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三文魚和虹鱒魚混為一談,的確有混淆視聽、行渾水摸魚之嫌

後來中科院微博也出來澄清,這些魚根本不是我們日料店裡所理解的三文魚,而是虹鱒魚,用來冒充三文魚的!“三文魚”不是學名,只是商品名,但既然已經約定俗成,在商品流通中應還原其最初的含義,其它達順風車的做法均有作弊的嫌疑。虹鱒就是虹鱒,“三文魚”就是三文魚!

將三文魚和虹鱒魚混為一談,的確有混淆視聽、行渾水摸魚之嫌

三文魚

昨天我查了10、20年前的水產養殖的書,均是將“三文魚”與虹鱒單獨列出,並未將兩者混為一談!現在將兩者合在一起,的確有混淆視聽、行渾水摸魚之嫌!國外進口三文魚基本是人工養殖的,部分地區也會飼養虹鱒魚這個品種,虹鱒魚非中國獨有。

而說虹鱒魚有寄生蟲不能生吃的觀點,我嗤之以鼻。不管是國外的三文魚魚肉,還是國內養殖的虹鱒魚,肯定都有寄生蟲,只是含量多少,是否合格,是否可以生吃而已,這取決於養殖環境、飼養的飼料、養殖的技術等因素。

將三文魚和虹鱒魚混為一談,的確有混淆視聽、行渾水摸魚之嫌

虹鱒魚

國內養殖的虹鱒魚出塘價會比國外進口價高,因為國內集約化養殖技術較低,導致成本高。國外集約化養殖程度高,環境適宜,所以就算是進口價,價格也比較低。這也是國內虹鱒魚養殖場基本虧本或不能盈利的原因。

所以虹鱒魚是三文魚的一種,但虹鱒魚是否能做為生魚片提供給顧客吃,有待專業人員考察,不過呀,虹鱒燒熟了吃也是美味啊。虹鱒嚴格意義也屬於太平洋鮭的一種,肉質顏色較大家常見的三文魚(大西洋鮭魚)偏紅,脂肪(魚肉中白色部分)偏少,通常我們吃的生魚片(刺身)要求脂肪更多也就是口感更香更肥美。

將三文魚和虹鱒魚混為一談,的確有混淆視聽、行渾水摸魚之嫌

三文魚刺身

生食刺身最主要是寄生蟲和細菌等問題,現階段國內虹鱒養殖業發展到什麼程度不太瞭解。只說說比較熟悉的進口三文魚,進口的冰鮮大西洋鮭魚現在也都是養殖,普遍使用魚用疫苗防治寄生蟲,檢驗檢疫也是每批必檢(寄生蟲及蟲卵指標不得檢出)。

每條魚都有身份標識可供追溯,因此大品牌正關進口的魚質量還是完全可放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