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HIV的主要传播途径和现状是怎样的?

不想说话

我是市疾控艾防科工作人员,从事HIV防治十多年。经历过中国的HIV感染从以共用注射器为主到以性传播为主的全过程。对于国内HIV的传播,我应该略有发言权。

在我国,HIV传染经历过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以非法血液交易为主。当时从事很多有偿献血的私人小作坊,为节约成本,将抽血用的抽血管、抽血针,未经严格消毒就反复使用。导致河南HIV病毒流行,出现了不少病人,因为当时鸡尾酒疗法还没有引进,国内对这些病人束手无策,只得学习当年麻风病的经验,建了艾滋村,将检测出来的艾滋病人送入村内安置。 但当时因为人口流动,社会观念、性观念等与如今完全不同,所以虽然传的吓人,实际上因为这个原因感染的HIV人数并不多,HIV病人数量也没有爆发性增长。

从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HIV传染途径进入了以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感染为主的时代。我记得大概15年前我市病人中,有98%是吸食海洛因的吸毒者。另几个也基本是海洛因患者的配偶或者性伴,比例非常恐怖。

但这个群体基本属于边缘人,外表特征大多很明显,也比较容易被控制。所以当时我国虽然吸毒者群体绝对数量比较大,但HIV病毒传播并未失控。

真正使得我国HIV传播开始进入快车道的,是第三次转变。2010年之后,我国HIV传染进入以性传播为主的时代,传播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某些增长快速的地区,现在一个月的新发病人数量可能比从90年代中期后的十年还多。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就与HIV低流行国家说再见。 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个人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性观念的转变。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与西方交流的日益加深,西方开放的性文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在三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羞于启齿的事在如今的社会已屡见不鲜。早恋、婚外情、滥交愈演愈烈。直接导致了HIV这种可以经性途径感染的疾病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二、同性文化的流行。大约2007年前后,同性恋文化(腐文化)开始在年轻人、大中学生里流行,直接导致了大概五年后同性恋人群迅速扩大。

我在自愿咨询过程中接触了不少学生朋友,通过询问发现,现在的大中院校,几乎每一个班里都有男同性恋的存在,这在我这种20年前读书,整个求学生涯对这种事几乎闻所未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撼。

去年在省城学习,国家疾控的专家讲课,提到了几个数据,目前全国男男同性恋约占总人口数量的1%--2%,但在近几年的新发HIV病例中,却占了75%--85%的比例。

男同因为没有生殖压力,所以很少使用安全套,由于没有婚姻责任感再加上某种男人的天性,所以滥交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上某些必须和谐的原因,导致男同HIV感染概率居高不下。

三、部分地区涌入大量来自HIV高流行地区的偷渡者。这个原因据当地的同行说很令他们头疼,这些偷渡者身强力壮,精力充沛,是一个潜在的很危险的传染源,个人觉得应提前做好应对方案。

以上是我十多年艾防工作的一些心得,希望有所帮助。如果您有HIV方面的疑问,私信我吧。


老贝

我们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目前性传播途径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看,性传播途径逐年升高,占所有艾滋病感染的95%左右,而同性传播也高达28%左右。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的去年艾滋病数据来看,我国艾滋病的现状是总体趋于平稳,大部分地区处于低流行状态(艾滋病发病率低于1%),局部地区发病率高于1%,主要是由于某些地区的特殊原因导致的。截止2016年底,全国艾滋病检测人数达到1.69亿人次,其中新发感染人数为12.5万人,累积存活大概70万人,在最新公布的艾滋病防治信息中,其中四川、云南、广西、河南四个省份的艾滋病人数超过了5万人,因此艾滋病的防治仍旧严峻。

总之,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一刻不能停歇。国家也在大力推进艾滋病的防治,争取在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流行,这期间也需要大家一起参与进来,共建共享!


漫话公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