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风格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孫雪涵

洛可可风格(法语:rococo)的诞生最早可追朔到18世纪的法国,起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洛可可Rococo这个单词是由法文单词Rocaille和coquilles组合而成。 Rocaille这个法语单词的意思指的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而coquilles在法语里的意思是“贝壳”。后来,洛可可成为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代名词。

典型的洛可可风格的装潢设计

洛可可最先出现于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中。法王路易十五登基后,使宫廷艺术家和一般艺术时尚发生了变化。在太阳王路易十四执政晚期,具有庄重、豪华的古典主义艺术特点的巴洛克式设计风格,逐渐被拥有更多曲线、色彩鲜明且尺寸更小的设计风格所取代。这一风格在尼古拉斯·皮诺(Nicolas Pineau,1684–1754) 的建筑设计上有明显的表现。在摄政时期(1715-1723年,路易十五尚且年幼,政权由其叔摄政),宫廷生活不再局限于凡尔赛宫,艺术风格亦随之而转变,最初在皇宫,然后遍及整个法国上层社会。纤细而轻快的洛可可风格设计被视为是伴随着路易十五统治期,而且深受其情妇蓬帕杜夫人喜好的影响,因为这位睿智的女人是这种设计风格的坚定拥护者和倡议者。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画像(Louis XV,1710—1774)

蓬帕杜夫人的画像

第一个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设计图

十八世纪30年代,洛可可在法国蓬勃发展,并受到中国风的影响。这一风格从建筑设计逐渐发展到家具、油画、雕塑和音乐等艺术上,而让-安东尼·华托(Jean—Antoine Watteau,1684年10月10日-1721年7月18日)和弗朗索瓦·布歇(François Boucher,1703年9月29日-1770年5月30日)则是洛可可风格油画家的杰出代表。

弗朗索瓦·布歇的绘画作品

洛可可风格是一种奢靡的宫廷式艺术,反映了法王路易十五执政后期宫廷生活糜烂以及当时整个法国上流社会贵族之间的互相攀比风气,艺术家们对“衣食父母们”的俯首帖耳。只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才会有这种极端奢华风气滋生的土壤。


彼得堡的肥天鹅

洛可可(法语:Rococo)艺术,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中厚重繁复的巴洛克风格而形成的纤巧具有女性化味道的装修艺术,其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因此又称“路易十五式”。其艺术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 ro-caille(贝壳工艺),意思是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风格特色。

洛可可式建筑

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科学观念渗入到艺术领域中,使得艺术作品庄重而典雅。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年幼时在各党派间斗争中成长,使得他意识到没有集中专制的王权,也就没有自己安宁的生活,更无从谈起法国的安定与繁荣。因此,当他亲政后的一段时间内,加紧对王权的集中,加强国王对宗教和最高法院的控制,也在军事上树立了法国在欧洲的中心地位。路易十四在他一系列军事行动获得成功后,显示出他对权力欲不断的膨胀,这显然是与他的宫廷不相符合,使得他意识到法国的宫廷生活也要成为欧洲的中心。

而路易十四早期庄重、典雅的古典主义无法满足路易十四豪华、气派而又奢侈的宫廷生活,而后出现的洛可可风格正好满足了这位君王的口味。为了慑服众人,路易十四用奢华来显示自我。王室生活不断被各种娱乐活动:骑马、舞会、化妆舞会、芭蕾舞、戏剧、宴会、游戏等填满。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利用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巴黎的大臣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想尽各种办法来取悦国王,使得洛可可的奢侈之风流行于宫廷内外。

路易十四的继任者路易十五性情软弱,缺乏治国的雄才大略,在其统治下,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在7年的对英作战中常吃败仗。路易十五处理国家大事之时不但优柔寡断,拒不接受臣下的正确建议,反而常常听信其情妇蓬帕杜夫人之言。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继承强化了洛可可艺术风格。路易十五带领整个贵族阶层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浪漫主义革命运动,使法国上层社会在艺术欣赏和生活方式方面,从推崇古典主义、巴洛克艺术转变为追求带东方情调的浪漫主义。

弗朗索瓦.布歇《蓬帕杜夫人肖像》

画家、雕塑家、木刻家、铜板画家、珠宝商、金银器皿商、细木家俱商、理发师、裁缝、制靴匠,所有的人都对洛可可这种繁复美艳的花朵趋之若鹜。在每个角落,在高谈阔论的男子和楚楚动人的女子周围,从木器、水晶器皿、糕点、大理石、地毯到陈列柜及里面的餐具,从四轮马车到轿子,从前厅到卧室,洛可可风格无所不在。

洛可可艺术反映出当时上流贵族的审美理想和趣味,以艳丽、轻盈、精致、细腻和表面上的感官刺激为追求。洛可可表现在建筑艺术上是造型的比例关系偏重于高耸和纤细,以不对称代替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与方向多变的曲线和弧线,排斥了以往那种端庄和严肃的表现手法。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中的人物不再是神灵、骑士或者圣人,而是宫廷的朝臣和贵族等等,颜色细致淡雅,人物纤细,摆脱端庄神圣、古板沉闷的气息,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写全裸或者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配以秀美的自然景色或精美的人文景观,表现出贵族男女游山玩水的田园诗式的风情。

弗朗索瓦.布歇《雷亚多和亚美达》

洛可可在室内装饰上常用大镜子作装饰,在装饰纹样中,大量运用花环和花束、弓箭和箭壶以及各种贝壳图案,色彩明快,爱用白色和金色组合色调,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造型的结构线条具有柔和、优雅和安逸等特点。

洛可可风格的内饰

如果说17世纪的巴洛克风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展开的优雅样式;音乐中的洛可可风格也多出现在17、18世纪的法国,其音乐作品多趋于玲珑秀巧、装饰华丽,其特点与当时的建筑式样、装璜艺术有相似之处。

最终,风靡一时、奇想多变的洛可可风格随着蓬帕杜夫人的亡故而终止,被路易十五另一位情妇杜巴利夫人倡导的新古典主义而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