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法國議員宣稱:“每個法國人都認為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領土”?

Admirateur128


這是一個強烈的信號,歐盟要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既然朱利安.羅舍迪說:“包括馬克龍每一個法國人都認為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就不能再製裁俄羅斯了。雖然是法國的一名議員,但卻是一個明顯的風向標。

實際上,法國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早就有跡象表明,3月13日法國政治家蒂埃裡.馬里亞尼率領12人組成的法國代表團抵達了克里米亞,參加克里米亞迴歸俄羅斯5週年的紀念日活動。法國的這一舉動,被外界認為歐洲開始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
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歐盟跟隨美國對俄羅斯進行了全面制裁,並且參與了對俄羅斯的軍事圍堵。但是,歐盟參與制裁俄羅斯,卻付出了巨大的損失。按照普京說:“根據歐盟委員會統計,因為制裁,俄羅斯損失的只有歐洲損失的一半。顯然,歐盟的損失比我們更嚴重”,尤其近兩年來,歐盟的損失更多,所以,歐盟內部開始出現了是否繼續制裁俄羅斯的質疑聲,有些國家甚至阻止歐洲對俄羅斯制裁。

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早就有一個“諾曼底式”對話機制,其實那個時候,歐盟對俄羅斯態度上己經開始“軟化”,以至於在刻赤海峽衝突中,法德堅決反對增加對俄羅斯制裁。
歐盟之所以在烏克蘭危機參與對俄羅斯制裁,堅決否認克里米亞公投併入俄羅斯的合法性,是因為當時歐盟和美國是一個陣線的價值觀結成的堅定盟友。另外,歐盟也擔心俄羅斯強大通過烏克蘭對歐盟構成安全威脅。但是,特朗普上臺以後,對歐盟的種種作法,比如退土伊朗核協議、貿易戰和增加歐盟軍費等,尤其特朗普把歐盟視為最大“敵人”,讓歐盟對美國已經失去了信心,實際上這種聯盟已經處在崩塌之中。歐盟與俄羅斯有廣泛的利益合作,如北溪-2輸氣管道,就沒有必要跟隨美國去制裁俄羅斯,導致利益受損。而且美國退出中導條約,把歐洲置於戰爭風險之中,歐盟更有必要與俄羅斯緩和關係而走上正常化。



克里米亞是俄歐改善關係的關鍵,也是當年俄歐關係惡化的根源。那麼法國承認克里米亞歸於俄羅斯,俄歐關係就會冰釋前嫌。這就意味著,歐盟將會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不知澤連斯基和波羅申科一心想加入歐盟和北約,前日還雙雙訪問法國會見馬克龍,聽到朱利安.羅舍迪的話,該作何感想?


適情雅趣


2014年,俄羅斯推動了克里米亞入俄,這在歐洲引起了一陣波動。歐盟國家為了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紛紛對俄羅斯採取經濟制裁。

但實際上在不少歐盟國家的政治家和普通民眾心中,克里米亞主權實際上屬於俄羅斯,只不過因為立場不同,大多數人沒有表達出來。
(克里米亞)

法國議員,前右翼黨派“國民陣線”朱利安.羅舍迪20日接受了RT電視臺的採訪。他宣稱“每個法國人都認為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領土,包括馬克龍總統。”羅舍迪的態度代表不少歐洲人潛藏在內心的真實想法,他也並非唯一有這種看法的人。

2018年2月,來自法國的歐洲議員埃梅里克.紹普拉德就曾宣稱俄羅斯擁有對克里米亞的主權。紹普拉德聲稱,他是歷史學家,他研究了克里米亞的過去。並認為,既然兩德都可以統一,那麼克里米亞迴歸俄羅斯也是合理的。

可笑的是,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也曾用東德和西德比喻克里米亞問題。不過,她天真的以為烏克蘭是西德,克里米亞是東德,而克里米亞人將會在未來思念烏克蘭(克里米亞人民的生活條件比烏克蘭高)。
(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在近代時期屬於克里木汗國,這個國家是奧斯曼帝國的附庸。俄羅斯在18世紀征服了克里木汗國,這裡就成為了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當時,俄羅斯將自己的核心地帶稱為“大俄羅斯”,將頓巴斯和烏克蘭稱為“小俄羅斯”,將面向波蘭的森林地帶稱為“白俄羅斯”,而東方的新土地則稱為“黃俄羅斯”。

克里米亞的大多數居民都是俄羅斯族,這裡也爆發了俄羅斯人不能忘記的克里米亞戰爭,以及二戰時著名的塞瓦斯托波爾戰役。大多數克里米亞民眾早就不想跟烏克蘭混下去。在他們看來,自己就是俄聯邦公民。

如果仔細追究的話,連烏克蘭這個民族和國家都是俄羅斯一手打造的。19世紀之前,世界上從來沒有烏克蘭國家,烏克蘭語就是俄語的方言。烏克蘭的地域概念也非常模糊,而為了豐富烏克蘭的疆土和定義,俄羅斯士兵打敗了波蘭,土耳其,奧匈帝國,從他們身上劃了一大片土地,又從自己身上取出來一部分,這才形成了今天的烏克蘭。
(克里米亞)


不僅是歐洲國家,就連美國人在內心深處也認同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這在西方世界早已是共識,只是他們羞於承認而已。


朱興子


法國議員的肺腑之言,說明在歐洲大陸,對於克里米亞的歸屬,絕不是鐵板一塊。這既是歐洲對於2014年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表現得猶豫不決的重要原因,也是普京一直在此問題上堅持強硬立場的力量來源。


一戰二戰的結果,讓歐洲許多國家的版圖都發生鉅變。但良好的契約精神和遵守條約的傳統,讓有領土變更的歐洲國家至今都相處得十分融洽。即使西班牙等國內部有分離主義傾向,但也是很古老的民族矛盾的積累,與重新劃分邊界無關。

基於這種思維慣性,歐洲國家認為國家間的邊界問題在二戰結束後,通過一系列協議條約已經解決,不能再有大的改變。而克里米亞被赫魯曉夫內部轉讓給烏克蘭,是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符合不被歐洲國家接受的條件。

再者,美國為了肢解前南斯拉夫,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先例,即通過全民公投的手段,來決定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看似尊重民主和人民自覺,卻破壞了很多傳統認識,造成混亂。


而在烏克蘭發生權力'爭奪戰的關鍵時刻,普京巧妙利用美國的方法,西方的標準,以和平民主的方式,將克里米亞重新收歸俄羅斯懷抱。在傳統歐洲國家和政黨內部,只是掀起一些波瀾。因為他們都認為當年赫魯曉夫的贈送行為,就是酒後失言。

這也是普京理直氣壯的原因,更是烏克蘭咎由自取。法國議員的仗義執言,表現出歐洲思維意識的多元和混亂。


新文化街男孩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對於國家也同樣是,可以說俄羅斯給法國第一印象,就是包括克里米亞的。

克里米亞地區原本為1430年建立的克里米亞汗國,主要為塔塔爾族,是奧斯曼土耳其國的附屬國。在俄羅斯逐漸強大後,開始向南發展以奪取黑海地區的不凍港,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生了激烈衝突,拉開俄土戰爭的序幕。

俄羅斯經過前四次戰爭,削弱了奧斯曼帝國的實力,於第五次俄土戰爭中佔領克里米亞,於1772年將克里米亞汗國從奧斯曼帝國中獨立出來,成為俄羅斯的附屬國。到1783年,俄羅斯正式吞併克里米亞地區。



在1787年至1792年第六次俄土戰爭中,俄羅斯迫使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承認克里米亞的主權。在1806年至1812年的第七次俄土戰爭,主要因素是強盛後的俄羅斯,成為拿破崙的巨大威脅,故在法國支持下,俄羅斯與奧斯曼帝國再度展開激烈戰爭,這也可以說是俄羅斯首次在法國人留下印象,加上拿破崙兵敗莫斯科,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自此在法國人留下烙印。

在1853年至1855年第九次俄土戰爭,也就是克里米亞戰爭中,英法與土耳其並肩作戰,與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展開殊死搏鬥,一度佔據了塞瓦斯托波爾,在俄羅斯敗局已定下,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殺。在戰後,俄羅斯付出相當代價才拿回克里米亞的主權。



所以,俄羅斯歷史上為克里米亞付出了幾百年戰爭和一位沙皇,在法國介入俄羅斯歷史的兩次,第一次是拿破崙法國時期,俄羅斯剛剛確定克里米亞主權的歸屬,第二次是19世紀中葉,雖然將英法軍隊佔據了克里米亞,但是尼古拉一世自殺的局面,也讓英法以及歐洲各國認識到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故在戰後退出。

而這幾百年的歷史中,不能說烏克蘭沒有參與克里米亞的爭奪,而是在俄羅斯的名下參與的。在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與俄羅斯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使兩國合併。自此烏克蘭是在俄羅斯的旗下戰鬥的,也就是說,這幾百年歷史裡,法國和歐洲的印象中是沒有烏克蘭的存在的。



現代烏克蘭出現於1917年,短短5年後就成為蘇聯的加盟國,直至蘇聯解體,才成為獨立國家。實際上烏克蘭作為一個勢力出現歐洲,僅僅不到30年的事情,是難以改變法國幾百年的歷史認知的。

至於克里米亞歸屬烏克蘭,則是1954年為慶祝俄烏結盟而送的禮物。從國際法的角度,普京的舉動確實有所爭議,從歷史角度則是無可厚非的。故在2014年俄羅斯、烏克蘭、美國、歐盟四方在簽訂克里米亞事件後的《日內瓦協議》中,根本沒有提及克里米亞主權問題,實際上默認了普京的行為。



從國家博弈角度,法國乃至歐美,都不可能為了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僵化,既不能改變不如承認則是國際通行的準則。另外,羅舍迪作為法國極右翼勢力的代表之一,外交方面的政治訴求實際上是和俄羅斯有相同之處。譬如,右翼民族主義會強調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對外來移民有一定的排斥性,支持同樣訴求的普京,可在國際輿論上形成優勢。

所以,從歷史和現實角度,羅舍迪的言論是符合現狀的,在全球右翼勢力抬頭之時,這種思想可能會進一步氾濫。


L夕惕若


對這句話可以有以下幾層分析:

第一,對無足輕重議員的話不要在意。

法國議會由500多名議員呢,這樣一名無足輕重議員的話至於高度關注嗎?

議員不是政府官員,他們的話不代表政府態度,甚至他們所屬的政黨態度都不代表,只代表他自己。

如果是知名議員的態度,在法國國內還會有影響,但這個議員不知名,所以木叔看了一些外國媒體,發現根本沒人報道和關注。只有俄羅斯媒體把他當作寶貝。

提醒各位——報道這件事的是與俄羅斯政府有關係的RT電視臺和新聞網。

只要你看到俄羅斯媒體報道有關外國人說烏克蘭的問題,幾乎都是有利於俄羅斯的,有些甚至被斷章取義和誇大其詞。

RT在美國不是被當作媒體看待的,是被美國政府列為“外國代理人”的。也就是說,他們的報道很多不算新聞,更多算宣傳。

歐洲對他們的態度基本也類似。

所以,不用特別在意。

第二,國民陣線這個黨是極右翼。

國民陣線的前身新秩序黨因為立場極右翼,宣揚極端民族主義和排外,都曾被取締。

後來該黨懂得一些選舉策略,也利用法國社會求變革的心裡,特別是對移民的反感開始逐步崛起。最近幾年發展的似乎不錯,這與整個歐盟不少國家向右轉的大環境有關。

幾個月前他們又改名了,叫國民聯盟,看來未來還有更大的謀求政治利益的打算。

這個黨始終對烏克蘭沒什麼好感,對俄羅斯態度反而不錯。並且對歐盟經常批評,甚至歐盟支持的,他們就反對。因此在烏克蘭問題上,他們表達親俄立場,很正常。

第三,他怎麼知道馬克龍怎麼看克里米亞?

這個人是極右翼,他的政黨國民陣線在競選時,和馬克龍是對壘的雙方。也就是說,他們政策基本上都是不同的,意識形態差異不小。

他怎麼能知道馬克龍心裡怎麼想?從這個表態上就能看出他的不嚴謹和不靠譜。

馬克龍怎麼想,最大概率就是法國政策怎麼做。

目前法國的政策還是抨擊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

所以無論這個議員說什麼,都改變不了法國和歐盟在這個問題上反對俄羅斯、支持烏克蘭的現實。


木春山談天下


克里米亞屬誰的?歐洲人應該更清楚,連美國總統特朗普都認為克里米亞屬俄羅斯,因為那裡的人都“講俄語”,大家注意後三個字,因為克里米亞人迴歸俄羅斯,就是烏克蘭不讓他們用俄語了?在這之前,俄語是官方語言,烏克蘭不讓他們講俄語後,連電視都會是烏克蘭語,那麼,克里米亞人看電視就得讓人翻譯,多麼荒唐的現實,克里米亞人不反真是沒有天理了。


現在又一位瞭解克里米亞的人法國前議員朱利安.羅舍迪說這件事,他是個歷史學家,他說:每個法國人都知道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領土,連法國總統馬克龍也知道,這麼說起來,每個歐洲人都應該知道克里米亞的來龍去脈。歷史的真相知道容易,但,改變人的思想認識觀念卻很又難。說到底,克里米亞的歸宿認識是個認識問題。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克里米亞問題應該是到了劃上句號的時候,事實上無論是俄羅斯還是歐洲多數國家,都默認了這個事實,只是有個別國家在其中胡攪。烏克蘭在接下來的日子可能和俄羅斯展開談判,徹底拋開克里米亞問題並給烏東地區更大的空間才是明智的。歐洲的氣候在變,“老歐洲”與俄羅斯在招手,“新歐洲”靠美國不一定能靠得住。個別國家計劃讓美國為其“包打天下”的想法更是荒唐。


烏克蘭正在大選,克里米亞問題的始作俑者波羅申科可能慘敗,烏克蘭問題的解決迎來機會。而且,美國有點自顧不遐,雖然目前還在黑海與北約共同演習,不過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勢頭已是強弩之末。烏克蘭的人民應掌握好自己的命運,儘早改變烏克蘭這種極具危險的戰爭環境。因為歐洲現在的氣氛也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時機保貴,時不我待。


天太2


法國人沒說假話。

奧斯曼帝國發家時。

吊打歐洲。

至今,歐洲回憶起當時兇悍的奧斯曼帝國,依然心有餘忌。

奧斯曼帝國將克里米亞收入囊中。

沙皇俄國與奧斯帝國惡戰數次,才奪取克里米亞主權。

當時歐洲各國,聞訊歡喜雀躍。

從此深深埋下了,克里米亞是俄羅斯固有領土的觀念。

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為慶祝俄烏聯合伍佰年。

未經正常手續,下令將克爾米亞劃歸烏克蘭🇺🇦。

當時俄烏都是蘇聯的地盤,行政區域的變動,沒有糾結。

蘇聯瓦解後,為了減少紛爭,各加盟共和國同意維持當時的邊境。

烏克蘭獨立後,與西方交往火熱🔥,漸漸產生敵視俄國的情緒。

在西方挑唆下,親西方的烏克蘭人。

採取暴力行動,將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趕下臺。

嚴重影響克里米亞地區俄族人的利益。

俄族人心驚膽顫,乞求俄羅斯出兵相助。

俄逮著機會,斷然出兵。

然後舉行入俄公投。

百分之九十七的克里米亞人同意迴歸俄羅斯🇷🇺。

此至,俄羅斯順理成章地收回了克里米亞的主權。

回顧經過。

西方國家太刁,烏克蘭太傻。

居然甘心充當反俄的急先鋒。

俄羅斯豈能不奪回克里米亞的主權嗎?

故,烏克蘭被西方當槍使,還興致勃勃。

要多蠢,就有多蠢。

可惜,神仙幹架,烏克蘭民眾遭殃。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法國議員朱利安•羅舍迪日前接受電視臺採訪時公開表示:“每個法國人都認為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領土,包括馬克龍總統”。這位議員先生的表態顯然太有失偏頗,別說整個法國了,可能在同一個家庭,對克里米亞的歸屬也會有不同見解。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以莫斯科公國為基礎,不斷擴張兼併別國和其他民族的土地而形成的龐然帝國。可以這樣說,真正屬於俄羅斯民族的土地一開始範圍非常小,僅包括莫斯科周邊不大的一片區域。克里米亞最早並不屬於俄羅斯,這個地區也擁有自己的國家。直到1783年,俄羅斯才強行吞併克里米亞。由於該地區瀕臨黑海,自然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又非常重要,俄羅斯不斷加大移民力度,到目前,俄羅斯族人口已佔到60%,成為主體民族,這也是克里米亞入俄公投通過的主要原因。


(最早的莫斯科公國範圍小之又小)

1954年,當時的蘇聯為了慶祝烏克蘭併入俄羅斯300週年,赫魯曉夫大筆一揮,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因為同處一個屋簷下,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都是一家人嘛,東西放誰那兒都一樣,所以,當時的俄羅斯人就幾乎沒有反對這一決定的。

不過,讓俄羅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蘇聯說解體傾刻間就分崩離析了。隨著俄烏關係的不斷交惡,烏克蘭企圖將俄國勢力完全從克里米亞驅趕出去,並很可能以此作為加入北約的大禮獻給西方國家使用。這顯然是要將俄羅斯困死在本土之內,所以,克里米亞對俄羅斯極其重要的一面更加凸顯。既然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北極熊也顧不得什麼吃相了,搶到手才是最關鍵的。至於隨後的克里米亞入俄公投和簽訂併入俄羅斯的相關協議,也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



所以,俄羅斯武力吞併克里米亞後,西方國家都明確反對,並不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領土,這裡面當然也包括法國政府,為此還加大了制裁俄羅斯的力度。除西方國家之外,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在這個問題上保持了中立。所以,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只是既成事實,很多國家並沒有認可它是俄羅斯領土。

在克里米亞問題上,俄烏雙方顯然都有過錯。如果烏克蘭不是逼人太甚,主動向西方投懷送抱,進而損害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也不可能這麼快把送出去的東西又搶回來。但不管怎麼樣,俄羅斯這種明目張膽掠取在法律上已確認是他國領土的行為,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高山流水116820061


如何看待法國議員宣稱“每個法國人都認為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的”?要理解這個問題必須從兩個方面去了解分析,第一個方面我們要了解克里米亞的過去,在近代歷史中,克里米亞的確曾經屬於俄羅斯的領土,只是在近代歷史中,由於前蘇聯領導人為了更好地籠絡烏克蘭這個聯邦,將克里米亞劃歸了烏克蘭,當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仍然留在獨聯體內,與俄羅斯保持了睦鄰友好的關係,克里米亞的主權還是屬於烏克蘭,但是,近幾年來,烏克蘭的政客開始倒向歐美,並擬定加入歐盟和北約,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面臨歐盟東擴的戰略壓力,而克里米亞由於地理位置正是俄羅斯的戰略突破口,因此俄羅斯就慫恿克里米亞進行獨立公投並加入了俄羅斯聯邦成為獨聯體的一分子,這是一個現實情況,要說克里米亞到底屬於誰的,誰也不能說清楚,這就要看你站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立場。那為什麼法國議員會說每個法國人都認為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呢?這必須從另一個方面去解讀,現今世界格局在悄然發生變化,美國的霸權行徑在不同方向都受到巨大的打擊,在中東戰略方面有俄羅斯和伊朗的強勢存在,在亞太方面有中國的逐漸崛起,美國已經力不從心,加之美國現任總統的美國優先政策和單邊主義,又與歐盟內部成員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矛盾,歐盟內部成員有些對美國不耐煩,不想繼續成為棋子配合美國的霸權戰略,歐盟東擴實質上在某種意義上是扮演了美國對抗俄羅斯的一枚棋子,在大國博弈中,歐盟內部逐漸認清了美國的面目,所以法國議員的這一表態或多或少代表了歐盟內部多數不敢表達的聲音。體現了歐盟有與美國分道揚鑣的意願!

#美國的霸權行徑# #克里米亞的歸屬#


軍事戰略前哨觀察


克里米亞究竟屬於誰?已沸沸揚揚吵了五年。

撇開情感衝動先入為主,用歷史事實來判斷一下。

克里米亞的前世

公元前438年,克里米亞屬於博斯普魯斯王國。

公元前15年,克里米亞稱臣於羅馬帝國。

在接下來的1000年中,克里先後被哥特人(250年)、匈奴人(376年)、可薩人(8世紀)、拜占庭(1016年)佔領。

1235—1242年,蒙古大軍發起第二次西征歐洲戰爭,征服了伏爾加河西岸以及黑海北岸草原廣袤地區,其中包括了克里米亞半島。蒙古人將用武力征服的歐洲土地納入了蒙古帝國版圖,建立了屬於蒙古的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欽察汗國)

從那時起,克里米亞屬於蒙古。

1430年,隨蒙古帝國崩塌,金帳汗國陷入分裂,克里米亞的突厥韃靼封建貴族乘勢建立了克里米亞汗國。

從那時起,克里米亞是個獨立國家。

1466年,土耳其(奧施曼)帝國利用伊斯蘭宗教影響力介入克里米亞汗國王位繼承危機事務,並於1478年實際控制了克里米亞南部。

從那時起,克里米亞汗國屬於土耳其的附庸國。

1768~1774年,俄土爆發第五大戰,沙俄將土耳其勢力趕出了黑海、亞速海、刻赤海峽。並於1783年吞併了克里米亞汗國。

從那時起,克里米亞屬於了俄羅斯。

克里米亞今身

1853~1855年,土耳其在英法支持下發起奪回克里米亞的三年戰爭(俄土第九次大戰),俄羅斯寡不敵眾戰敗,出讓了在歐洲其它地區的利益,(為恢復戰敗元氣還將阿拉加斯賤賣給了美國),才保住了克里米亞。

1945年二戰勝利,斯大林借克里米亞突厥、韃靼人勾結納粹德國,將他們懲罰性的大規模遷入中亞各個加盟“斯坦”國,換上了東斯拉夫人。克里米亞半島居民實現了東正教俄語化。

1954年,蘇聯為紀念“俄烏合並300年”偉大友誼,決定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行政管理。(克里米亞主權仍屬於蘇聯)。

1991年,蘇聯解體,俄烏分家,按明斯克協議,克里米亞有條件的屬於了烏克蘭。

條件①,烏克蘭不能按蘇聯資產“屬地擁有”原則獨擁黑海艦隊,俄羅斯分得了一半。

條件②,俄烏在戰略上綁定一家。俄羅斯黑海艦隊繼續駐紮克里米亞半島,烏克蘭要予以長期租賃基地。

條件③,俄羅斯延續蘇聯時期俄烏一家特殊供求關係,保障給烏克蘭最優惠價的能源供應。

2014年,在烏克蘭發生反俄顏色革命,俄烏喪失了互信基礎。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政府通過“脫烏回俄”公投,被俄羅斯國會(杜馬)批准。克里米亞回到了俄羅斯。

現在回答克里米亞該屬於誰?

在歷史上,它曾屬於多個域外帝國或強權,每一次歸屬變化都伴隨著血腥的戰爭殺戮。克里米亞也曾獨立過,但那只是歷史長河中的曇花一現。

按時間就近原則,克里米亞應屬於俄羅斯。

按付出代價判斷,克里米亞也應屬於俄羅斯。俄羅斯付出的代價比天大,除了流血犧牲,為擁有這個2、61萬平方公里半島,還搭上失去171.78萬平方公里的阿拉加斯。

按貢獻比較原則,克里米亞也應屬於俄羅斯。克里米亞的繁榮興旺源自蘇聯的貢獻。二戰“三巨頭”在雅爾塔會晤,使克里米亞聞名天下。

而且,克里米亞人口被蘇聯刻意改造為俄羅斯族群,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當地主流民意已無法改變。

如果比資格決定歸屬?土耳其、蒙古都有話可說,唯獨烏克蘭發言權最小。

烏克蘭是逃脫波蘭—立陶宛聯邦統治的弱小民族,被俄羅斯庇護了300年進入了現代社會,它在歷史上不是獨立國家,更與克里米亞不沾邊。

烏克蘭按照赫魯曉夫一個意外決定為依據,按一紙條約獲取了克里米亞,本身就屬於僥倖撿到了“大寶”,但卻不懂得珍惜。波羅申科雖作出悲痛欲絕喊冤模樣,也很難相信他內心真的理直氣壯!

特朗普說過;“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因為那裡的人說俄語”,這理由雖然淺薄,但他一不小心說出了個人的綜合判斷,與那個發聲的法國議員的看法接近一致。

美歐攻擊制裁俄羅斯非法奪取克里米亞,並不回顧克里米亞前世今生並與俄、烏的淵源比較。只為遏制俄,拿俄羅斯違反“契約”精神說話。

看今天特朗普出爾反爾、頻頻退群另起爐灶(例如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契約”成了不可靠的幾張紙,能唬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