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號跑進“350時代”,高鐵提速將對武漢影響幾何?

近年來,武漢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地位逐漸突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國家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等多重國家戰略聚焦武漢。更有大力度招商引資、每月7日重大項目“開工日”、招才引智等舉措為武漢城市建設“加速度”。這其中也離不開武漢的高鐵建設,“米”字型高鐵可直達25省份,“復興號”駛入江城,未來還將擁有6個火車站。對於大手筆投入高鐵建設以及高鐵提速,又將對武漢產生哪些重大意義?對此鳳凰網房產武漢推出“武漢速度”系列報道。

近日,武漢又上“光榮榜”了!根據仲量聯行發佈“中國城市12強”報告指出,武漢“未來競爭力”指標指數位列全國第八,成為唯一上榜的華中區域城市。憑藉強大的基礎設施、中國高速鐵路網的核心位置、良好的教育系統,武漢也被歸類為 “驅動型城市”中的領先城市。

復興號跑進“350時代”,高鐵提速將對武漢影響幾何?

當下,城市發展競爭的重要要素是客流、物流與資金流,鐵路則是這些“流”的重要基礎設施。武漢地處中國高速鐵路網的關鍵節點,乘坐高鐵可直達25個省、市、自治區。半小時到達“1+8”城市圈各主要城市,2小時可達河南、安徽、江西、湖南等省的省會城市,4小時直通北上廣等三大路網性客運中心及杭州、深圳等重要城市,這一速度還在不斷被刷新。

2017年10月17日“復興號”亮相武漢,這種車體最高時速能跑到350公里/小時。今年4月10日,全國鐵路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復興號”列車開行範圍進一步擴大,武漢至北京西、深圳北等城市列車均已駛入“復興號”,但最高時速為310公里,不少市民也很期待350公里的時速什麼時候能到武漢。目前京滬高鐵上已有15對350公里級別的“復興號”高鐵,那麼武漢高鐵邁向350時代還有多遠?高鐵提速又會給武漢帶來哪些利好?

一、武漢至北京、廣州僅需3小時

高鐵提速,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縮短了武漢到達其他城市的時間。目前,從武漢出發,武漢與全國24大省份重點城市構築了“半天生活圈”。前不久,武漢往返北京西的G586次高鐵調整為“大站快車”,全程運行4小時38分,壓縮了1小時26分。如果提速至350公里/小時,武漢至北京、廣州都只需要3小時。

復興號跑進“350時代”,高鐵提速將對武漢影響幾何?

對於商務人士而言,高鐵提速無疑是極大的利好。以北京為例,從武漢至北京的航班飛行時間約2小時,但算上提前安檢、值機,以及可能遇上的航班延誤等情況,最終耗時在4-5小時,反而超過高鐵。同時機場通常也設在郊區,距離市區較遠,中途的交通、時間成本較高。

二、開啟“快旅慢遊”新模式

高鐵的提速大大壓縮了人們的出行時間,而且縮減了地區間的時空距離。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高舜禮表示,高鐵不僅提高了“行”的速度和質量,還拉動了“遊”“住”兩大要素,使“快旅慢遊”逐步變為現實。這既縮短了旅途時間,也節省了旅途花銷,有利於激發中低收入或閒暇較少的群體出遊。

復興號跑進“350時代”,高鐵提速將對武漢影響幾何?

(五一小長假第一天,東湖綠道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遊玩)

根據武漢市旅遊委5月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在剛結束的“五一”小長假中,武漢共接待遊客602.83萬人次,同比增長15.13%,旅遊收入22.23億元,同比增長21.28%。可以看到,在高鐵時代下,武漢實現旅遊與交通的雙贏,同時相關旅遊地產、商業地產成長空間進一步擴大。

三、助力產業結構轉型,讓人才留下來

高鐵時代加速了客流、物流的流動,隨之而來的是資金流、技術流和信息流及其產生的輻射力。以日本新幹線為例,東海道新幹線和山陽新幹線,每年約有乘客2億人次,增加就業50萬人。

業內人士分析,高鐵將帶動周邊各項產業的興起,從而形成新的產業聚集區,帶動整個區域產業佈局的變化,例如餐飲、物流、商貿等第三產業發展均需要有便捷、快速的高鐵速度做支撐。當高鐵提速至350公里,也將促進武漢區域經濟及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

另一方面,高鐵提速也使得人的跨城流動變得更容易。以上海為例,近年來,每年上海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17萬人以上,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非上海生源畢業生留滬比例在80%以上,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鐵建設成網、出行便捷,讓部分年輕人選擇在上海就業,在長三角一小時交通圈內購房置業。當下,武漢正在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政策,僅去年就有30.1萬大學生留漢,今年預計還將留下25萬以上大學生。高鐵提速填補了曾經因距離而產生的“人才鴻溝”,更有利於人才的迴流。

復興號跑進“350時代”,高鐵提速將對武漢影響幾何?

四、吸引更多高精尖企業落戶

隨著人才大量流入,武漢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企業總部如華為、小米等紛紛在此落戶,這些也離不開武漢高鐵的通達性。據日本、法國和德國等高鐵較為發達國家的經驗,一些世界500強企業會首先考慮入駐高鐵站附近的寫字樓和商場,再如國內的上海虹橋站,已有超過1000家企業入駐,不乏世界500強、跨國名企等,總部熱土效應不言而喻。

武漢火車站是僅辦理高鐵及動車組列車的始發終到及過路作業的高鐵站點,更容易帶動商業和物業上漲,土地價值的提升,也更具備發展總部經濟的優勢,根據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出具的報告顯示,武漢位列中國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前十。

復興號跑進“350時代”,高鐵提速將對武漢影響幾何?

對於在此辦公的白領來說,從這裡出發乘坐高鐵,抵達全國各地更為便捷;總部領導來武漢開會,下了高鐵就可進入寫字樓開會,有效節省路途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五、周邊房地產成最大受益者

一般來說,幾乎每一個高鐵車站的周邊兩公里範圍內,當地政府都做了相應的規劃。如上海虹橋站、廣州南站,都是通過高鐵招商引資、帶動區域經濟,也促進了房價和土地價格的上漲。其中上海虹橋站自2010年啟用後,周邊七寶板塊從最初的1.5萬元上漲至於5.3萬元(2018年4月二手房均價)。

在武漢,高鐵經濟對房價的影響也已經顯現。根據克而瑞數據顯示,武漢房價5年間(2013-2017)漲幅41%,隨著後期武漢還將新增多條高鐵線路,武漢交通樞紐地位將進一步凸顯,也將推動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寶能地產總裁餘英也指出,高鐵帶來城市區域經濟的重構和部分城市的異軍突起,將是今年乃至未來兩三年的一個最大的亮點。

復興號跑進“350時代”,高鐵提速將對武漢影響幾何?

(三大城市圈高鐵主要線路及主要城市房價漲幅情況)

發展高鐵經濟,武漢勢在必行。2017年6月楊春湖高鐵商務區總規劃啟動,由世界排名前三的設計事務所——美國SASAKI參與設計(曾設計了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構建“主導產業+商務拓展+服務配套”的產業格局。其範圍北至北至友誼大道,西至沙湖港,南至東湖,東至三環線,規劃用地面積6.74平方公里。在2018年洪山區政府工作中也提出,楊春湖高鐵商務區也被重點提及,將建設成“高鐵之心”。

復興號跑進“350時代”,高鐵提速將對武漢影響幾何?

此前,商務區內的交通配套已開始建設,歡樂大道、團結大道、友誼大道等主幹道互通,數十條公交線路通達武漢三鎮;地鐵4號線已經運營,5號線修建中,10號線和19號線正在規劃,形成了以武漢站為中心輻射三鎮的交通路網。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其他高鐵商務區而言,擁有3大公園的楊春湖在環境優勢上更為明顯。楊春湖公園總面積81.13公頃,相當於2.5箇中山公園那麼大,已正式向市民開放;北洋橋山體公園也已啟動生態修復,將成為楊春湖商務區重要的景觀公園;“東湖綠心”將打造成打造世界級綠心,並實現東湖與楊春湖等其它地區的緊密聯動,從而樹立起東湖至楊春湖區域的城市生態標杆,目前東湖綠道一期、二期已經成環,形成了天然的城市“綠肺”。

復興號跑進“350時代”,高鐵提速將對武漢影響幾何?

(楊春湖公園鳥瞰圖)

楊春湖高鐵商務作為武漢唯一以高鐵為核心發展的商務區,政府投入更多,起點更高,已入駐首開、華僑城、金茂、寶能等優質品牌房企。由於商務區主導產業定位為區域總部、科技研發、旅遊及商貿,為區域帶來了大量的就業人群;同時還要考慮到交通潮汐流,以及晚間的空心化,想要為商務區留住人氣,就需要預留一部分住宅用地。根據規劃,楊春湖商務區住宅用地佔比17%,也讓更多的人在商務區就近上班、就近居住,減少通勤時間,有效減輕市交通壓力和公共設施服務壓力。

復興號跑進“350時代”,高鐵提速將對武漢影響幾何?

(楊春湖高鐵商務區效果圖)

針對僅17%的住宅用地,楊春湖商務區需要引進更為優質的品牌房企建設更為優質的項目。首開、華僑城、金茂三家聯合打造的東湖金茂府,則是區域內首個高端住宅,總體量70萬方,住宅體量超過38萬方。其府系產品作為高品質住宅中典範,所在城市均獲得不俗的銷量。如今首開&華僑城&金茂丨東湖金茂府將於5月開盤,或將引起熱銷,掀起“金茂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