曹魏建立的这座浮桥,虽然只是连接长江中一个小岛的浮桥,与北宋在采石架的连接长江东西两岸的浮桥不可同日面语,但在时间上却比采石浮桥早了几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