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我們能不能蕩濁揚清,能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

小記——我們能不能蕩濁揚清,能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

面對嶄新的工作崗位,面對嶄新的生活環境,如何不負眾望,如何實現理想目標,從“心”開始,才是理性而紮實的奮鬥,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礎。從“心”開始見賢思齊。有人的地方,就有三六九等。又有哲人說過,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思想。在一個企業或一個項目,員工來自東西南北,能力水平參差不齊,素質修養有高有低,有正能量的賢者,也有負能量的“汙泥”。

小記——我們能不能蕩濁揚清,能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

作為剛剛邁出校門、思想單純、世界觀處於可塑階段的新員工,如何去觀察思辨身邊人的想法做法,是對某一個人某個言行冷靜地觀察與思考,還是糊里糊塗地做個“跟隨”者,而讓人帶到“溝”裡去,雖然這不是思想意識上的所為,但邁錯、踏空了第一步,總是人生中的一段“彎路”,甚至會成為一種難以治癒的傷痛。人非聖賢,但關鍵是我們對身邊的人和事怎麼看,在是與非面前,我們能不能蕩濁揚清,能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唯有心中有標杆,心中有善,心中有愛,我們就能走正道、辦正事、修正果。

小記——我們能不能蕩濁揚清,能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

從“心”開始學好本事。從企業發展來說,企業需要階梯形的人才,需要各個崗位拔尖形的人才,更需要複合形的人才。而從個人來說,靠本事立身立業,這是人的價值所在,不管是身處領導職位,還是各個崗位行業的管理人員,都需要自身硬氣、讓人服氣的真本事,而這些都要用“心”領悟才能做到。書本理論不等於實踐經驗,所學專業不等於崗位對接,這就要求我們立足於幹什麼學好什麼,把心靜下來,確定和修定目標,少些好高鷺遠,少些急躁浮躁,少些自作聰明,放棄孤傲與清高,融入現場管理者和員工中去,當好“學生”,謙虛好學的態度,會讓員工認可,會讓你學到很多知識,得到很多免費的“午餐”。

小記——我們能不能蕩濁揚清,能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

人不一定非得追求領導職位,但人必須得有一技之長。相反,如果知短而不學,不取長補短,幹技術怕苦怕累,幹業務怕沒有成績,定不準位,抓不住機會脫下三層皮鍛鍊自己,機會同樣不會眷顧你,到頭來只是一場光陰虛度,想後悔都來不及。用“心”學本事,需要付出,需要奉獻,甚至比常人多出幾倍或幾十倍。能應付工作不叫本事,別人不會或你比別人做得好或你離開這個崗位有人惋惜你,這才叫真本事。

小記——我們能不能蕩濁揚清,能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

從“心”開始適應管理。每個單位、每個管理者都有不同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也是不同的環境與氛圍,而對於改變不了的,唯一的辦法就是適應。這些年我們有些年輕學員總是頻繁跳槽,頻繁換單位換項目,結果到哪都成了“打基礎”,要業績沒業績,要口碑沒口碑,因為長期的不適應而耽誤了發展、自毀了前程。在一個企業或項目,不完全是適者生存的問題,而是適者發展的大問題,捅破了這層窗戶紙,我們就能看到亮光,看到希望。

小記——我們能不能蕩濁揚清,能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