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不要被肌酐牽著鼻子走

慢性腎臟病領域,有兩大指標誤解:

1. 看尿蛋白加號,來判定尿蛋白多少;

2. 看肌酐數值,來判定腎功能強弱。

今天來說說第二個誤解,肌酐。

腎病患者,不要被肌酐牽著鼻子走

腎病患者,不要被肌酐牽著鼻子走

肌酐真有那麼“權威”?

肌酐會收到肌肉含量、腎小管排泌、飲食(尤其是豬牛羊)來源、藥物(甲氰咪胍、羥苯磺酸鈣等)代謝等因素影響,並不能準確表示腎功能。

707是怎麼來的?是88.4×8≈707(血肌酐換算公式:1mg/dl=88.4umol/L)。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內科學》確實這麼寫的,但那是什麼時候了?醫學在不斷髮展,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八版《內科學》距現在都5年了!

腎衰竭患者是否要透析,和肌酐有什麼關係?根本不用看肌酐!

學習一下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後組織發佈的《KDIGO慢性腎臟病評價及管理臨床實踐指南》:

腎病患者,不要被肌酐牽著鼻子走

指南發佈6年了,而有些腎科醫生工作到現在,還死腦筋地固守著上學時記的那點東西,故步自封。

肌酐“獨裁專政”的不良後果

醫生的觀念跟不上,就會影響患者,讓患者心心念念地想要“降肌酐”。

有多少居心叵測的人,看準了患者被血肌酐牽著鼻子走,所以在血肌酐上做手腳欺騙患者?

太多了。

在某些地方,某些時候,血肌酐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美是醜,全在操作。

腎病患者,不要被肌酐牽著鼻子走

人們都說亞洲有四大騙術:韓國整容術、日本化妝術、泰國變性術、中國PS術。腎臟病領域可再加一條:肌酐調控術。

患者的情緒被血肌酐掌控著,肌酐一高,就聲淚俱下、惶惶不可終日;肌酐一低,就笑逐顏開、手舞足蹈。

這會讓患者忽視了真正影響腎臟的因素:高血壓、糖尿病、超重或肥胖、吸菸、濫用藥物、心腦血管病等。捨本逐末是大忌,把這些控制好,比肌酐更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