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元顺帝之子”、“元顺帝是宋朝皇帝赵㬎之子”,这些说法从何而来?

读历见闻

明成祖是元顺帝之子肯定是胡说八道,因为明成祖的年龄说明了一切。 明成祖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AD),而至正二十八年(1368AD,即洪武元年)八月,徐达才率军攻克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遁。如果元顺帝的嫔妃有入明宫者,那也只能在此以后,但这时的明成祖已经九岁了。



《中国皇帝与苏禄国王》中周里京饰永乐大帝明成祖。



明成祖常服剧照

产生这种谣言的来源基本上是两个。

第一:明成祖可能不是马高后亲生,据说是高丽贡女嗊妃之子,但也有传说嗊妃为蒙古人,姓宏吉剌氏。不过所有的这些传言也都不靠谱。

第二:靖难之役的老班底之一就是前元的蒙古、色目骑士。这些人在洪武朝基本被当做炮灰去打残元,而明成祖的夺位战争给了他们翻身做主的机会,故对明成祖一直非常忠勇。而龙飞幽州的明成祖也对这些曾经被视为“非我族类”的蒙古、色目骑士们非常信赖,再加上明成祖的奢侈、霸道、喜欢北京那种国际化的大都市生活,其所做所为根本不像拱垂而治的汉家天子,而更像个天可汗。所以民间把他黑化为元朝皇帝的继承人也不算太无据。

但元顺帝的身世却真的值得怀疑。

“永乐十年五月十八日,我太宗文皇帝御武英门”。“蒙取宋、元诸君之遗像俾观之,亲奉圣谕曰:宋自艺祖以下诸帝,何皆清臒似太医?然及观元诸君曰:何皆状硕乃尔?此都是吃大羊尾子的。至顺帝,忽曰:此何以独清臒似太医也?忠彻不能对”。池昌旭在韩剧《奇皇后》中元顺帝的扮相,清秀风雅,应该比较接近本尊。

自元末明初以来,社会上就有元顺帝系宋恭帝(瀛国公)之子的街谈巷议。迄于当代,虽有周清澍等人撰文斥其荒诞,但却无法回避另一个事实:元顺帝的可能确实不是明宗之子。

元顺帝身世有问题的“谣言”,不是出自明朝士大夫的抹黑,而是在他童年时代便有,并由元朝官方发声,散布。

《元史》卷三八《顺帝纪》记载:“(元顺帝)明宗之长子,母罕禄鲁氏,名迈来迪,郡王阿儿厮兰之裔孙也。”

并记载了元顺帝父母结合的经过:“明宗北狩,过其地,纳罕禄鲁氏。延祐七年四月丙寅,生帝于北方。”

而后明宗驾崩,文宗(明宗弟)复辟,明宗的孤儿寡妇们开始领教什么是最是无情帝王家了。至顺元年四月辛丑,明宗遗孀,也就是元顺帝的母亲被谗遇害( 据说被文宗后卜答失里椎杀于烧羊火坑中);年幼的元顺帝则被流放到高丽,使居大青岛中,与世隔绝。一年之后,元文宗还再次(看来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这事)诏告天下。说明宗在朔漠之时便“素谓(元顺帝)非其己子”。并以此之为理由将顺帝移于广西桂林一带。”根据《元史》的这段记载,可知元顺帝不是明宗的亲生儿子的事已经被元文宗夫妇说过不止一次。

等到元顺帝掌权后便对自己的叔父(元文宗)一家进行了清算。据《续通鉴.元纪二十六》载:“至元六年六月,丙申,诏废文宗庙主……”并流放文宗遗族,文宗年幼的太子燕帖古思也被整死。旋即下诏曰:“自武宗升遐,太后惑于憸慝,皇考出封云南。英宗遇害,皇考以武宗之嫡,逃居沙漠,……..谓朕非明宗之子”。主动的提到了自己身世的问题,看来元顺帝自己肯定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既不便肯定,也不予辟谣,就连自己的叔父将此家事“播告中外”也不讳言。

总之元顺帝“生于北方(漠北)”,且不是明宗的亲生,可以说有史料依据。但他的亲生父亲是谁,正史中无丝毫蛛丝马迹,这才是当时最大的秘密吧?

元顺帝、齐皇后夫妇。


散骑舍人

明成祖和元顺帝的各自身世传闻虽然如出一辙,但其内在关联之中却隐藏着巨大的信息。

表面来看元顺帝是宋朝皇帝赵㬎之子的说法,南宋遗民是最可能的始作俑者。明成祖朱棣是元顺帝之子的说法,除蒙古黄金家族造谣以外,建文帝拥护者随声附和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如果把元顺帝和明成祖这两个传言连起来看,事情就不是前朝人的精神胜利法,或者本朝人争夺皇位正统性那么简单了,嘴巴上讨便宜绝没有这样的讨法。

因为在已经有元顺帝是宋帝之子的说法,并且流传非常广泛的情况下,蒙古黄金家族或者建文帝拥护者再去传明成祖和元顺帝的绯闻父子关系,那岂不等同于证明朱棣是宋朝皇族之后?

这样的话事情将会变得非常有趣。因为朱元璋起家于红巾军,而红巾军的口号是“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他们竖起的大旗是“反元复宋”。

可是在蒙元被赶走后,天下变成了朱明,人们难免会问说好的赵宋被恢复到哪去了?而把这两个前后流传近百年的传闻联系起来,恰恰就在告诉人们赵宋的所在,它会让人们意识到朱棣坐上皇位就是赵宋事实上的回归。

这样来看,明成祖朱棣是元顺帝之子这个说法的幕后推动者,很可能在蒙古黄金家族和建文帝拥护者之外还有第三者。因为这个传闻接上元顺帝的身世传闻,实质上会让前两者自证其伪。从天命观来讲,身为赵宋皇族之后的朱棣坐上皇位,无论是蒙古黄金家族,还是建文帝拥护者都没有资格提出异议。

尽管这样的说法在皇朝易代过程中比较多见,并且几乎是历朝历代都有。例如,人们因对晋朝司马氏的反感而编造牛继马后之说,说晋元帝司马睿是司马懿部将牛金的儿子。其后隋朝杨坚、唐朝李渊也被质疑不是汉人,而被说成是鲜卑族之后。同样,清朝满人皇帝乾隆,也在许多传闻里被说成海宁汉人陈世倌之子。

但在上面这些传闻中,没有哪两个能像明成祖和元顺帝这样能被无缝连接起来。所以明成祖是元顺帝之子的传闻,很可能是在元顺帝是宋帝之子的基础上精心编造的。这样既能让蒙元残余势力哑口无言,也让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得到天命观的支持,尤其是后者非常有助于朱棣在夺位之后获得舆论认同。


读历见闻

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的说法始作俑者是元末明初的权衡,权衡在其书《庚申外史》中记载:宋恭帝在吐蕃为僧,赵王前来游玩看他可怜,就送给他一个回回女人,后来生一个儿子,碰巧元明宗从那里路过,看见寺庙上有龙气,就把宋恭帝的老婆孩子收为己有。

这个说法广为流传,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有个叫袁忠彻的人,在《符台集》里,又说是元明宗夺了赵显怀孕的老婆生了元顺帝。

这些野史传闻,其实很好辩解:

一:宋恭帝赵显的生卒1271-1323

二:元明宗和世瓎的生卒1300-1329

三: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生卒1320-1370

四:赵显在河西做和尚,和世瓎两次经过河西,第一次经过的时间是1316年,第二次经过时间是1329年。

列完这四个条件再解释,至元二十五年【1288】赵显被忽必烈迁徙到河西,至治三年【1323】赐死。

和世瓎在延祐三年【1316】被封周王,出镇云南,是被仁宗扫地出门为自己儿子腾位置的,因此,和世瓎途经延安时和老爹武宗旧部爆发了关陕之乱,因为内讧失败,和世瓎仓惶西逃经过河西跑到金山地区投靠察合台汗国,直到天历二年【1329】被迎接回去继位。

试想,关陕之变之后和世瓎狼狈西逃,于雷雨盈满之际,盘桓屯难,草行露宿。这种情况下,他可有闲情逸致去抢夺赵显的妻子?

退一步说,就算他去抢人妻子,他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人会去抢一个四十多岁大叔的怀孕妻子吗?他年轻轻的就知道自己不会生所以就提前抢一个孕妇?

好吧,再退一步,是和世瓎喜欢喜当爹,精虫上脑大叔的老婆也抢,口味重孕妇也喜欢,那他1316年抢的孕妇怎么在1320才生下妥欢帖木儿呢?

怀孕四年才生,是怀李耳还是怀哪咤啊?

或者会说,第一次经过没抢不代表第二次经过没抢啊,如果站第二次就更夸张,和世瓎第二次经过河西的时候赵显都死五六年了,怎么抢啊?

所以,综上,说妥欢帖木儿是赵显儿子的纯粹是小说家的闲扯淡,牵强附会。


如果说流传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的谣言是汉人阿Q式的意淫,用意淫来精神复国,那么明成祖是元顺帝之子的流言就是蒙古人的意淫复国了。

明末成书的《蒙古黄金史纲》记载说明成祖之母弘吉剌氏在明军攻入大都后被明太祖收纳,生了明成祖云云

这个说法更禁不起推敲,

一:明成祖朱棣的生卒1360-1424

二:明军攻克大都的时间1368年八月

对比一下时间,明军入大都,朱棣虚岁都九岁了,怎么再被弘吉剌氏生一回?这种无稽之谈是不可信的。

朱棣之母或许会是蒙古人,但绝对不是元顺帝怀孕的妃子。


高大壮就是这么自信

这就是别人打败你了,你骂别人是你儿子一样。汉人精英不甘心军政上的失败,编出来解气的笑话你也能信。古代的传位诏书都有一句话,“深肖朕宫”,就是相貌很像朕的意思。说明很重视血缘传递的,绝对不会让不明不白的儿子能继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