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元順帝之子”、“元順帝是宋朝皇帝趙㬎之子”,這些說法從何而來?

讀歷見聞

明成祖是元順帝之子肯定是胡說八道,因為明成祖的年齡說明了一切。 明成祖生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年(1360AD),而至正二十八年(1368AD,即洪武元年)八月,徐達才率軍攻克大都,元順帝倉皇北遁。如果元順帝的嬪妃有入明宮者,那也只能在此以後,但這時的明成祖已經九歲了。



《中國皇帝與蘇祿國王》中周裡京飾永樂大帝明成祖。



明成祖常服劇照

產生這種謠言的來源基本上是兩個。

第一:明成祖可能不是馬高後親生,據說是高麗貢女嗊妃之子,但也有傳說嗊妃為蒙古人,姓宏吉剌氏。不過所有的這些傳言也都不靠譜。

第二:靖難之役的老班底之一就是前元的蒙古、色目騎士。這些人在洪武朝基本被當做炮灰去打殘元,而明成祖的奪位戰爭給了他們翻身做主的機會,故對明成祖一直非常忠勇。而龍飛幽州的明成祖也對這些曾經被視為“非我族類”的蒙古、色目騎士們非常信賴,再加上明成祖的奢侈、霸道、喜歡北京那種國際化的大都市生活,其所做所為根本不像拱垂而治的漢家天子,而更像個天可汗。所以民間把他黑化為元朝皇帝的繼承人也不算太無據。

但元順帝的身世卻真的值得懷疑。

“永樂十年五月十八日,我太宗文皇帝御武英門”。“蒙取宋、元諸君之遺像俾觀之,親奉聖諭曰:宋自藝祖以下諸帝,何皆清臒似太醫?然及觀元諸君曰:何皆狀碩乃爾?此都是吃大羊尾子的。至順帝,忽曰:此何以獨清臒似太醫也?忠徹不能對”。池昌旭在韓劇《奇皇后》中元順帝的扮相,清秀風雅,應該比較接近本尊。

自元末明初以來,社會上就有元順帝系宋恭帝(瀛國公)之子的街談巷議。迄於當代,雖有周清澍等人撰文斥其荒誕,但卻無法迴避另一個事實:元順帝的可能確實不是明宗之子。

元順帝身世有問題的“謠言”,不是出自明朝士大夫的抹黑,而是在他童年時代便有,並由元朝官方發聲,散佈。

《元史》卷三八《順帝紀》記載:“(元順帝)明宗之長子,母罕祿魯氏,名邁來迪,郡王阿兒廝蘭之裔孫也。”

並記載了元順帝父母結合的經過:“明宗北狩,過其地,納罕祿魯氏。延祐七年四月丙寅,生帝於北方。”

而後明宗駕崩,文宗(明宗弟)復辟,明宗的孤兒寡婦們開始領教什麼是最是無情帝王家了。至順元年四月辛丑,明宗遺孀,也就是元順帝的母親被讒遇害( 據說被文宗後卜答失裡椎殺於燒羊火坑中);年幼的元順帝則被流放到高麗,使居大青島中,與世隔絕。一年之後,元文宗還再次(看來已經不是第一次提這事)詔告天下。說明宗在朔漠之時便“素謂(元順帝)非其己子”。並以此之為理由將順帝移於廣西桂林一帶。”根據《元史》的這段記載,可知元順帝不是明宗的親生兒子的事已經被元文宗夫婦說過不止一次。

等到元順帝掌權後便對自己的叔父(元文宗)一家進行了清算。據《續通鑑.元紀二十六》載:“至元六年六月,丙申,詔廢文宗廟主……”並流放文宗遺族,文宗年幼的太子燕帖古思也被整死。旋即下詔曰:“自武宗升遐,太后惑於憸慝,皇考出封雲南。英宗遇害,皇考以武宗之嫡,逃居沙漠,……..謂朕非明宗之子”。主動的提到了自己身世的問題,看來元順帝自己肯定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既不便肯定,也不予闢謠,就連自己的叔父將此家事“播告中外”也不諱言。

總之元順帝“生於北方(漠北)”,且不是明宗的親生,可以說有史料依據。但他的親生父親是誰,正史中無絲毫蛛絲馬跡,這才是當時最大的秘密吧?

元順帝、齊皇后夫婦。


散騎舍人

明成祖和元順帝的各自身世傳聞雖然如出一轍,但其內在關聯之中卻隱藏著巨大的信息。

表面來看元順帝是宋朝皇帝趙㬎之子的說法,南宋遺民是最可能的始作俑者。明成祖朱棣是元順帝之子的說法,除蒙古黃金家族造謠以外,建文帝擁護者隨聲附和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如果把元順帝和明成祖這兩個傳言連起來看,事情就不是前朝人的精神勝利法,或者本朝人爭奪皇位正統性那麼簡單了,嘴巴上討便宜絕沒有這樣的討法。

因為在已經有元順帝是宋帝之子的說法,並且流傳非常廣泛的情況下,蒙古黃金家族或者建文帝擁護者再去傳明成祖和元順帝的緋聞父子關係,那豈不等同於證明朱棣是宋朝皇族之後?

這樣的話事情將會變得非常有趣。因為朱元璋起家於紅巾軍,而紅巾軍的口號是“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他們豎起的大旗是“反元復宋”。

可是在蒙元被趕走後,天下變成了朱明,人們難免會問說好的趙宋被恢復到哪去了?而把這兩個前後流傳近百年的傳聞聯繫起來,恰恰就在告訴人們趙宋的所在,它會讓人們意識到朱棣坐上皇位就是趙宋事實上的迴歸。

這樣來看,明成祖朱棣是元順帝之子這個說法的幕後推動者,很可能在蒙古黃金家族和建文帝擁護者之外還有第三者。因為這個傳聞接上元順帝的身世傳聞,實質上會讓前兩者自證其偽。從天命觀來講,身為趙宋皇族之後的朱棣坐上皇位,無論是蒙古黃金家族,還是建文帝擁護者都沒有資格提出異議。

儘管這樣的說法在皇朝易代過程中比較多見,並且幾乎是歷朝歷代都有。例如,人們因對晉朝司馬氏的反感而編造牛繼馬後之說,說晉元帝司馬睿是司馬懿部將牛金的兒子。其後隋朝楊堅、唐朝李淵也被質疑不是漢人,而被說成是鮮卑族之後。同樣,清朝滿人皇帝乾隆,也在許多傳聞裡被說成海寧漢人陳世倌之子。

但在上面這些傳聞中,沒有哪兩個能像明成祖和元順帝這樣能被無縫連接起來。所以明成祖是元順帝之子的傳聞,很可能是在元順帝是宋帝之子的基礎上精心編造的。這樣既能讓蒙元殘餘勢力啞口無言,也讓朱棣發起的“靖難之役”得到天命觀的支持,尤其是後者非常有助於朱棣在奪位之後獲得輿論認同。


讀歷見聞

元順帝是宋恭帝之子的說法始作俑者是元末明初的權衡,權衡在其書《庚申外史》中記載:宋恭帝在吐蕃為僧,趙王前來遊玩看他可憐,就送給他一個回回女人,後來生一個兒子,碰巧元明宗從那裡路過,看見寺廟上有龍氣,就把宋恭帝的老婆孩子收為己有。

這個說法廣為流傳,到了明代永樂年間,有個叫袁忠徹的人,在《符臺集》裡,又說是元明宗奪了趙顯懷孕的老婆生了元順帝。

這些野史傳聞,其實很好辯解:

一:宋恭帝趙顯的生卒1271-1323

二:元明宗和世瓎的生卒1300-1329

三: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的生卒1320-1370

四:趙顯在河西做和尚,和世瓎兩次經過河西,第一次經過的時間是1316年,第二次經過時間是1329年。

列完這四個條件再解釋,至元二十五年【1288】趙顯被忽必烈遷徙到河西,至治三年【1323】賜死。

和世瓎在延祐三年【1316】被封周王,出鎮雲南,是被仁宗掃地出門為自己兒子騰位置的,因此,和世瓎途經延安時和老爹武宗舊部爆發了關陝之亂,因為內訌失敗,和世瓎倉惶西逃經過河西跑到金山地區投靠察合臺汗國,直到天曆二年【1329】被迎接回去繼位。

試想,關陝之變之後和世瓎狼狽西逃,於雷雨盈滿之際,盤桓屯難,草行露宿。這種情況下,他可有閒情逸致去搶奪趙顯的妻子?

退一步說,就算他去搶人妻子,他一個十六七歲的青年人會去搶一個四十多歲大叔的懷孕妻子嗎?他年輕輕的就知道自己不會生所以就提前搶一個孕婦?

好吧,再退一步,是和世瓎喜歡喜當爹,精蟲上腦大叔的老婆也搶,口味重孕婦也喜歡,那他1316年搶的孕婦怎麼在1320才生下妥歡帖木兒呢?

懷孕四年才生,是懷李耳還是懷哪吒啊?

或者會說,第一次經過沒搶不代表第二次經過沒搶啊,如果站第二次就更誇張,和世瓎第二次經過河西的時候趙顯都死五六年了,怎麼搶啊?

所以,綜上,說妥歡帖木兒是趙顯兒子的純粹是小說家的閒扯淡,牽強附會。


如果說流傳元順帝是宋恭帝之子的謠言是漢人阿Q式的意淫,用意淫來精神復國,那麼明成祖是元順帝之子的流言就是蒙古人的意淫復國了。

明末成書的《蒙古黃金史綱》記載說明成祖之母弘吉剌氏在明軍攻入大都後被明太祖收納,生了明成祖云云

這個說法更禁不起推敲,

一:明成祖朱棣的生卒1360-1424

二:明軍攻克大都的時間1368年八月

對比一下時間,明軍入大都,朱棣虛歲都九歲了,怎麼再被弘吉剌氏生一回?這種無稽之談是不可信的。

朱棣之母或許會是蒙古人,但絕對不是元順帝懷孕的妃子。


高大壯就是這麼自信

這就是別人打敗你了,你罵別人是你兒子一樣。漢人精英不甘心軍政上的失敗,編出來解氣的笑話你也能信。古代的傳位詔書都有一句話,“深肖朕宮”,就是相貌很像朕的意思。說明很重視血緣傳遞的,絕對不會讓不明不白的兒子能繼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