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登封觀星臺,由元代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建於元至元十三年,即公元1276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


河南登封觀星臺,由元代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建於元至元十三年,即公元1276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

元世祖忽必烈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後,任命郭守敬等人改革曆法。郭守敬組織了規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測量,在全國建立了27個天文臺和觀測站,登封觀星臺就是中心觀測站。

觀星臺北面中部砌一凹槽,其南壁上下垂直,稱為高表,與臺下的石圭構成了一道有測影、觀星、計時功能的圭表裝置。

郭守敬等人經過數年觀測推算,編制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授時歷》與現代科學推算的迴歸年週期比較,僅僅相差26秒!

觀星臺上的日晷。

根據郭守敬創制原物複製的仰儀。仰儀實際上是球面日晷,可以觀測太陽的球面位置和太陽一年之中的位移。

根據郭守敬創制原物複製的正方案,這是一種用於定向的儀器,原為木製,後改為銅製,四尺見方。

周公測景臺。

1944年,日軍炮擊觀星臺,臺東壁被擊中,留下多處炮彈洞。1975年修整復原時,保留下了兩處損壞較輕的炮彈洞。

令人遺憾的是……算了,不說了,哪裡都有這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