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不焦虑的父母?

二宝妈妈向前冲

比如少数巨富家庭,他们知道,孩子未来就是接家族企业的班。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家庭,他们也存在教育的焦虑,因为很有可能他培养出来的孩子接不了班,或者孩子没有兴趣接班。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更是如此,即便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朝什么方向发展,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家长很容易就把种焦虑的情绪传导给孩子。这也是我们的家长对不要输在起跑线这句话,这么推崇的重要原因。



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家庭教育缺乏家庭教育顶层设计。即便造一栋房子都需要有图纸才能够知道用多少材料,采光怎么解决,下水道怎么布局等等。我们的家庭教育居然是没有规划的,对于孩子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培养,培养成什么样,都是未知数,这就给家长带来极大的焦虑情绪。

有些家长一开始就给孩子做了一定的规划,但是这种规划并没有科学的依据,只是凭着家长的自我认识来做规划。这样的规划往往执行起来,效果并不理想,也会给家长带来极大的困扰。

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顶层设计,是要根据孩子的天赋来做科学的规划的。这样的规划才能够让孩子在未来的前进路上,事半功倍,大幅提升实现目标的成功概率。


学习力教育视点观察

焦虑是一种包含着害怕失控的情绪,分指向性焦虑和弥漫性焦虑。前者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后者则会造成烦躁、耐受力下降,不合理见诸行动。

不论大人孩子,我们对未知都是焦虑的,害怕自己无法掌控。既然焦虑是真实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它,否则焦虑还在,却还多了抵抗不了自责,更焦虑。

心理学中把好父母称为容器,把孩子因为经验有限而不认识或不能处理的某种情绪,扔给父母,经过父母(容器)的处理教会孩子认识这种情绪并能接纳它。

如:丧失(失去的物分离的人)的悲伤、误解的愤怒、未知的恐惧、危险的后怕、失控(做不好某件事)的生气等等。认识接纳后,父母如果能换个角度,引导孩子由此感受到我又成长了,那就更棒了!

孩子由于生而为人时间不长,对这些人类共有的情绪不认识,却能体验到,教会他们识别并告诉他们我也会,这是情商教育的开始。

情商的基础是认识并能调整自己的情绪,高下分三:

最好的是能清楚说出自己处在何种情绪中并知晓原因,如我很生气因为妈妈不让我看电视;

次一级是我说不出来,所以只好做出生气的行为给你看;

再次一级是我连做出生气的行为都不被允许,可是若我不能被任何人看见,等于我不存在,那么我就做点什么让你也生气,这样你就能感受我的感受了吧。

分析来看,哪个表现都可以理解,可放在生活中呢,第一种人我们乐意跟他在一起,因为放松自在;第二种人我们会觉得他情绪化;第三种人我们会远离他。这跟理不理解无关,大家都是人,不可能为了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而买这样的单。

愿你成为好的容器,把弥漫在孩子和父母心头的焦虑,转换成培养孩子情商的契机。

父母教会孩子识别情绪、命名情绪、接纳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处理情绪的过程,被称为孩子的心智化教育,这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领域。

父母心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知家庭养育的核心是人格养育,关注《父母心法》知人才能育人


父母学点心理学

现在家长们都很焦虑,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后别人,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吃亏。但是这种焦虑会传导给孩子,让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教育是一门艺术,家长和孩子是需要一起学习成长的。有些孩子的不良习惯,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这需要技巧和耐心,家长们在为孩子的慢着急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还是一味简单粗暴地指责孩子。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自有他的规律。成功的人生一定是快乐的人生吗?家长们你们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当然,很多家长的说我们的目的很朴实,就是希望孩子以后过上比自己现在更好的生活,不用那么辛苦为生活奔波操劳。但是,谁知道呢,按部就班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是未来社会需要的吗?毕竟人工智能在逐步发展,贫穷也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一点空间,给他一点可能性,哪怕慢一点呢。

总之,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做到重视、用心,相信自己能把孩子教育好,也相信孩子会成为最好的那个人。父母少一些焦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多一份阳光。


积极家庭教育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急于求成,对孩子成长的必经环节缺乏耐心、坚持和等待,当孩子的表现达不到父母的预期时,父母就会急燥、发脾气。其实,一个人要改变是有过程的,第一步要自己意识到需要改变,第二步才是采取措施促成自己改变。所以每个坏习惯的摒弃和好习惯的形成都需要时间,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父母要树立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榜样。鼓励孩子向父母提意见,如果父母也有坏习惯,可以跟孩子约定一起改正。父母先做个好的表率,孩子才会积极地模仿。


2.做到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表现,学会放慢脚步,淡化孩子的问题。因为每朵花都有不同的花期,着急也没有用。我们家长所要做就是正确的引导和启发,然后静待花开。


3.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给孩子贴消极的心理标签。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慢得象蜗牛!”、”狗改不了吃屎!“之类的。而是对孩子换一种表达方式,如”你今天的文章立意非常好!”、“你今天比平时做事效率高了很多,真棒!”。这样做可以强化孩子进步的动力。


总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要改变自己、塑造自己都是很难的,贵在坚持,只要多点耐心,多点执着,学会等待;作为家长,就是能够在孩子最需要我们支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身边,给他们信任和鼓励,给他们坚持的信心和力量,相信量变终会质变。


顾育菲

我是一个焦虑妈妈,从怀孕就焦虑吃什么让孩子更聪明,顺产还是剖腹产的孩子好,孩子出生以后开始焦虑补什牌子的钙片,用什么牌子的尿不湿,孩子长大会走了会跑了,焦虑要不要报个早教班,买什么样的绘本和玩具能提高智商和情商,上什么样的幼儿园,孩子入园了,又开始考虑要不要学个特长,马上面临小学,焦虑怎么才能上个重点小学,孩子终于上了小学了,焦虑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多,作业多怕孩子累,作业少又担心学不好,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每次考试的排名,这一切一切,都无比焦虑。直到有一天,孩子跟我说:想换一个不吼叫不扔他东西的妈妈。。。

我们首先要明白两件事:1,中国有句古话: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越爱越焦虑。心理学有个很著名的重定向理论,该理论告诉我们越关注越焦虑。2,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控制不了情绪固然不好,从让父母焦虑的熊孩子到为人父母的角色转换并没有把我们变成一个完人,也没有人是完美的。会焦虑发脾气也很正常。重要的是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解,让焦虑可控。

1态度决定命运。《起跑线》现在国内上映,片中的母亲迷塔,想要改变孩子的阶层相近一切办法让孩子进入好学校接受教育,在她的观念里,学习英语不只是一门语言,更是进入高层的手段,进不了好学校就不能进入一流的大学,就不能去外企上班就不能进入精英阶层。。。我们总是用悲观的想法起设想孩子的未来,陷入恐慌,不可自拔,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不能读好大学,不读好大学就不能找到好工作,你就不能获得成功。。。。去掉悲观,用积极的想法,面对事件的发生。积极的心态也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乐观向上。

2,活明白你自己,顺便带好上帝的小孩。让自己焦虑的事情很多狠多,只要你愿意选择焦虑,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焦虑的理由来说,让自己远离焦虑很简单,你只要明白,自己内心的焦虑减少了,让你焦虑的事情也就减少了。

3.相信自己的孩子,从孩子的心里需求出发。过多的干涉和预判孩子的未来,难能豁达。

不刻意跟别的孩子比较,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相应的支持。前段时间看一篇文章,把9个孩子培育成国家栋梁,其中还有3个院士梁启超先生说:“我生平最服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怎甚?”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能只顾眼前的得失,看的长远才能有好的未来。

4,适度的放手。不管我们的孩子以后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从事怎样的职业,组成什么样的家庭,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生活,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会孩子如何生活,真实的生活里,不只有一帆风顺岁月静好,也有鸡零狗碎的一地鸡毛,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成人包装好的温室,而是一个有尔虞我诈的成人世界,支撑他们走下去的不是试卷上的分数和各级证书,而是那颗有充沛力量都内心,放手,才是最有效的控制。

5,调整期望值,做好心理建设。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当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内心才能够平静,父母只有调整控制好自己的需求,

每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步伐,静等花开,尊重孩子的成长步伐。给孩子定下合适的目标,不跟风,不攀比,自我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内心宁静的父母才能听得到孩子看的到孩子,才能了解孩子的所长所短,不再定睛于“别人家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要先学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处理问题,将情绪和问题分开。面对焦虑的父母,孩子也容易焦躁焦虑进而感到压力,所以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克服内心的焦虑。放下我们泛滥的焦虑,不疾不徐的陪伴,耐心的倾听,静等花开。


yz3724

把他当别人家的孩子养就不焦虑了。

在跟别的孩子比才艺,比智商,比名次之前先跟他们的家长比比工作,比比学识,比比对孩子的耐心。

别总跟好的比,比比那些不幸的孩子,那些留守儿童,那些先天疾病,那些自闭症儿童,再看自己孩子,瞬间就不焦虑了。

当你想对孩子的不完美焦虑时,想想他上次生病时你的心情。没错,健康平安最重要,别的都是浮云,还焦虑什么?

我们做母亲的,都想自己的孩子青出于蓝胜于蓝,都想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想尽办法给他最好的资源,铺平道路,让他一帆风顺。稍有不平就焦虑,这很正常。但是千万不要把这种焦虑带到亲子关系中,孩子很敏感,他能感受到别人的心情,不要给他太大压力,毕竟人生很长,孩子长大了缺什么都不缺压力。


加油了妈妈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琳琅满目的玩具,各式各样的吃法。要什么给什么,做父母的各种满足孩子的各是需要。

往往满足孩子需要的同时,也无形中把孩子惯的不像话。孩子往往的无理取闹让做父母的头痛,却沒有好好的教育,往往想孩子小大点就懂事了。也是这样的想法无形之中把孩子最早教育抹杀到了。

孩子上学了,父母担心孩子在学校不适应,怕在学校受欺负。这是多虑的,孩子的适应新环境能力往往比我们大人强,也有几个别孩子的适应能力不怎么好。这时候做父母的要适时引导孩子的不安和焦虑。

孩子上小学了或是上大学了,做父母的无时无刻都在担心孩子的事情,焦虑孩子的未来。这些做父母的都有,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孩子的,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走向,过多的考虑和限制往往阻止了孩子的成长发育和自我保护。

做父母的应该适时放下过多的担心和焦虑,正确的引导孩子和教育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和解决问题。比做父母的一手操办和挺身而出的解决要好的多。


锦秀钱晟找亮点



谈下为人父母的几点个人感受:

1、要避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犯错,首先得把个人的生活打理好。

个人工作、生活、夫妻关系没处理好,心态难免失衡,对待孩子的错误会缺乏包容心,往往孩子犯了一点小错就大动肝火。这时需要冷静后反思,问题出在自已身上。

相反,个人心态平和了,孩孑犯了再大的错,个人也能理智对待。同时,孩子也会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很多事不用说孩子就能做得很好,即“身教大于言传。”

2、沟通

有机会时和孩子的沟通,了解一下现阶段自己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好?孩子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纠正?同时,让双方都了解彼此内心的想法,增加情感互信。

3、给孩子确定生活的底线,而不是远大理想。

在这个问题上,夫妻双方对底线的标准意见要统一,否则孩子将无所适从。比如:不可以撒谎(对坏蛋例外);不可以随便骂人;自己的事要自己做等等。

而对孩子将来做什么,让孩子自己将来去决定,父母引导、鼓励好孩的兴趣即可。望子成龙的想法只会人为扭曲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给孩子带来意外的伤害。

4、条件充许,给他(她)生个伴。

虽然现在一些大城市养育子女的成本越来越高,但是一起长大的玩伴起的作用是父母替代不了的。比如学会平等对待、相互包容理解、相互竞争等等。

现在的父母大多不是独生子女,对如何教育独生子女的问题上缺乏上一代的经验传承,而等到孩子的问题显露出来,可能已经失去了最佳改错时机。

总之,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做到重视、用心,相信自己能把孩子教育好,也相信孩子会成为最好的那个人。

父母少一些焦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多一份阳光。

(注:图片来自网络)


石风历史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宋振辉:

当今社会,望子成龙,成为许多家长可欲而不可求的奢望,为了孩子不少家长焦虑不安,给孩子的日程排的满上加满,什么英语、钢琴、绘画、书法、舞蹈、搞得孩子疲惫不堪。本该玩耍游戏的幼小心灵,承载了莫大的压力。到头来一上学还是不能如愿。造成父母更加焦虑。

如何改善焦虑心理,做不焦虑的父母,建议做家长的从克服攀比心理做起,逐渐找到减少焦虑的心理因素。

& 攀比不适合自己。为什么现在家长们情绪都变得焦虑起来,两个字攀比,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去好学校,为孩子不被别家的孩子超过,所以父母才会焦虑。要想缓解焦虑,最根本的办法是父母的自我学习,找回自我。学会做衣服,合适的衣服就要量身定做。而不是给孩子超出他们自身承受能力的压力,生活不是攀比,是顺从自然规律而变化发展的。让孩子轻松快乐的成长,家长自然就不焦虑。

& 攀比会失去自己。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形成一种肯定,安全感和积极的心态。培养自己的孩子先从礼貌、自信、感恩、责任、独立、社会公德综合方面着手。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就是父母的反光镜。父母与孩子的形象相互投射。培养孩子凡事预做准备的习惯,信心就会自然地建立起来。人之所以缺乏自信,是因为对眼前的事情缺乏了解,而引发不安的感觉。会培养孩子“预备”习惯的父母。其父母胸有成竹,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攀比会比输自己。攀比是一种精神生活的病毒,一旦侵入人的思想就会破坏他的正常思考,用攀比、嫉妒、投机取巧来填补无尽的欲望。消极的念头会给精神生活注入毒素。人随时要保持清醒,维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信心。用正能量去战胜一切负能量,保持永远不败的自我。

不攀比,不会失去自己,能做真实的自己,才能赢得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然攀比也不是焦虑的唯一心理,造成焦虑的情绪还可能有社会的、家庭的其他诸多因素。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其实很多时候不想焦虑,也想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交流,但是实际上真的做不到。

有的时候熊孩子,真的让人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暴脾气,不是顺我不焦虑,我不焦虑,就真的可以不焦虑了。

现在大人不仅要面对社会的压力,还要面对学校的压力,现在都提倡家园共育,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完成的,工作忙点,回家还要陪孩子做手工,学画画,做作业,有的时候真的让人很崩溃。

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