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元纪年是中国人发明的,会把哪年作为公元前后的分界点?

有耻混蛋

其实在差不多一百年前,也就是清朝末年,革命火焰此起彼伏的时代,中国曾经差不多有十年时间流行过黄帝纪年,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

黄帝纪年

应该说黄帝纪年主要就是清末革命派为了宣传反清革命而使用的一个纪年方式,比如当时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就在头版使用黄帝纪年。不过黄帝纪年有一些非常大的问题,一是没人真正知道黄帝是哪年出生的,二是倒底应该把黄帝出生的那一年算作黄帝纪年元年,还是黄帝成为华夏族领袖的那一年算作黄帝纪年元年

黄帝像

所以当时尽管一些革命派报纸都在使用黄帝纪年,但却始终非常混乱。比如当时《民报》将公元前2698年视作黄帝元年,这样算公元1911年就是4609年。而同为革命派报纸的《国民日日报》则主张把公元前2711年作为黄帝元年,这样公元1911年就是黄帝纪年4622年。而其它的报纸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各家坚持己见,无法统一。

曾经使用过的黄帝纪年

武昌起义之后,湖北军政府曾短暂采用黄帝纪年,但最后在建立民国政府的协商中,许多人认为黄帝纪年是基于帝王的纪年法,和革命党人民主革命的理念不符,所以被放弃

统一纪年

所以其实中国古代除了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之外,并不存在类似西方公元纪年这样的万世一体的纪年方法。不过如果现代发明一个为中国历史纪年的方法,答主还是倾向于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年作为中华纪年的元年,就命名为统一元年

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

答主这样想是因为虽然夏商周时中国就已经建立了奴隶制国家,但严格地说夏商周时代的中国还只是形成了国家的雏形,因为其实夏商周更像是部落联盟,大家公推有盟主,盟主对各部落的事务有一定的发言权,但各部落除了都承认盟主之外,基本上还是各行其事,实质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而且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之时,战国各国之间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民族认同存在。比如最典型的,现在被认为是爱国主义典型代表之一的诗人屈原,其实所爱的国是楚国,而不是天下。

秦的统一使中国正式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实体)

而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通过车同轨、书同文等举措,真正把七国捏合成了一个很难分割的整体,而且也开始推行民族整合政策。虽然秦朝本身的政策不是特别成功,但却使这个统一的理念为天下人所接受,以致于秦灭亡之后,汉朝仍然继续了秦朝大一统王朝的模式,最终使统一的汉族在汉朝形成。但归根结底,中国这个国家脱离文化概念,成为具体的国家实体是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形成的,所以把秦始皇统一中国当年作为中华纪年的元年是最合适的

如果这样计算,从秦朝统一的公元前221年开始计算,今年就是统一纪年2239年。大家觉得怎么样呢?


桃花石杂谈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意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问题。


我觉得那一年应该是公元前551年,因为那一年是一个叫孔丘的人的生辰。



在西方,耶稣是最能给他们找到共同语言的先贤,无论是斯拉夫人、盎格鲁撒克逊人还是日耳曼人,都认耶稣。他的教义影响了整个西方两千多年直至今日。而在东方,整个东亚大陆乃至日本,都深受着儒学的影响。而儒学的至圣先师,自然就是孔老夫子了。



按待遇来看,孔子基本也和耶稣差不离。西方有大大小小的教堂,中国有遍布各地的文庙。西方有圣诞节,中国有祭孔日。西方有一大堆神学家,中国有一堆儒学家。西方结婚要在教堂,中国考试得在孔庙。……


等等一切,总而言之,孔子确实是中国人里面地位最接近耶稣的一个。把他的生辰作为中国公元纪年的开端,我觉得合适。


青言论史

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基督纪年,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也称公历纪元。随着西方基督教国家的殖民扩张,这种纪年历法被广泛使用。我国是1912年民国建立开始采用,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新中国成立后延续公元纪年和中国农历并行。



那么假如公元纪年的历法是中国人发明的,会把哪一年当作是分界点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探讨。羽菱君个人认为,如果按西方人的标准和思维方式,我觉得应该是以有“东方圣人”之称的孔子出生的那一年为分界点,把这一年称为公历元年。但我们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纪年特点,而且我国的历史悠久,有影响力或者被奉为圣人的人物太多,因此西方人那一套的标准可能行不通,把孔子出生年作为纪元开始也会有很多争议。



在民国建立之前,我国历史上的纪年方式,通常以皇帝的庙号或者在位的年号来标记。先秦时期到汉初是没有年号的,西汉文、明两帝开始有改元情况出现,但史官纪年是以“前元、中元和后元”来区分。汉武帝开始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往后历代王朝,都以皇帝在位年号作纪年。明清之前的在位皇帝更改年号比较频繁,到明清两朝皇帝基本是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又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称嘉靖帝、康熙帝。)皇帝年号纪年方式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随处可见,比如《兰亭序》的开篇“永和九年”,《三国演义》里面基本上有出现历史的大事件都以当年在位皇帝年号来标记。



在我国古代更改年号,一般是历代帝王开创盛世、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改元以求国泰民安。但最主要的还有改朝换代这一因素。我国历代王朝政权更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很多政治制度的确立,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秦王朝的建立者始皇帝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和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的格局,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国把秦朝建立之前的那段历史统称为“先秦时期”。这也是另一种纪年的开始。



综上,假如公元纪年是中国人发明的,我个人认为应该会以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朝建立的那一年为分界点,称为公历元年,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公元前221年。

我是羽菱君,一名历史爱好者,个人观点,不正之处敬请指出,羽菱君洗耳恭听,欢迎互关,一起交流!


羽菱君

应该是以黄帝诞辰为公元纪年,相传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汉民族自古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黄帝做为汉文化中王者之祖的象征已经延续五千多年,古代君王即位也有祭祀黄帝的例子,汉文化的传承中最重要的纽带并非宗教信仰,而是延续至今的家族观念、血脉纽带,这中间不管是战乱、饥荒、瘟疫、外族侵略,都没有割断汉文化的传承,也证明汉文化的坚韧极具生命力。


四海

我国如果公元纪年是中国人发明的话。会把应该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57年为分界点。它从黄帝发明历法后,商周秦汉修都修改过历法,又回到夏历,到使用到国民最长公元记年历法。历史最长用的朝代最多的历法。汉武帝修改历法,有有承上继下的历法,也是中国上逆计算历史的历法。虽商代改变夏历,周代又改商历,秦始统一也改变商历,汉朝前期用得秦历。到汉武帝时代才大规范修定历法,有了《律历志》。虽王莽,武则天改变过,时间极短,唐肃宗又改回来了,一至用国民建立。用公元记年。从黄帝出身为始伏羲作历的黄历叫底久用的夏历。即从公元前2717年黄帝出生那年开始用到民国。

公元记年是科学观察地球闱绕太阳运行的一周的基础的记年历法。地球绕太阳转一周。制定现在历法。但不同于我国古代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一月的阴历。因此我国阴历和公元记年有区别。我国的阴历又名太阴历,是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 再配合地绕行太阳一周之天数时数为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历丶又名旧历。

有秦始皇以阴历十月初一为正月的秦历。周朝以十一月初一为正月的周历。还有商朝使用的商历。十二月初一为正月的商历,还有最早最早黄历为基础修改夏历。我们现在过春节用是夏朝采用以周历的三为正月的寅月新年的阴历,是斗柄回寅即就过年夏历。采用寅月建首月的太阴历。在汉武帝以前以用得秦历,到汉武帝才修正回来。公元前157年刘彻座皇帝,他当政时期又修正历法改回夏历。使中国又回最早历法之中,以后王莽武则天也改正过时间极短都做调正回来。我们现在过春节的阴历还是汉武帝修正的夏历。

把157年定为分界点是中国历法大更正时,在一代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并且自创年号的刘彻坐皇帝手里变更,所以为元年。符合历史以黄历,夏历,商历,周历,秦历变阴历的历史脉传。也是今天使用阴历来原起点。有历史传承也是名人始制。

我们用于月亮盈亏园缺变化的阴历月,是月光在一周期内绕地球一周约二十九天十二时四十四分,叫塑望月。月亮本身不光,是太阳光照射到月亮再从月亮反射到地面反射光,根据有无大小而制定的阴历。与古罗马人建国时所定之历法,一年为十个月共三百零四曰。是非常科学的。公元前四十六罗马大帝由利凯撒命执政官改正历法。为现今所用大阳历之鼻祖,至公元一五八二年,经罗马法王格列高更更加改正,即今世界各国通行之公历。地球绕大阳一周365天5时48分46秒而一年是整天365日数,要四年闰一天,百年少一闰才使历法和实际相合。才又有,一三五七八十腊,每逢此月全是大,四六九冬三十天,准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闰一日 ,一定准在二月加。阳历的一个月与月球之运行无关,是把一年为十二分,没有月的运行意义,两相比较从实际意义说我国的太阴历农历。更科学合理 ,有深广科学内含,更广泛人文历史, 也是名人时代制定,公元前一五七年定为我国的分界点。应该得到世界公认和我国研究历史的认同


ww3721

我觉得有三种可能

1,孔子的出生之年――公元前551年。

原因与西方用耶稣出生一样,孔子是中国的至圣先师。

那今年就是孔子纪年的2569年。

2,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这一年,我国采用年号纪年,“建元”是我国第一个年号,从此直到袁世凯的洪宪,年号纪念用了2056年。


如果以建元纪年,今年就是2158年。

3,此外,民国曾使用过黄帝纪年,但黄帝其实很难确定出生之年。

民国以公元前2697年为黄帝元年,今年是黄帝4715年。


心向青山

1.公元前1046年。理由:武王伐纣成功,周朝正式建立。

2.公元前551年。按中国当时的历法,鲁襄公二十二年。为什么?因为孔子在这一年出生。

3.公元前221年。理由: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辉煌时代正式开启。

4.公元前104年,汉元封七年。理由:中国第一部有明确记载,完整、准确的历法《太初历》正式启用。

5.公元618年。理由:唐朝建立。


纯钧LHGR

如公元纪元是中国人发明的,我认为应该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征服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朝,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皇帝(始皇帝),这一年就是中国的公元元年。

这一年中国逐渐由过去松散的诸侯国组成的国家进入了中央集权的帝国时代,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也变为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从过去的分封制变为郡县制,极大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统一了货币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文化习俗,由此极大的加强了国家凝聚力。以后的君王都把国家的统一当做毕生目标,从此无论分裂多少年,国家最后都会最终统一。

秦朝的建立后的一系列的改革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后面建立的王朝基本上也都延续了秦朝的留下的传统。直到上世纪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共和民主时代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黄金涛7

应该本着顺天应人的原则确立。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也就是这时修鲁历。一个划时代历法。一直到现代。山东都是四季分明。我想不到别处还有四季这么分明的地方。这表示中正。中正即顺天。而这一年孔夫子49岁。正在人生中知天命之年的前业。以上是顺天应人。而自从秦始皇第一个封禅泰山。历代帝王也将祭天地选在泰山。天命所系。舍此时再选何时呢。顺天应人中正之始。还有比这个天地人三才合和之时更合适的么?公元前503年。公元前503年。公元前503年


智摩罗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首先公元纪年法又称作基督纪年,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这充分体现出基督教会在中世纪欧洲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强大渗透力,并且随着近代欧洲的强势崛起与殖民扩张成为了国际通行的纪年标准,这就跟今天世界第一通行语言是英语一个道理。

所以说,如果中国不是一个扩张性,开放性的强盛帝国,也就不可能把自己制定的纪年法推广到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并被认同接受。文化的渗透力要建立在军事与经济以及政治实力的客观基础上。

勉强说一个的话,就是孔子吧,以他出生的公元前551年作为分界点,毕竟儒家学说可以算是维持后来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思想理论,颇受统治者器重。

只不过当今基督的信徒有30亿,中国从古到今都没有一个人可以在死后上千年后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即便是最厉害的孔子以及后来传承下去的儒家学派,也远远比不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