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诗(词)人名气不大,但有那么几首诗词特别出名?

一生最爱古诗词

这样的诗人就比较多了,其实诗人要在后世留名,不仅要真才实学,还要持续的输出能力,李白杜甫苏轼的名气,就是因为诗篇太多,经典太多。话不多说,直接来切题啦。

先来个容易的,小学就会背的,这个诗人,大多数人是不记得的,似乎我也是。


李绅的《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再来一个爱情的,缠绵,至情至深。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绝对是名句,作者很多人应该对应不上。


接着来一个珍惜时光,记得大人们会用这个勉励我们好好学习。来看杜秋娘《金缕衣》,多么熟悉的诗句,可惜作者大部分也是不知道的。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还有一些冷门名句晚唐陈陶的《陇西行》里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作者名气不佳,但这句诗是写边塞的经典诗作。

提了那么多的唐诗,也补一个宋词吧,我想到了姜夔,其实如果不是《扬州慢•淮左名都》被选进课本,多少会知道他呢?他在词家是比较有名的,只是在大众并不出名。一起欣赏下,也是我很喜欢的宋词作品。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每天读宋词

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我都会以唐朝诗人常建来说事,那首《破题山寺后禅院》,那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因为这可能是符合题意的基础上,最被人熟知的。但是题主问哪,那我就再多说几个,还是诗词分开来,前面答主提到的我尽量不重复。

崔郊 (唐)

代表作:《赠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从此XX是路人”这个句式,早就被网友玩坏了。记住了,贡献这个梗的人叫崔郊!


王建 (唐)


代表作:《新嫁娘》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新媳妇儿给婆婆做饭的故事,放到今天谁敢写这么首诗,怕是要被NQ者喷死。

王建,听名字就这么普通,跟王建国、张富贵一样充满年代感。但是这首诗,向后人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婆媳生活图。


汪洙 (宋)

代表作:《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汪洙我知道你不认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肯定听过。读书人的地位在汪洙笔下再次被无限拔高。如果有一个家长只会一句是,我打赌很大几率是这句。


严蕊 (宋)

代表作:《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才女都自带偶像气质,有几分浪漫、几分传奇。虽然比不上李清照、谢道韫,但严蕊也的确算得上是个才女。


毛滂 (宋)

代表作:《生查子》

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这首词,在《生查子》这个词牌下排名也算靠前的。作者毛滂其人,评价也很高,奈何就是不出名。命也~~命也~~



也可自话

挑几个人吧,但是可不能说名气不大,只能说比起苏辛李杜名气小一些……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五首 其一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 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清朝大学者:张惠言 五首水调歌头特别有名


《沁园春·记得爷爷》

记得爷爷,说与奴奴,陈郎俊哉。笑世人无眼,老夫得法,官人易聘,国士难媒。印信乘龙,夤绿叶凤,选似扬鞭选得来。果然是,西雍人物,京样官坯。

郑郎上马三杯。莫把离愁恼别怀。那孤灯只砚,郎君珍重,离愁别恨,奴自推排。白发夫妻,青衫事业,两句微吟当折梅。彦章去,早归则个,免待相催。

这个可能冷门一些,宋朝陈彦章妻 ,送丈夫出门做官的送行词,非常精彩。只留下这一首。



《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朝的唐温如留下作品不多,这首诗的后两句估计很多人有印象。青草湖常被古人吟诵,可惜现在消失了。


《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唐诗很有名,但叫上章碣 的名字不太容易


《新成安乐宫》

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

迢递翔鹍仰,连翩贺燕来。

重櫩寒雾宿,丹井夏莲开。

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

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

想了想,还是把南朝阴铿的这首贴出来,这首诗知道的不多。

这些天我的文章里推荐了3次,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格律诗出现在梁陈期间,这首诗可能是文学史上第一首完全合律的诗。

在唐朝‘’阴、何‘’鼎鼎大名,今天知道的不多了。


说这些吧,其实不太准确,不过手机敲字也挺累的,哈哈😄

@老街味道

2018-2-6



老街味道

这样的诗词太多,由于历史原因,有的诗人可能就一两首诗传世,被人记住,其他都散失了,还有的可能就文才差了点,偶尔来了灵感,写出一两句好诗,其他诗就不行了。

比如,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仿佛回到小学课堂,这是我们学的第一首古诗,人人都会背。李绅,唐代诗人,参加过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是好友,写过的诗大多佚失。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道理却很深刻。从小听到大,却也是最朴素的真理,民以食为天,劳动最光荣,浪费最可耻。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首诗是“推敲”典故的出处,相传贾岛写出这首诗时,在街上反复吟诵,用敲好还是推好?结果碰到韩愈,韩愈说敲好,显得安静。其实韩愈也可能是一时兴起,推敲各有好处,看你怎么理解了。记得朱光潜有篇文章专谈咬文嚼字,就分析了这个问题。

《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般的女子,见之不忘,时隔一年,再寻佳人,却只有桃花妖娆了,无限遗憾与无奈之情。据说,崔护后与桃花佳人终成眷属,也算一段佳话。从此,诗词世界里多了个“人面桃花”的美女,“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柳永),总给人无尽暇想,怎样个惊艳时光,见之不忘。

《金缕衣》 (唐)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很熟,原是歌曲,配以乐舞来唱,向心上人告白的诗。杜秋娘算不得诗人,只是一名歌女,是达官贵人的侍妾,她的一生都与这首歌有关,身世曲折,杜牧曾为她写过诗。这首诗女子常用,情意绵绵,有主动示爱之意,同时也劝诫人要珍惜光阴,怜取眼前。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诗人写在杭州一家旅店墙上,表达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贪图享乐,骄奢淫逸,不思进取的愤慨之情,饱含诗人的爱国热情。林升,资料很少,仅存作品极少,但这一首却为人称道,与诗人字里行军的家国情怀有重要关系。

《明日歌》 (明)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同样是一首语言通俗易懂,道理浅显明白的诗。时间易逝,光阴似箭,别让拖延症拖老了岁月,到头来空度了年华,追悔莫及。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趋东风放纸鸢。这是一首很活泼的小诗,早春二月,春光明媚,草木茂盛,鸟语花香,杨柳如烟,孩子们相互追逐喧闹,趋春风吹起,放起了风筝。多有生机与朝气,诗情画意,欣欣向荣。


一绿浮芳

唐代的张若虚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他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 春江花月夜 》乃千古绝唱,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以“月”这一意象为核心,可分为景、理、情三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上白沙看不见。

一一此部分以“春”“夜”为背景,通过“江”“花”“月”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阔大幽美、清丽恬静的春江月夜图。其中的“海上明月共潮生”用“生”而不用“升”,赋予了明月活泼泼的生命力,仿佛明月是大海孕育而生的一般,被奉为经典。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一一一轮孤月,皎洁高悬,引发哲思,哀而不伤。“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回答不了的问题令人忍不住哀叹人生是多么的短暂,正如李白所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但不同于李白的是诗人又意识到从人类的角度来看人与月一样是永恒的。后世的苏轼也在他的《赤壁赋》(前)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表现了对人生的热爱。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 )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jié)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一此部分融情于景,写游子思妇相思的离愁别恨。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写思妇怀人,幽怨缠绵;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诗歌结束写

游子思归,凄苦落寞。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全诗从月升写到月悬,再到月斜、月落,将景、理、情有机结合,形成风景美、哲思美、人情美,三美交融的艺术效果。


杏坛花开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的主要有下面这几个诗(词)人。

一、写下了《次北固山下》的唐朝诗人王湾。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写下了《陇西行(其二)》的晚唐诗人陈陶。



《陇西行(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三、写下了号称“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一文的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四、写下《题都城南庄》的唐代诗人崔护。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五、《摸鱼儿•雁丘词》的作者金、元之际词人元好问。



《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六、清代诗人黄景仁,《杂感》一诗很是出名。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一家之言,出错之处,望请指正,不胜感激!


逗号先生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非常矛盾的,有那么几首或者只有一首诗特别出名,那这个诗人就一定会有很大的名气。就拿


《春江花月夜》来举例子吧,一看见诗名,就算是小学生都知道作者是张若虚哇,这怎么能说诗人名气不大呢?

当然了,读书君是来答题的,不是来吐槽的。读书君知道头条的粉丝都是学识渊博的,今天就顺便来考一考粉丝们吧!看着下面这几首诗你还能想起来它们的作者都是谁吗?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你熟悉这首诗吗?这可是我们小学时就学过的诗哇,想起来作者是谁了吗?读书君先不公布答案,接着往下看。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意这可不是一首经典老歌哇,虽说诗歌不分家,咱们至少也得把作者分清楚呦。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看尽炎凉世态,终能淡泊超脱,劝诫世人要珍惜美好,不争虚名。

接下来这首诗呢,读书君不能给出全诗,只能给出诗中的千古名句,看看这样你还能知道对应的诗人吗?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看到这个答案,读书君知道有人该有疑问啦,刘邦怎么能算名气不大呢?虽然刘邦名气很大,但那不是他作为诗人获得的名气!

每次答题都很爽快,

慢谈读书

2018越来越赞!


慢谈读书

在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佳作数不胜数,像李白、杜甫和苏轼、李清照诗(词)也出名 ,人也出名。但是有的诗词流传下来,却找不到作者相关生平资料和作品的更多介绍,导致他们的诗词特别出名,自己却鲜为人知。

罗隐《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这句诗的最后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能听到这一句,可以说是一些江湖人物使用率最高的台词。对这首诗熟悉却很少有人知道作者是谁。

许浑《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不论是古装、民国还是现代的电视剧中都常能听到主角使用这句,用来形容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句诗我们使用的时候把它简化为“近乡情怯”,越到家门口反而却不敢进家门,用来形容久别故乡的游子归返家园时,复杂的心情。

元稹《离 思 五 首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句诗的前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广为人知,现代多用于情侣之间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毕丹丹30602725

唐: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曹松:《己亥岁》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菊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菊花依旧笑春风


一代喷圣

《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朝的唐温如留下作品不多,这首诗的后两句估计很多人有印象。青草湖常被古人吟诵,可惜现在消失了。


《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唐诗很有名,但叫上章碣 的名字不太容易


《新成安乐宫》


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


迢递翔鹍仰,连翩贺燕来。


重櫩寒雾宿,丹井夏莲开。


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


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


想了想,还是把南朝阴铿的这首贴出来,这首诗知道的不多。


这些天我的文章里推荐了3次,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格律诗出现在梁陈期间,这首诗可能是文学史上第一首完全合律的诗。


在唐朝‘’阴、何‘’鼎鼎大名,今天知道的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