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老酒”背後的祕密:老酒收藏水太深,已有人上當受騙!

事件:網購平臺售378萬天價茅臺引關注

近日,有網友反映,國內一大型網購平臺上出現了378萬元一瓶的“天價”茅臺。

“天價老酒”背後的秘密:老酒收藏水太深,已有人上當受騙!

老年份白酒市場的諸多亂象

不僅如此,在水極深的老酒收藏市場,一直存在諸多亂象。

亂象1 誇大年份提高身價

事實上,年份酒起初流行於國外,是葡萄酒、白蘭地、威士忌等酒類的等級概念。上世紀90年代,“年份酒”概念引入我國白酒市場,指的是酒從原料生產出來(原酒),經過儲存(陳釀)、勾兌成成品的時間,即陳釀時間。如“30年陳釀”,並非整瓶酒存放了30年,而是在基酒中添加一定比例的30年陳酒。

按照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說法,存放二三十年及以上的白酒(基酒),用不同年份的酒勾兌後,基酒含量至少超過50%才能標註酒齡。但據山東溫和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透露,一些企業建廠沒幾年就推出10年、30年的年份酒。這些酒廠往往從外廠購買少量年份稍長的原酒做引子,實際上一瓶所謂的“年份酒”裡大部分用的是一、兩年的新酒,標籤標註的卻是時間最長的原酒年份。

伴隨年份酒“酒齡”的增長,其售價也水漲船高。“漢臺典藏”系列酒售價為768元(500m×6瓶),約是漢臺酒業非年份酒價格的3-5倍。汾酒集團出產的“青花30”年份酒售價為每瓶400餘元,高出“青花20”百餘元。郎酒“紅花郎10年”官方指導價為458元/瓶,“紅花郎15年”則達到698元/瓶,相差240元。

酒水分析師蔡學飛認為,一些企業試圖通過標註年份來提高產品溢價能力,但往往是偷換概念、以次充好。因為缺乏年份酒標準,企業可以對所標註年份任意解讀,只要自圓其說即可,而老百姓也普遍缺乏年份酒的科學概念,極易被利用。

亂象2 模糊標註規避責任

蔡學飛表示,白酒標稱“原漿”、“封藏”等字樣是為了迎合市場,因為在消費者看來,“原漿”就是不摻水的原酒。但事實上,相關協會認為“原漿”不是釀酒專業術語,也不是“原酒”的概念,“年份原漿”也非國家標準中確定的白酒工業基本術語及定義。

“天價老酒”背後的秘密:老酒收藏水太深,已有人上當受騙!

亂象3 生產標準五花八門

數據顯示,我國白酒企業在中食協註冊的有7000多家,其中有5000多家推出了年份酒,前100強酒企更是有八成以上推出了年份酒,整個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

儘管有如此多的年份酒,但由於缺乏統一標準,企業往往對“年份”自說自話,生產標準也是五花八門。

收藏、送禮該如何鑑別老酒?

究竟如何鑑別老酒真偽?藏家們如何鑑別呢?

白酒收藏愛好者劉先生介紹,收藏界承認外觀鑑定結果,但現在茅臺老酒“水很深”,造假手段相當多,資深行家也會“打眼”。劉先生說,“現在沒有一個權威機構,連酒廠也很難出具這樣的證書,當時生產和包裝出去之後,它們對於包裝也沒有鑑定能力,只有把它打開之後,酒廠也只能鑑定是不是他們的酒,比如茅臺酒,廠家只能經鑑定裡是否是茅臺酒,要證明它的年代比較困難。此外,酒廠的人通常是通過感官鑑定,因此想要具體鑑定出酒的年代基本上很難實現,更沒有能力鑑別出具體生產年限。”

“天價老酒”背後的秘密:老酒收藏水太深,已有人上當受騙!

那麼對於網絡上熱炒的一瓶茅臺老酒378萬又如何解釋?劉先生提醒,這個酒可能不值這個價。因為在收藏圈,全國發現的最早的茅臺酒是1954年的,只有一瓶,其他都是55年、56年以後的,市場上比較多的都是58年、59年這兩個年份的,一般市場價值肯定是100萬以下的,所以這瓶酒不會值378萬。“我們搞了很多年收藏,我們知道它真實的行情,但是在市場上,只要購買者認可這個價格,你賣1000萬也能交易。但是想投資的人一旦買到假的就什麼都完了,風險很大。”

那麼茅臺公司能不能鑑定這些茅臺老酒的真偽呢?

“天價老酒”背後的秘密:老酒收藏水太深,已有人上當受騙!

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提醒,老酒的鑑定工作可能處於一個市場發育的初期,很多的鑑定工作都是由所謂的業內人士進行判斷,這種判斷本身就具有比較大的不穩定性,並沒有高度專業化或量化的指標來進行精準的鑑定。在這種背景下,相關收藏品的參與者將面臨著比較大的投資風險,我們國家《拍賣法》明確規定,相關的拍賣機構並不對拍品的真實性或者合法性是否吻合這種拍品的說明承擔擔保義務,所以相關的投資人要格外的謹慎小心。

有投資收藏界的業內人士認為,收藏陳年老酒如同收藏字畫一般,十分稀有珍貴,即使大環境波動,不僅價格不會跌,還可能逆市上升。有些藏家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加入老酒收藏隊伍。關於這一說法,肖竹青表示,收藏老酒歷史悠久,因為原來老百姓很相信一句話,就是“朋友是老的好,酒是陳年的香”。第二,老百姓手上的遊資很多,但是沒有投資出口,現在又找不到更好的投資品,所以大家願意去買酒。第三,目前社會上各種老酒的價格都很玄乎,很多人感覺這種酒既可以飲用又可以保值,所以存老酒的積極性比較高。

在胡鋼看來,現在“收藏熱”的方向輪番起舞,在這種背景下,投資人和消費者可能要衡量,自己真的有那份閒錢嗎?有那份閒心嗎?能承擔的起相關的風險嗎?因為所謂的收藏界有個說法,叫“打眼是必然的,撿漏是偶然的乃至罕見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充分地認清楚相關的風險。

小貼士:年份酒標準將出臺 提高准入門檻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日前公開表示,歷時12年探討的年份酒行業標準有望在今年發佈。根據標準體系,年份酒企業要取得生產准入資格,且每批次生產量應在中酒協備案。准入制度一旦建立,將消除90%以上的年份酒亂象。

“我在2006年就開始接觸年份酒標準研究,12年來一直在不斷探討,今年終於要發佈了。”4月18日,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公開透露,即將出臺的中國白酒年份酒標準體系要求年份酒生產需要具備以下條件:生產企業要取得中國酒業協會年份酒生產准入資格,且每批次生產量在中酒協備案;生產企業要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認證3年以上,具備年份酒生產保障體系、年份酒基酒專貯存庫,建立理化檢測實驗室和理化檢測標準,能實現年份酒產品溯源;具備年份酒感官測定資格人員,國家白酒評委不少於3人,省評委不少於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