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明白北京路面上怎麼有這麼多外地車牌了?!

终于明白北京路面上怎么有这么多外地车牌了?!

“冀R”成外地車牌大戶

同一時段,在東三環農展橋附近,以南向北方向內側第二條車道為觀察對象,該車道半小時內通行車輛996輛,其中116輛掛著外地牌照,河北車牌59輛,河北廊坊“冀R”開頭的最多,佔了近半此外,還有河南、山東、內蒙等地車牌。

终于明白北京路面上怎么有这么多外地车牌了?!

5月13日,在朝陽一小區周邊道路,停放的非京牌轎車一輛接一輛。據權威部門數據,在京的非京牌機動車超過50萬輛。

當天15時07分至15時37分,在廣順南大街和阜通東大街交叉口,東南向西北方向內側兩條車道內,通行小轎車342輛,其中31輛為外地車牌,七成是河北牌照,“冀R”仍然最多。

對於進京外地小客車,也要遵守本市《關於對部分機動車採取交通管理措施降低汙染物排放的通告》:

  • 進入六環路(不含)以內道路行駛的,須辦理進京通行證件;

  • 工作日7時至9時、17時至20時,禁止載客汽車進入五環路(含)以內道路行駛;

  • 工作日9時至17時,執行本市尾號限行規定;

  • 另外從2017年8月14日起,二環路主路、長安街及延長線等路段全天禁止外地載客汽車通行。

天通苑停車場外地牌佔四成

路上跑的車有不少非京牌,停在社區裡的,外地車牌車也不少。

其中,河北牌照104輛,山東牌照20輛,山西和河南牌照各13輛,內蒙牌照10輛。特別是在小區外北側街邊,非京牌照超過半數。

终于明白北京路面上怎么有这么多外地车牌了?!

4S店三五千元就能辦張外地牌

為什麼路面上、社區周邊外地牌照車越來越多,河北、內蒙等省份成為外地牌“大戶”?4S店的銷售人員解答了這個疑問。

终于明白北京路面上怎么有这么多外地车牌了?!

“沒問題!”斯柯達4S店的銷售人員熱情地介紹,“看您要辦哪兒的,價位不一樣。內蒙的人車不用去,3500元。河北周邊的4500元,人車必須去。

這名銷售人員點點頭說,“挺多的,要不我們4S店為什麼提供這個業務呢。都是搖不到號,只能先這樣,搖到號再遷回來唄。”

终于明白北京路面上怎么有这么多外地车牌了?!

“北京戶口辦外地牌,比當地人要貴些,錢主要花在辦居住證上。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比較方便,人車不用去,4000元;河北廊坊和唐山貴些,北京戶口辦要8000元左右。”

銷售人員介紹,他上週剛給倆北京戶口車主辦了外地牌,一個廊坊、一個唐山,“沒有不成功的,關係很硬,走特殊渠道,人家從北京開始搖號就做這個了。”

至於驗車問題,銷售人員也表示不必擔心,“新車六年內免檢,滿六年後,廊坊這種需要去現場驗車的也不遠。內蒙稍遠些,可以找人在當地辦個異地年檢,就可以在北京驗車,一次350元左右。”

“曲線救國”讓搖號政策打折扣

终于明白北京路面上怎么有这么多外地车牌了?!

為緩解交通擁堵,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宣佈實施小客車數量調控措施,以搖號形式控制車輛的增長。

“辦外地車牌的越來越多,會讓北京的搖號政策大打折扣。”

在採訪中,北京工業大學城市交通學院院長陳豔豔表示,推出搖號政策就是為了控制機動車增長和使用強度,治理擁堵,降低汙染,讓首都交通環境越來越好。

然而,許多搖不上號的人“曲線救國”,辦個外地牌照就直接上路,這不但讓緩堵政策打了折扣,對其他守規矩的市民也非常不公平。

陳豔豔認為,為了不讓搖號政策“打折扣”,緩解北京交通壓力,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對長期在本地居住生活卻駕駛外地號牌車輛的行為進行一定限制。

陳豔豔介紹:“管理部門可以先進行調研,確定一個科學合理的進京辦事的時間跨度和頻次,以此進行分級、分區域管理。既要保障真正有進京辦事需求群眾的出行,也不能讓一些人鑽政策空子。”

這事兒您怎麼看?

下方一起嘮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