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小謝
“侘寂”,是根植於禪宗的一種日式美學。“侘”一詞意指孤寂與頹喪,最早見於鎌倉與室町時代的山林隱士,他們將物質的欠缺轉化為無形的精神的完滿具足,在粗陋中還原生活的本來面目。“寂”最初是指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舊化,在事物老化的過程中,存在時間感以及由此帶來的樸拙、沉澱之美。
“侘”字會意於“人在宅中”,陋室與俗世相區隔,帶來了孤寂而又自在的美感。室町時代,“侘”被千利休(1522-1592年)正式引入茶道。一改村田珠光時期的鋪張的茶風,千利休汲取了禪宗裡的空寂、無我之意,強化了茶道中一物不持的孤獨清減之感。
據《山上宗二記》一書的記載,千利休將村田珠光、武野紹鷗時代的三個半榻榻米的草菴茶室,進一步簡化、並加以縮小,先是設計了三個榻榻米的細長的茶室,進而更縮小為兩個半榻榻米,甚至還在京都建造了一個半榻榻米的極小的茶室。於茶室中,主賓對座飲茶是為“和”,舉止平淡安閒是為“敬”,於人群中保持自我的覺知是為“清”,在靜中產生的時間流逝感是為“寂”。
“寂”是“侘”的歸結,由“侘”而達“寂”,是茶會這一美學、心靈儀式的結束。《山上宗二記》一書由千休利的弟子山上宗二所作,書中還進一步提出了茶湯之會要有“一期一會”的心情,即通過一系列的茶道活動,水、飯、談、茶,使主與客靜心清志,由內到外自然湧現出一種“一期一會、難得一面、世當珍惜”之感,蒼涼而略帶寂寥。
“侘寂”之美凝聚在行雲流水般的茶道之中,也流動在指縫間滑落的時間裡。“行住坐臥皆是禪”,把心緣在每一個動作上,就是“禪”的本意。隨著茶道的結束,主賓內心亦歸於寂靜,“無一物而無盡藏”,在無一物自性中找到生命的無盡圓滿。《南方錄》謂之:“茶道之秘事在於——打碎了山水、草木、草菴、主客、諸具、法則、規矩的、無一物之念的、無事安想心的一片白露地。”
佛教中“無常”的體驗在日本顯得尤為深刻。頻發的自然災害、波雲詭譎的戰國時代,都造成了生命易逝的不安全感。而在這一方茶室的“侘寂”之中,外界的紛擾似已靜止,身心得到休養。茶道與禪宗的融合,成為人們迴歸自然、寄託命運無力之傷感的精神家園。
千休利因擅長茶湯而先後成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的茶頭,亦因茶道所奉行的理念而與武士階層的秀吉分道揚鑣。“侘寂”曾帶給他們遠離塵世的清靜自在,但慾望之盛的武士最終還是走向了自己的歸途。
參考文獻:
張楠,《侘寂的美學源流》
王向遠,《日本的“侘”“侘茶”與“侘寂”的美學》
歷史研習社
真知堂鑑古
侘寂是近年來在設計圈裡頗為流行的一個詞。指的是樸素又安靜的事物,它源自小乘佛法中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尤其是無常。
侘寂可以用以下詞彙來表示“侘”的概念:貧困、睏乏、樸直、謹慎、節制、冷瘦、枯萎、老朽、寂寞、幼拙、簡素、幽暗、靜溢、野趣、自然、無聖。
失意而神情恍惚的樣子。侘傺出自屈原。意思是失意的樣子。
《楚辭·離騷》:"忳鬱邑餘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王逸 注:"侘傺,失志貌。"
《楚辭·九章·哀郢》:"慘鬱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王逸 注:"中心憂滿慮閉塞也。"
三國 魏 曹丕 《弟蒼舒誄》:"侘傺失氣,永思長懷。"
而千利休繼承了村田珠光,武野紹鷗的衣缽,在茶道中繼續尋求“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無一物中無盡藏”的禪宗最高境界。
他將茶室縮減到4.5平米,設計上力求簡化室內裝飾,僅設一龕一瓶一畫一花,最早實現了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他令茶道回到了自然清寂的最初起點、
瓷器鑑定真知堂
日本人的“侘寂”美學不管今天怎麼解讀,怎麼說得天花亂墜,什麼禪意,什麼簡約,但是它的誕生原因就一個,那就是:
窮!
因為日本古代的生產條件落後,又一直處於大名割據的狀態,除了少數幾種實用型技術以外,用於生活和消遣的發明創造乏善可陳。
真正頂尖的簡約美、禪意美是像宋瓷這樣用極其高超的技術,燒製出極簡又極美的藝術品。而不是像日本,由於沒有掌握合格的制瓷技術,就拿幾個陶罐說這有多美。
園林也同樣,日本那幾塊石頭一片沙,十有八九是因為缺乏建精美園林的技術,也沒有維護的預算,最後逼出來的審美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