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问题诊断与对策:以一首诗歌鉴赏为例

对多数考生而言,影响诗歌鉴赏题得分有两大障碍:一是读不懂作品含义,二是读不明白题目要求。下面以一首诗歌鉴赏为例对排除这两大障碍的对策进行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问题诊断与对策:以一首诗歌鉴赏为例

高考诗歌鉴赏问题诊断与对策:以一首诗歌鉴赏为例

高考诗歌鉴赏问题诊断与对策:以一首诗歌鉴赏为例

通过上面这道题,对排除诗歌鉴赏两大障碍的对策做如下说明:

1.分三步读懂作品。

第一步是找意象,第二布是分析意象特征,第三部是根据意象特征理解作品内涵。

需要注意的是,一篇作品中的意向通常由一般意象和特别意象构成,例如,上面这首宋词里面的“窗”、“雨”、“月”是一般意象,这些意象身上寄托的象征含义比较固定,一般比较容易理解。而“水仙”、“灯”、“梦”、“酒”在这首宋词里面属于特别意象,这类意象对理解本首词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非常重要。如果注意不到这些意向,则会影响对诗意的理解。

另外,如果对特别意象把握不够准确的话,可以通过作品的“同一律”规律帮助我们对其含义进行推测。“同一律”就是一首诗词里面的情感主线是唯一的,情感投射到外在物象上,形成的作品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的特征也是共同指向情感的。

2.确定一种意识读懂题干要求。

有一种直白的说法就是“作品里有什么,就会考什么”,那么,诗歌里有什么呢?有象、有意、有手法。“象”就是诗歌里的形象,包括物和人两类。“意”就是诗歌里的情感,包括情、志、理三个方面。“手法”就是表现手法,包括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表现意象特征的手法(视觉、听觉、嗅觉、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对比、衬托、白描等)、处理情景关系的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等)等。

因此,确定“有什么就会考什么”的意识可以在我们审不明白题干要求的时候帮助我们最大程度的用自己的答案信息覆盖可能出现的考察点,进而提高得分。例如,上面题例中的第17题,其实就是考察怎么样表现意象的,就是表现意象特征的手法。如果这道题在分析到表现意象的不同手法的同时,也答出了两首作品表达的作者不同的情感,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