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昨天(25日)中午,從美國方面傳來一條新消息:

美國總統特朗普24日說,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將在未來數日率領代表團前往中國就貿易問題進行磋商。

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媒體報道截圖

據報道,特朗普當天還告訴媒體,中美雙方對磋商相當認真。

“特朗普派出他的頂尖經濟顧問前往中國,旨在緩和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美國《華盛頓郵報》評價道。

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華盛頓郵報》網站報道截圖

就在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對華施壓按下“暫停鍵”之際,另一位被形容為對華“抱有敵意”的外國領導人在國內成為了眾矢之的。

想必你已經猜到了他是誰: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

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特恩布爾

近些天,反對特恩布爾中國政策的情緒和聲音在澳大利亞全面爆發。澳政治家、媒體、學者、企業等個人和團體,紛紛就目前糟糕的中澳關係向特恩布爾“開炮”——

澳各界警告特恩布爾:“對中國糟糕,小心被‘懲罰’!”

其中,中國人熟悉的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也忍無可忍站出來“怒懟”特恩布爾。

“特恩布爾對中國的這種極其糟糕的行為,是對中國人的公開冒犯。”陸克文口中的“這種行為”,指的是去年12月,特恩布爾公開用中文喊出的那句“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

《澳大利亞人報》23日報道稱,陸克文日前在接受採訪時指出,特恩布爾不明白,說這句話是“極其可笑的舉動”。陸克文表示,特恩布爾正在破壞與澳大利亞最大貿易伙伴之間的關係。

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陸克文

據澳聯社4月23日的報道,陸克文認為特恩布爾之所以選擇用“巨大的火焰發射器對準北京”,是出於政治考慮:希望將工黨捲入爭端之中,並試圖在澳中關係之間“點火”。

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澳聯社報道截圖

“我認為,現在需要的是像外長畢曉普這樣有清醒頭腦的人,可以直率地撲滅火焰,讓中澳關係重新走上正軌。”陸克文說。

澳大利亞前總理對中澳關係惡化的憂心忡忡,已成為澳洲媒體上的主流聲音。

“中國不是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它已經崛起了。我們現在可以擁抱它,也可以面臨‘懲罰’。”

澳大利亞新聞網4月10日報道說,這是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副教授簡·戈利的警告。

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澳大利亞新聞網報道截圖

文章說,調查顯示,中國曾是澳大利亞“亞洲最好的朋友”。“近二十年來,澳大利亞一直樂見中國的崛起,從貿易和投資合作中獲益匪淺。”

然而,越來越強大的中國卻沒有得到澳大利亞政府的友善對待,後者在2017年轉向“中國焦慮”。

文章認為,隨著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大利亞被置於岌岌可危的境地;一些經濟懲罰正在到來的路上。而這些,都是錯誤的對華策略所造成的。

與此同時,澳國內敦促特恩布爾修復與中國關係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悉尼先驅晨報》就在23日的報道中呼籲特恩布爾儘快訪問中國以改善兩國關係,但報道同時指出當前兩國關係局面下這一想法的現實性困難:“中國領導人要跟眾多戰略合作伙伴會面,澳大利亞可能很難有機會見上一面。”

報道擔憂地表示,如果今年中澳領導人無法會面,中澳關係可能會出現進一步明顯降調。

讓中澳關係陷入“深度凍結”背後,是澳大利亞的“失落”

現階段中澳之間的關係,究竟有多冷?

關於這個問題,《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在報道中用了“深度凍結”一詞。

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網站報道截圖

而兩週前接受澳大利亞3AW廣播採訪時,特恩布爾更是不得不承認,目前中澳關係的確“有些緊張”。

在路透社看來,造成這種緊張關係的部分原因是澳大利亞對中國影響力上升的擔憂,而澳大利亞新的反外國干預法案也在此背景下而生。

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澳大利亞街頭

去年年底宣佈推行上述法案時,特恩布爾便將矛頭指向中國,稱“中國影響力正在干預澳大利亞政治”,需要給澳中關係劃出界線。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道:“這種言論毫無原則地迎合澳大利亞一些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純屬捕風捉影、無中生有,毒化了中澳關係氣氛,損害了兩國互信與合作的基礎。”

但此後,即便明知中澳關係面臨進一步惡化的風險,特恩布爾政府仍沒有收手。

就在本月初,還有澳媒炒作稱中國正與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談判在當地建立軍事基地——這一徹頭徹尾的假新聞,卻得到特恩布爾的高調呼應。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10日報道稱,特恩布爾對瓦努阿圖的中國軍事基地表示“關注和擔憂”。

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耿爽

直至瓦努阿圖官方出面“憤怒”否認,特恩布爾才悻悻承認澳媒關於中國在瓦建軍事基地的報道是“錯誤的”。

僅僅一週後,特恩布爾的另一個小心思又被《澳大利亞人報》揭穿了,“赴倫敦出席英聯邦國家首腦會議的澳領導人將敦促英國、印度和其他英聯邦國家加強在太平洋地區的存在感”。

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澳大利亞人報》報道截圖

“堪培拉擔心其在太平洋地區的地位遭受(中國)挑戰。”在路透社看來,這就是澳大利亞如此焦慮和偏執的“癥結”。

歐盟都“站”中國了,澳大利亞在等什麼?

澳大利亞深陷對華解不開的“心結”中,然而他的盟友,對華的考量卻複雜得多、也現實得多。

特朗普在宣佈要派出由財長姆努欽率領的重量級談判團前往中國就貿易摩擦進行磋商的消息後,還表示“我們有很好的達成交易的機會”。

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指出,從揮舞貿易大棒到主動前往中國談判,特朗普的“轉變”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個“好兆頭”。

無獨有偶,同樣是在這兩天,一向在國際問題上追隨美國對華“出手”的歐盟,毅然選擇與中國並肩作戰對付美國——23日,歐盟提出要求加入由中國向WTO提起的關於美國對鋼鋁徵稅的糾紛磋商。

外媒報道稱,在獲得美國臨時豁免鋼鋁關稅的對象中,歐盟是第一個要求加入爭端解決的經濟體。中國香港、印度、俄羅斯和泰國也均已提出要求加入這項磋商。

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路透社報道截圖

此情此景,更讓特恩布爾對中國的敵意看上去格外不合時宜。

那麼,澳大利亞如此熱衷“黑中國”,僅僅是為了選舉的政治語言嗎?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告訴小銳,長久以來,澳大利亞政客確實就有每逢選舉必拿中國說事的習慣。

但這一固有的政客思維已經在澳國內引發批評。澳洲礦業億萬富豪福里斯特本月13日在《澳大利亞人報》上發文說,用反華言論來爭取小部分“偏執狂”選民,對於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每個人來說,代價都是極其昂貴的。

為啥搞砸和中國關係?這位領導人被本國民眾罵慘

▲《澳大利亞人報》中文網報道截圖

“面對現在澳執政黨與反對黨勢均力敵的政治現狀,特恩布爾應該考慮‘另一半人’的感受,轉變對華腔調和政策,否則其執政將面臨相當大的衝擊。”許利平說。

他表示,特恩布爾接下來的對華政策走向,除受到澳國內政局影響外,還將受到美澳關係的影響,美國把中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的做法,也會是澳大利亞制定對華政策時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不過他判斷,“今年中澳關係應該是保持穩中有波動的態勢,波動幅度不會太大。”許利平表示,目前澳大利亞雖然在經貿等問題上有一些追隨美國的做法,但是空間有限。在經貿方面,澳大利亞更多有求於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