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扁担巷里的补锅匠和对门的胖大婶

在一个小镇,有一条古老的巷子,叫扁担巷。

之所以叫它扁担巷,是因为巷子不宽,人用扁担挑着担子进去刚刚好。如果对面也来个挑担子的,那两人只好靠墙侧着走才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个补锅匠就住在扁担巷。大家不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不是本地人,都叫他柳补锅。他年近六旬,背有点驼,每天挑着补锅的担子早出晚归。

听说柳补锅有个女儿,但从未见来看他。他向来寡言少语,好事者向他求证时,他点点头,说:“有。”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既然柳补锅有个女儿,又为何从不来探望他这个老父亲呢?他不肯说,旁人便无从知道。

好几天了,柳补锅都没有出门做生意,大家心里还挺惦记他,到他家去看究竟,唯恐他生了病。

故事:扁担巷里的补锅匠和对门的胖大婶

柳补锅没有生病,坐在黑漆漆木屋里喝酒。看他的神情,没有什么不正常。

“柳补锅,不去做生意了?”有人问。

“不了。”他回答。

“钱赚够了哦。”有人打趣地说。

“差不多。”他顺着别人的话答。

这柳补锅简直就是闷葫芦,别人想关心一下他都难。

别看柳补锅虽然在家不出门,但还是有人找上门来请他补锅。开始他还会生炉子补,后来就不补了,怎么求他他也不补,真拿他没办法。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这天,柳补锅患了病,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几天未进食。这样下去怎么能行?

孤身一人病倒了,实在可怜。赤脚医生不请自到,为他看病未收分文。他还不领情似的,说:“以后不用来了,反正活够了。”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希望柳补锅的女儿快点出现,不然,他真的活不久。如果在他临终前连女儿的面都见不到,那是何等地凄凉啊。

好心的赤脚医生每天都会去给柳补锅打一针,可是,效果不佳。柳补锅还是吃不下东西,最多是喝几口稀粥就躺下了。

整条巷子里的人,几乎人人都去关心过柳补锅,只是有个人很奇怪,别说去看他,就是提也不提他。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柳补锅对门的胖大婶。

故事:扁担巷里的补锅匠和对门的胖大婶

胖大婶平日也是个热心肠的人,怎么对这个孤寡老人就如此冷漠呢?难道柳补锅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她?

“大家快来呀,柳补锅快不行了!”去柳补锅家探望的人在门口大呼。

听到喊声,大家纷纷往柳补锅家跑。

可不是嘛,柳补锅躺在床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脸憋成了猪肝色,眼都睁大了。

“柳补锅、柳补锅……”众人异口同声地喊起来。

一向冷漠的胖大婶听见呼喊声,终于走进了柳补锅的家门。当她来到柳补锅的床前时,见到他如此痛苦的样子,做出了大家无法理喻的举动。

“爸……”胖大婶双膝跪倒,抓住柳补锅的手趴在床沿上号啕大哭。

此时,柳补锅也做出了惊人之举,使出全身力气侧起身,搂住胖婶老泪纵横。

他似乎想说什么,而没有说出来,哇地一声喷出了一口暗红的血。

“爸、爸,是我不好,是我不好……”胖大婶哭得那个伤心哟,就不用提了。

父女俩对门而住,多年互不相认,形同陌路,其中肯定有故事。

故事:扁担巷里的补锅匠和对门的胖大婶

原来,柳补锅年轻时品行不怎么样,有了老婆孩子还和一个女人勾搭上了。他老婆一时想不开,悬梁自尽了。胖大婶当时只有两岁,成了没娘的苦命孩子。

老婆寻了短见,柳补锅索性把孩子送给别人带,还想去和那个女人好,但那个女人怕别人戳脊梁骨,和他疏远了。此时,他才特别怀念前妻,也有心把送出去的孩子要回来,可人家带亲了,怎么也不肯还给他。最终,他落了个形单影只,挑着担儿帮人补补锅过日子。

后来,女儿长大成人出嫁了。他听说女儿嫁到了扁担巷,也搬到扁担巷来住,就是希望女儿能原谅他,接纳他,哪怕她一辈子恨他,起码也能天天见面。哪知女儿恨死了他,根本不搭理他这个老爸。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女儿来了,跪在他面前哭,对于他而言也是莫大的安慰。

也许,血浓于水的亲情总能创造奇迹。柳补锅嘴里喷出一口暗血之后病不治自愈,又补了十多二十年的锅,活到了八九岁。

当然,这离不开胖大婶的照顾,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柳补锅心里多年的结打开了。

后记:柳补锅补的不是锅,是他自己的心。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