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西——雁门关

雁门关本不在我们此次山西之旅的行程项目安排之内,因为是旅游淡季,各景点无须排队等候,高速畅通无堵,我们的时间自然富裕很多,我们便主动提出去雁门关转转,也顺道。导游姑娘请示了上级后同意了。

雁门关,山西省北部内长城线上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代县县城西北约20公里的勾注山上,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雁门关雄峙于北岳恒山西颠,地形险要,控制着由大同通往太原的公路,自古以来就是一处军事要地,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雁门关北拒塞外高原,南屏忻定盆地,素以关山雄固、军事要冲而闻名于世。传说,因这里山太高,大雁南来北往,只能从此关隘飞过,得名雁门,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关城墙周长1公里,石座墙高7米,洞门三座,东门、西门和小北门。整个关城位置险要,建筑雄伟。雁门关历史上是塞北游牧区与中原农耕区的分界地,是极具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的古代关隘,有“中华第一关”之誉。

从西周开始,雁门关发生过2000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化故事。历代许多帝王和历史名人都在雁门关留下了行径的足迹和历史的华章。

景区大门两侧是杨家将们手持武器在高大的战马上,威风霸气。右侧是男将,以杨业为首及其子孙;左侧是佘老太君及其女将,巾帼不让须眉。杨家子孙三代捐躯于抗辽一线,他们的故事在民间不断传扬至今;雁门关大捷是近代史上的著名的成功战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在山西代县雁门关,对日军汽车运输队伏击战斗,共歼敌五百余人,击毁车辆30余部,一度切断了日军由大同到忻口的交通补给线,使进攻忻口日军的弹药、油料供应濒于断绝,攻势顿挫。雁门关伏击战,再次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为八路军、为民族证明了一条在当时还未被许多人完全认识的真理:日本帝国主义是不足怕的,是完全可以战胜的! 雁门关大捷,作为八路军英勇抗战实例载入光荣史册。雁门关大捷遗址峰峦叠嶂,山岩峭拔,峡壑纵横, 2005年9月被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雁门关驿站有着11孔窑洞,呈“厂”字形排列,女性住宿朝南的一排有四间,著名的《昭君出塞》故事中,西汉竟宁公主王昭君出境必经雁门关,在此窑洞中休整数日再出发,还接待过东魏、隋、唐等出塞公主,所以又称“公主洞”;男性住宿朝东的一排七间,1948年毛泽东主席在赴西柏坡的途中,登临雁门关时也曾在此做短暂停留。

雁门关风景名胜区是山西旅游业十大杰出品牌,5A级景区。进入景区大门,沿途的地势缓慢向上,大片石铺就的道路绵延向前,走在这样“崎岖”的路上,虽然较宽,没有车来车往,但切不可只顾赏景不低头看路,否则很容易绊倒摔跤;当年的古关道保存完整,百步九折,左右峭壁如削,宽度只有现在关道的四分之一,供游人参观,也可行走,走在古关道上,彷佛听得见嘹亮的号角声、战士的冲杀声、战马的嘶鸣声和枪弹的爆炸声,想象着当年的壮烈,会更加珍惜如今的当下。

(芜湖经开区人民法院 刘向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