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到孔墓祭拜,說啥不跪,聰明大臣遮住一字,康熙馬上三叩九拜

康熙即位後,心裡非常明白,滿清作為外來民族要想長久統治中國,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得天下百姓之民心。為了更好的施政於民,瞭解民情,康熙經常巡視各地,巡視途中康熙撤掉護駕的官兵防守,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百姓知道他的親民。康熙一生一共六次南巡,其中有三次途經山東泰山、曲阜等地。曲阜作為孔子的故鄉,在封建時代一直被視為文化的聖地。當然康熙經過這裡尊奉孔孟之道祭拜孔孟之禮無疑是一個絕好的策略。

康熙到孔墓祭拜,說啥不跪,聰明大臣遮住一字,康熙馬上三叩九拜

在曲阜,文武百官的陪同著康熙來到孔廟。康熙對著孔子的聖象使用了最尊崇的三跪九叩大禮。祭拜完孔廟,康熙來到孔林,祭奠孔墓。康熙走進孔子墓前,本來說好的行跪拜禮,這時候的康熙眼睛死盯著墓碑,站了很久說啥也不下跪,身邊的侍從看到這一幕,上去就問了康熙為何不拜呀,康熙眼睛掃視一下眾人慾言又止,讓莊嚴的場面顯得十分尷尬。

康熙到孔墓祭拜,說啥不跪,聰明大臣遮住一字,康熙馬上三叩九拜

旁邊一位聰明的大臣看出了康熙心思,找個理由走到康熙面前藉故讓康熙到一旁暫作歇息,隨後急忙找到一塊黃布綢緞,蓋上了墓碑。當康熙重新返回時,立即下跪行了大禮。

康熙到孔墓祭拜,說啥不跪,聰明大臣遮住一字,康熙馬上三叩九拜

祭拜完之後文武百官疑惑不解,卻又不敢去問康熙,只好求助剛才那位聰明的大臣,原來孔子的墓碑上刻著“大成至聖文宣王”七個字,康熙看見那個“王”字,心裡肯定想我乃大清國堂堂一國之君,絕對不能對著“王”字下跪的,孔子在康熙心目中,是聖賢,是老師,絕不是什麼王。黃布遮住王字,是值得尊敬跪拜的!這也就是康熙再次來到孔子墓前,發現王字已被遮擋,立刻恭敬三叩九拜祭拜了孔子沒有一絲遲疑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