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再迎调控升级潮,住建部两记“重拳”将直接影响未来格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全国商品住房待售面积2.92亿㎡,按去年月均去化水平仅够维持2.4个月。

戴德梁行统计的24城17个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沪、渝、西安、南京等热点城市库存量也仅够支持4-5个月。易居4月份数据显示,百城住宅库存已连续33个月同比下跌,72个城市库存规模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三四线城市4月存销比创2010年以来的月度最低值。

近期住建部约谈部分城市后,成都、太原火速出台新政给楼市“灭火”。太原市5月14日印发了《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住房限购、加强差别化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控制现房短期交易转让、加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管理等九项具体措施;成都5月15日发文《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限购对象从个人升级以家庭为单位,查房范围增加为全市范围,新增限购区等,并随后约谈了116家开发商和中介;十二个被约谈城市中已有七个城市对约谈作出了回应。

楼市再迎调控升级潮,住建部两记“重拳”将直接影响未来格局!


住建部5月19日进一步发文,进一步提出房地产调控的六点要求,包括从住房规划、土地供应、资金管控、市场监管、舆论引导、落实调控执行等层面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投机炒作抬头。市场波动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将坚决问责!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住建部在土地供应中特别提到“热点城市住房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建议按不低于25%安排,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用地供应,在新增住房用地供应中的比例达到50%以上。北上广深等16城要探索推动供地主体多元化,6月底前提出并上报具体实施方案。”

这段话内容量很大,也很可能意味着以后楼市玩法的一次重大转向。热点城市五成以上住房用地用于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意味着炒作标地将越来越少,实现安居的途径将更加多样。加上租住同权趋势愈发明显,90后正成为买房主体,这一代人对于租房态度更为开放。现在各路玩家都在加速布局租房市场,长租企业火爆扩张,未来房地产格局定将生变。

住建部此次发文另一个关键点是多主体供地的制度改革,或打破政府对一级市场的垄断。可以说,目前房价失控各地政府都有责任,面粉价格接近面包价格,开发商不是慈善家,房价怎能下去?如今不少大城市存量用地主体多元、地价低廉、区位优良,具备一定的配套基础和再利用条件。因此,如果非房地产企业可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供地制度的变革能够实现,土地供应量增加、企业拿地成本大降,房价平定也并非无稽之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