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排量高低功率之间有何学问?

相信许多小伙伴在买车时都会面临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那就是同一排量会出现高功率和低功率之分。有人会说这是厂商为了拉开产品差异而对发动机ECU作出不同的调校,也有人说高功率发动机硬件基础好,所以售价会比低功率的高,那事实真是这样么?

同一排量高低功率之间有何学问?

在国人的潜意识中,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面子的体现。比如一辆车如果配置又足,动力又强劲,相信许多小伙伴是非常愿意买帐的,于是厂商就抓住了这一心理,将车型分成了高低功率的版本。就好比奔驰E级,一个尾标E200L,一个E300L,你说是不是E300L更有面子呢?

同一排量高低功率之间有何学问?

那为什么厂商会推出同一排量高低功率版本的发动机呢?其实我们知道,现在几乎所有厂商都采用模块化生产,发动机也不例外,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发动机一般来说成本都比较低,可为什么高功率的售价还是会贵许多呢?原因很简单,对于同一排量的高低功率发动机,看上去貌似都一样,但其实在细节方面是有区别的,比如曲轴、活塞等配件上,低功率上的会不如高功率的,因此会有如此价格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一排量高低功率之间有何学问?

另外,整车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发动机的问题。如果我们将一台3.6L的发动机想办法塞进一辆普桑的发动机舱,可能一脚油下去,车就已经散架了。高低功率发动机也是如此,对于低功率发动机来说,整车适应的就是这台发动机的最佳工况,而高功率发动机对应的则是更高的标定。

同一排量高低功率之间有何学问?

不难发现,对于大多数家用车来说,我还是不建议去刷功率,除非是原厂本来就有提供刷程序的,比如别克,那至少出了问题也能索赔。所以既然买了低功率发动机,就老老实实开,能不动就尽量别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