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SUV时,哪些细节上的配置可以提升用车的实际体验?

惊奇网络界

首先,我觉得能够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非常注重生活品质、非常细心的人。很多人在选购SUV时,都会重点关注汽车的外观、动力、空间、安全配置等等,而忽略一些细节或者小功能,但实际上这些细节才能更加反映出一个品牌或车型,是否用心为顾客考虑,是否更加人性化。而且在用车过程中,往往是一些小细节的东西影响了用车体验,左右着大家的心情,因此在选购SUV时,我非常赞同多关注一些细节上的配置。

那么接下来就聊聊选购SUV时,要注意哪些细节上的配置。我是一个8年老司机,前后开过三台车,第一辆大众捷达一直陪伴我到而立之年,第二辆本田XR-V只开了两年就卖给了我表弟,第三辆就是现在开的WEY VV5。从用车半年来的体验上来讲,我觉得WEY VV5与本田XR-V相比就有很多细节配置非常惊艳,用车体验也更佳,因此就这两种车型,来谈谈购买SUV要注意的几点细节配置问题。

第一点是要考虑倒车影像问题,这是很多老司机不屑的配置,因为觉得看倒车影像倒车算什么本事。但是SUV宽大的尺寸面对城市里日益狭小的泊车空间,倒车无疑是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尤其对于新手,每次倒车入库都心惊胆战,这个时候倒车影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之前我那台本田XR-V不带倒车影像,车位不宽敞时倒车就不太方便,而现在的WEY VV5则配备了360度倒车影像,拥有超宽视角,无缝拼接的鸟瞰影像能够使驾驶员全方位了解周边状况,从而安全泊车,非常高大上。

第二点是后视镜问题,WEY VV5配备了非常先进的高清流媒体广角内后视镜,很多朋友又可能说内后视镜就是鸡肋,谁会看这个,不是有外后视镜吗?但是碰上雨雪大雾天气,你能想象边开车边不停擦后视镜是什么感受吗?满满的都是泪啊。如果后视镜具有电动加热功能还好一些,可是我之前的本田XR-V上偏偏也没有啊。

而WEY VV5的外后视镜均有电动加热、电动调节、电动折叠功能,高清流媒体广角内后视镜更是惊艳,相比传统后视镜它的视野范围大了3倍,因为采用的是车后摄像头加车内显示屏的方式,因此视线不受后排玻璃模糊、车内物品遮挡的影响。

第三点是大灯延时关闭功能,这是很多朋友都会忽略的,而庆幸的是VV5具备了这个功能。停车场一般灯光都不是太好,每次停完车我都是靠着延时关闭的大灯照亮前方昏暗的道路,我老婆也特别喜欢这个功能,她说那个时候感觉爱车就像守护神一样,心里暖暖的。

第四点呢,就是选购SUV时尽量选择座椅具备加热和通风功能的,真的超级超级实用,不然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依靠空调或自然通风,座椅要达到舒适的乘坐温度真的非常缓慢,我也是购买VV5以后才享受到这种“服务”,现在爱死这个功能了,哈哈。之前买的本田XR-V没有这方面的功能,夏天车子暴晒后坐在座椅上就跟被煎烤一样,回想起来依旧心有余悸。

其实每一款SUV都有它的配置和定位,要关注的细节也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选购时需要有侧重点,但相同价位下当然要选择性价比更高、搭载了更多实用配置、更加人性化的车型,也非常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加入我们WEY VV5的车友圈,一起来体验它的高配置!


汽车活跃榜

现在的车已经不是过去那样只要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没问题就可以了,如今一辆车的辅助配置也是考虑的重点。

车的配置总体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其余的都可以归结为软件,那么应该怎么选也配置才能增加实际体验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首先就是硬件方面,这个包含的了就多了去了,我们挑几个重点的来看看。


1.发动机和变速箱

一台好的车最起码的就是动力要充沛,一般家用车的自吸发动机我推荐1.8L以上,基本可以满足一般路况,如果你追求更高的刺激感,那么可以考虑涡轮增压版本。一台动力充沛的发动机可以有效的帮助驾驶者完成超车、急加速或者极速上坡等一系列激烈驾驶,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当然除了动力充沛之外,此发动机还要能够保证动力输出时不间断、无抖动且没有太过明显的噪音,这样才能提高整车体验。如果在完成上任务的时候又能保持良好的燃油经济性,那就爽歪歪了。


发动机是动力生产者,变速箱就是动力转换者,衡量一台性能良好的变速箱的标准就是在动力转换的时候能够带来换挡的平顺性,也就是减少顿挫感(手动挡车要看驾驶技术的)。目前顿挫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变速箱只有cvt无级变速箱,它因为没有齿轮,只是靠变距轮和钢带来改变动力传递比,所以基本没有顿挫感,但是cvt有一个弱点,无法长时间承受大扭矩力操作,所以喜欢暴力驾驶的朋友不适合;其次就是目前流行的dct双离合变速器,它的作用原理和手动挡一样,只是拥有两个台离合器交替工作,使得换挡基本上没有时间差,所以顿挫感也很小,不过它也有一个弱点,散热行不好,容易温度过高,其实一般都不会出现问题。

2.底盘、悬架和驱动

德系车的底盘好是出了名的,主要就是因为德系底盘稳定性和整体性都不错,也就是很扎实。有一些鬼子车虽然很舒服,但是就像坐船一样左右摇摆,感觉轮胎已经脱离了底盘,很不踏实。选车的时候要关注一下底盘在纵向和横向上的防倾斜措施,拉杆强壮有力的底盘稳定性不会太次。


好马配好鞍,好底盘也要配合好的悬架,悬架总体来说可以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常见的独立悬架又有麦弗逊式、多连杆式和扭力梁式等,不同的悬架效果也不尽相同;当然悬架又包括减震,一款好的减震不仅能很好的过滤掉路面带来的振动,而且又能将括号信息清楚的反馈到驾驶者手中,目前悬架又有液压减震、空气减震和电磁减震等,效果是一个比一个好,价格也一个比一个高。

3.空间与内饰配置

之所以选SUV不光是因为它的通过性强,大空间也是原因之一。开车或坐车本来就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如果车辆空间不够,只能蜷缩在上面得不到舒展,那么肯定会很辛苦,想一想坐飞机的商务舱和经济舱就知道了。


那么大空间也要有相应的内饰来装扮,内饰可以给车主带来直观感受,好的内饰看起来舒心用起来舒适,可以带给驾驶者愉悦感,不过现在的车内饰不仅仅是装饰作用,更多的还是实用性。多功能方向盘与后视镜电动调节不仅看起来逼格较高,最重要的是真的方便了很多;车载多媒体基本上携带了手机大部分的功效,尤其是蓝牙电话有效利用杜绝了一手电话一手方向盘的危险驾驶状况,同时配合汽车前后摄像头与雷达可以有效的帮助驾驶者更好的操作车辆。

驱动方式对于一台SUV来说是性能的有力代表,前驱、后驱、四驱带来的驾驶体验完全不同,前驱或者后驱在城市中和乡村道具穿梭足以应对,

4.轮胎和座椅

汽车与地面唯一接触的地方就是轮胎,起步行车、超车加速、转弯减速等都是通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来完成的。好轮胎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刹车距离还能起到很好的导向性,同时好轮胎也能够在行驶的时候过滤掉地面嘈杂的振动清晰传递路感提高操控性,而且在舒适性上更有很大提升。如果使用防爆轮胎更会降低因为轮胎原因导致的危险因素,提高安全驾驶。

与轮胎一样,汽车与人体接触最多的就是座椅,一个好的座椅关系到驾乘人员的舒适程度。皮质座椅不光看起来高大上,平时的打理和保养都比较简单,如果座椅包裹性好再加上各个方向电动调节的话会有效减少驾乘汽车的疲惫感。


5.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分为头部、膝部、侧面以及360度气帘,当发生事故的时候气囊能够很好的保护人体少受伤害,关键时刻也能救命,所以多一个气囊就多一分安全。

好的硬件还是要通过好的软件来完成,就像手机硬件再牛逼也要靠软件来实现功能。

1.ABS和EBD

这个基本上是每辆车的标准配置,ABS就是刹车防抱死系统,在汽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刹车时防止轮胎抱死而引起车辆便宜或者侧翻的危险,也能有效缩短刹车距离;EBD是制动力分配系统,根据各个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平均分配制动力,它是ABS的补充装置。


2.车身稳定系统ESP

ESP是陈深稳定系统,在国外是标配系统,但是国内有很多车型都简配了。他的功能是通过数据分析,将动力和制动力有限分配,让车辆保持最佳的稳定性不至于侧滑或者侧翻,在转向过度或者转转向不足的时候表现尤为明显,关键时刻也能救命。所以很多人在选车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没有ESP系统的车。

3.上坡辅助和定速巡航

上坡辅助系统,这个系统很关键,在坡道起步的时候深踩刹车在松开,车身可以保持两秒左右的制动状态,这个时间完全可以将右脚换到油门踏板加油,从而不会溜车。因为很多自动挡都有蠕动功能,所以上坡辅助对于没有蠕动的自动波和手动挡车型来说真的是福利。

定速巡航个人感觉新的是神器,自动挡解放的是左脚,而定速巡航解放的是双脚,尤其长途高速的时候配合车道偏离提示优点非常突出。


最后就是其它软件系统,什么全景摄像头、行车记录仪、牵引力控制、自动泊车、停车辅助和刹车预警系统等等,都在平时我们驾驶的时候默默的保护我们,帮助我们更好的驾驶车辆,也增加了我们驾驶车辆的实际体验。

当然选择车辆配置的时候虽然越高越好,但是也要结合自身条件理性选择,囊中羞涩就选个实惠的,手头宽裕就选个高配置的。


远方观世界

题主好!我人生中开的第一辆车就是SUV,到现在开了有7,8年了,对体验这块我有很多切身体会,今天就这个问题发表我的个人见解,勿喷。

我想重点分享一下影响实际驾驶体验中的2个部分——内饰体验和个性功能体验。可别小看这两点,如果你想舒舒服服的上路,除了考虑汽车那三大件以外,最影响驾乘体验的就要属这两块了。今天我以自己的车——WEY VV5的细节配置,来谈谈SUV这些配置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用车感受。

内饰体验这一点,说白了是内饰设计分布给人的直观感受,比如内饰的风格、座椅的款式与功能、中控台的设计方案等等。

首先,我自己对内饰的要求是简单大方就足够,不需要太高端的(当然,假如有特别高端还很便宜的车,谁会介意?),接下来呢最好简约时尚一点,一家人坐在车里氛围感觉也好一些。之前选择VV5,也是看重它简约德系的内饰风格,而且,我还看中了它的座椅、氛围灯和中控台。

VV5采用了真皮座椅,而且配套的,真皮座椅该有的功能它都有,比如记忆、加热和通风,坐的时间长了一点事都没有。之前开的天逸C5不是顶配版,而是和VV5旗舰型差不多价格的标配版,因为顶配太贵买不起,而天逸C5标配的座椅,真是要什么缺什么。

再说中控台,说实话,VV5的中控按钮分布是我见过最适合“强迫症患者”的设计。通过尽量减少中间侧壁上的按钮,把一大部分按钮转移到了换挡杆周围,9寸液晶触控大屏放置的也很到位,看上去很正式。

氛围灯估计大家都听过,它可是烘托氛围的得力助手。VV5的氛围灯可根据经济、运动、标准3种驾驶模式,分别对应3种不同的颜色,有了它我开车更偏于享受了。

而个性功能体验其实是很能给一辆车加分的,这就像是一个人的软实力。


还有,高清流媒体广角内后视镜听过吗?我车上就有,一眼就能看出这种后视镜的视野比普通后视镜足足大了三倍,它通过后窗位置安装的摄像头传输高清画面,让车后情况一目了然。

除了这些,VV5自带的DOW开门预警系统也值得一提,此系统在车辆以低速(≤5km/h)行驶或停止时,当驾乘者试图打开车门,可实时监控车辆相邻两侧后面是否有目标接近,并通过报警灯和提示音给车内的人发出信号,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也是很贴心了。

以上是本人对汽车细节配置体验的一点心得,欢迎各位老司机补充啊。


诚诚悦车

题主好,我作为一个还算专业的车评人,研究并测评过非常多的车型,所以这个问题也来插句嘴。现在很多朋友在买车的时候都比较青睐于SUV,而且选购SUV的时候也会很看重车型配置的高低,但是SUV的配置也是有个发展过程的,这一点大家恐怕大部分人不是很了解,其实了解这个也可以辅助我们判断哪些是比较新比较实用的技术,哪些配置是有必要的,进而帮助我们进行购车决策。

其实相对于厢式车和轿车来说,SUV在我国算是个年轻的车型。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SUV的需求逐渐增大,车企对SUV的配置才开始逐渐重视起来。

考虑到国人对安全性的看重,最先被车企注意的还是诸如安全气囊等最基本的安全配置,这些安全上的配置被全面落实后,他们才真正考虑到用车体验这一层面。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也让汽车行业飞速的做着改变,如今大部分SUV都有了全景天窗,让用户在开车时尽享阳光;增加了多功能方向盘的配置,让用户在开车过程中可以更方便接听蓝牙电话等;还有类似免钥匙进入这种人性化的配置,为车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接下来切入正题,我就用前一阵测评过的,拥有众多能提升用车体验配置的VV7为例,给你讲一讲SUV车型在细节上是怎样提升我们用车实际体验的。

首先,VV7拥有豪华舒适座椅,并且采用了包裹式设计,坐垫部分采用垂直双硬度复合海绵,靠背采用软弹簧支撑,包覆感、夹持感强,座椅柔软、舒适,这套搭配让驾乘感受提升了很多。同时,驾驶员座椅共有8项可供调节,为最大满足驾驶员需求而提供了多种坐姿准备。其中,副驾驶座椅也有4项可调,把乘员的乘坐感受也照顾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VV7的座椅还具有3组记忆按钮,供乘客进行个性记忆设定。另外,VV7的座椅还支持加热、通风和按摩的功能,这些功能可足够让同级的奇骏汗颜了,相比VV7,奇骏貌似有些过分简陋了:座椅既没有加热、通风、按摩功能,也不能像VV7一样随意调整。

其次,音响系统也是提升用车体验的必备品,而VV7的音响系统就比较厉害了。它采用的是全球领先的Infinity品牌音响,12个扬声器支持杜比音效5.1声道播放,音质震撼效果丰富。同时,该音响系统还支持独立功放,可以对音源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从而为喇叭的工作提供“能量供应”。

除此之外,VV7的各种智能装备也令人眼前一亮。其全系标配了12.3寸全彩数字虚拟组合仪表,可集成车载信息,提供多种模式让车主进行选择,享受智能科技带来的安全便利。说到这儿,可能会让我之前评测过的RAV4的7英寸的中控屏幕很没面子。另外,VV7还采用了雷达感应式电动后背门,支持位置记忆,支持脚部感应开启,并具备防夹功能。

在照明系统方面,VV7的ALS系统可以通过感知驾驶员操作、车辆行驶状态、路面变化等信息,实现照明角度的自动调整,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照明高度、照明距离。除此之外,VV7的转向灯还采用了动态点亮技术,视觉效果如流水一般,十分养眼。不仅如此,当危险报警灯开启,遥控解闭锁、寻车功能激活时,转向灯还会以特定频率流动,看上去非常炫酷。

最后,我还要说下VV7的隔音玻璃。它的前风挡、前车门玻璃全部采用了NVH隔音玻璃,并使用0.76mm隔音膜,在保持玻璃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可有效提升车辆的静谧性。

综上所述,在配置和性价比方面,VV7相对同级车来讲可以说是很硬核了。大家买车时,也可以多考虑备选车是否有这些实用的配置,才能让你的用车体验更上一层楼,毕竟现在车已经不能算单纯的代步工具了,还得用着爽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