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甘子:很多人都沒吃過的野果

餘甘子也許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其實,餘甘子在西南地區,尤其是雲南省一帶,都是人們特別喜歡吃的一種普通野生水果類食物。

餘甘子:很多人都沒吃過的野果

餘甘子學名油甘子,又名牛甘果,油甘果,因果子吃起來“先苦後甜”得名,目前市場上也有野生的油甘果賣和水果型餘甘果兩種。

餘甘子:很多人都沒吃過的野果

與野生油甘果相比,水果型餘甘子果具有果大、肉厚、纖維少、營養豐富、產量高、效益好等特點,而且水果型餘甘果吃起來更加甘甜爽口。

餘甘子:很多人都沒吃過的野果

餘甘子:很多人都沒吃過的野果

在藏藥中,餘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壓病等。近年研究結果表明,餘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餘甘子:很多人都沒吃過的野果

作用功效:

果:甘,微澀,涼。用於清熱涼血,消食健胃,生津止渴,血熱血瘀、消化不良,腹脹,感冒發熱,咽喉痛,咳嗽,口乾煩渴,牙痛,維生素炳缺乏症。

根:淡、平,用於高血壓病胃痛,腸炎,淋巴結結核。

葉子:辛、平,祛溼利尿,用於水腫,皮膚溼疹。

餘甘子的葉子富有革質。不易壓碎,過去很多人用來洗淨曬乾拿來作枕芯用,特別是在夏天,餘甘葉的枕芯能祈禱疏風散熱之功效,比用木棉絮或蕎麥殼枕芯涼快舒適得多。

餘甘子:很多人都沒吃過的野果

油甘子的葉曬乾後

餘甘子還具有潤肺化痰,生津止渴,降低血壓,增進食慾,可治喉炎和乙肝炎,常吃餘甘子,有醫療和保健功效,在民間應用廣泛。

餘甘子:很多人都沒吃過的野果

餘甘子具有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降低血壓、助消化、防止動脈硬化之功效。油甘鮮食,先有酸澀而後甘甜。鹽漬餘甘子,解暑止渴,消痰止喉痛。

餘甘子:很多人都沒吃過的野果

其汁有祛風、止瀉之效驗,把鮮果加工成蜜餞餘甘子,味甘、香、甜,且在煮制加工過程中所含維生素均不被破壞,風味獨特。

餘甘子:很多人都沒吃過的野果

藥膳食療:

餘甘子蜜棗煲豬瘦肉

  該湯甘酸清潤,有除煩生津,甘潤益氣的功效。

  準備材料:餘甘子10顆,蜜棗3個、豬瘦肉300克,生薑3片。

  烹製:各物分別洗淨,蜜棗去核;豬瘦肉切塊。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1個多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此湯甘酸清潤,有除煩生津,甘潤益氣的功效。

餘甘子木瓜湯:

準備材料:木瓜700克左右,餘甘子6-10個,雪梨3個,蜜棗5個,瘦肉200克,鹽適量。

烹製:木瓜去皮去核切厚塊,蜜棗洗淨,雪梨去皮切塊,餘甘子洗淨用刀拍爛,瘦肉洗淨,氽燙後再衝洗乾淨,煲滾適量水,放入木瓜、餘甘子、雪梨、蜜棗和瘦肉,水滾後改慢火煮一小時左右,下鹽調味即成。

餘甘子酒

準備材料:餘甘子 500g, 雙蒸酒 1500g

油甘子酒的做法和步驟

1、將餘甘子洗淨晾乾,玻璃缸洗淨晾乾待用。餘甘子酒的做法   

2、將晾乾的餘甘子放入準備好的玻璃缸,放入九江雙蒸餾,密封即可。

脾胃虛寒者不建議食用餘甘子。

油甘子醃製

準備材料:新鮮餘甘子(適量),鹹楊梅(適量),鹽(適量),冰糖(適量)

做法和步驟:

1、準備新鮮的餘甘子,用冷開水洗乾淨,加適量的鹽搓搓,放置一天後,會生出許多水

2、生出的水不用倒掉,直接加冷開水淹沒餘甘,放置一天

3、撈出餘甘子,加冰糖適量,加鹹楊梅適量。最後倒入冷開水,合上蓋子,幾天後就可以吃了,甜度如果不夠可慢慢加。(過一兩天後可以把罐子裡的水倒出煮沸晾冷再倒入罐子,可以重複一至兩次,這樣可以保存更久一些)

餘甘子:很多人都沒吃過的野果

醃製好的油甘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