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何才能靜?


想要讓心能靜下來的方法很多,不同層次的方法能達到靜的層次也是不同的。從淺到深來說的話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初級、中級、高級。



初級的心靜

初級層次的靜是很容易體驗到的,比如說聽聽輕音樂、彈古琴、寫寫書法、畫畫、泡茶、香道、插花、瑜伽、練練太極拳、讀書、散步等等。高雅的愛好和單純的活動都可以體驗到一種寧靜的美好生活。因為當心有一個目標的時候,人們就會產生相應的專注力,投入到一個事件當中,越投入就會越忘我,從而達到一種寧靜的體驗。就好像有些人在畫畫的時候,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過去了,回過神來才發現天都黑了。生活中這類的經驗都可以說明專注一件事情,就可以體驗到寧靜。所以,適當放鬆大腦,多從事一些有正念的活動,是培育專注力很好的一種辦法,專注的心,必然是寧靜的。


中級的心靜

當我們在生活中養成了專注、正念的習慣後,我們就很容易保持一顆寧靜的心。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較好的放鬆下來,從而變得更加理性和客觀。

有了這種基礎,就容易在靜坐中培育更高一個層次的心靜了,那就是禪定。

禪定是一種高層次的寧靜狀態,進入禪定的心,是充滿活力而又安詳超脫的,即是心完全的融入到目標的狀態,心將會體驗到忘我的境界,彷彿全世界都消失了,心中只有目標,身體也消融的感覺。但卻會體驗到非常純淨的喜悅,遍佈全身,超越了感官享受的愉悅。這種心靜,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訓練,培育心清淨的品質,在禪定狀態下,心沒有一絲扎染和煩惱,是暫時性的解脫境界。


高級的心靜

最高級的心靜,就是寂滅。所謂寂滅,就是徹底消除了一切干擾和煩惱的潛在隱患,從而達到了斷除煩惱,無憂無慮,超脫自在的殊勝境界。這在佛教裡即是涅槃,苦的止息。

要想達到這種高層次的心靜,必須建立在禪定的基礎上,再修習觀智,即是洞察宇宙世間一切物質和精神狀態的本質,名法與色法的無常、苦、無我的屬性。從而破除了對自我的執著,達到超越自我的無我境界,隨著觀智的不斷成熟,就會相應地斷除煩惱,最終達到阿羅漢(斷一切煩惱)的境界。阿羅漢不再輪迴,是修行最圓滿的成就。也是佛教最高的證悟境界。佛陀一生的教法,就是為了度化眾生從煩惱的此岸達到解脫的彼岸。所以,還有比解脫更加寂靜的嗎?
以上,就是一些世出世間關於心靜的簡單介紹,至於每個階段的具體操作方法和修行過程,在相關文章會作更加詳細的說明和介紹。


見法禪舍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怎麼回答?困擾了我好幾天。心如何能靜?從修行打坐的角度看,只要盤腿一坐,一切放下,可以入靜入定。可普通人、不修行的人心如何才能靜?

心不靜是因為心有妄念,心裡有太多的想法。普通人的心靜,我想應該指的是內心的安寧。以前我認為,心靜不靜?是由每個人的心態決定的。心正則心安,心安則心靜。拿不起、放不下、捨不得,太多的困擾讓我們的心沒法安靜。可我一直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總感覺欠確了什麼。



上午在單位,看到兩個同事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讓我聯想到身邊的好多人為生活瑣事,為柴米油鹽,或為生活所迫產生的愛恨情仇,每天都在上演。他們和我一樣都是普通人,對與錯,好與壞,暫且不去分辨,難道他們不想安寧?他們不想心靜?那麼心靜不靜,不是由他們自己決定的,是由他們的環境、他們自身的條件決定的。造成這一切的最終原因是什麼?突然我明白了是老天爺。

上天創造人很有意思,給了你智慧,給了你身體,給你色、受、想、行、識,給你七情六慾,可告訴你一切都是空的。生活在紅塵之中,不是你想靜就能靜下來,是由老天爺決定的。如果大家都能靜下來,世界就沒了紛爭,世界還是現在的世界嗎?

修行打坐是逆天而行,只有在不斷的修行中求得內心的一點安寧。


難以忘懷的經典

“靜”是萬物的最初狀態,“靜”是萬物的最終歸宿,找回初心,其實就是迴歸“靜”態。“心”本自“靜”,只是被欲所侵;“心”本自明,只是被物所遮。

靜中求得靜,是為假靜,這樣的靜遇事便亂,如同蛇蟻,一點風吹草動即會驚慌失措,不知何往。動中求得靜方為真靜,這樣的靜如同平靜的湖面,倒映著萬物,亦可包容一切,物來即照,物去不留。

然而,凡心想要一步達到如此境界,實屬難上加難,所以應該不急不躁地慢慢練習,妄不可拔苗助長,否則就是在執著於靜,那麼靜就會離你越來越遠。

剛開始練習的時候,你要先學會把注意力轉移到你自己的呼吸之上,控制呼吸,讓其緩慢運作。多練習幾次,你將找到適合你的最佳方法。

等到熟練了之後,就可以開始“觀自在”。


塵谷行知

1:佈施針對我們的貪心。

2:持戒能不做出格的事;

3:忍辱培養我們的謙讓寬大美德。

4:精進防止我們的懈怠與偷懶。

5:禪定,這大概也就是常人說的打坐,為的是澄清我們的頭腦使精力集中,使我們能更快地開悟。

6:般若使我們聰明智慧,不會盲從迷信。而有正確敏銳的判斷力。


很多朋友會說上面的要求我根本做不到,你勉強讓我做到了,我心裡會更難受(假如讓你把錢布施給別人),這些一點都不奇怪。如何做到呢?這就是我開篇提出的開悟,在沒有悟的情況下打坐是徒然的,頂多得到一個好身體而已。

求開悟,求洞穿世事首先應該從12因緣談起。這個話題似乎越扯越遠,沒辦法佛祖幾十年講經,無非也就是講眾生如何靜心而已,既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也更沒本事一片兒問答說完。不過沒有上面講這些基礎常識是很難做到的。


在此只是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議而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把我上述這些概念,自行了解一下,一定會受益匪淺。限於篇幅論述粗淺潦草,有不到謬誤之處請諸位見諒。天道TD在此祝大家吉祥如意,福慧雙增!


天道TD

人不可能永遠順風順水,生活中必然有挫折、有煩惱,就會有消極的情緒。如何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


一是意識控制。當憤憤不已的情緒即將爆發時,要用意識控制自己,提醒自己應當保持理性,還可進行自我暗示:“別發火,發火會傷身體”。

二是自我鼓勵。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勵自己同痛苦、逆境作鬥爭。自娛自樂,會使你的情緒好轉。

三是語言調節。用“制怒”、“忍”、“冷靜”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調節自己的情緒。

四是環境制約。心情不快時,到KTV放聲歌唱,宣洩一下自己,或者去遊戲廳瘋狂玩一把,亦或者去看場電影放鬆放鬆。

五是安慰。給自己找一個理由來安慰自己,比如說,人得有阿Q精神才能快樂的生存,偶爾作為緩解情緒的方法,也可以緩解壓力使內心平靜。

六是轉移。當火氣上湧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比如說打打球、散散步、聽聽流行音樂。


七是宣洩。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埋在心裡,要向知心朋友或親人訴說出來或大哭一場。這種發洩可以釋放內心鬱積的不良情緒,有益於保持身心健康,這點,男人應該向女孩學習,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八是旅遊,出去走走。大自然的奇山秀水常能震撼人的心靈。登上高山,會頓感心胸開闊。放眼大海,會有超脫之感。走進森林,就會覺得一切都那麼清新。這種美好的感覺往往都是良好情緒的誘導劑。


用戶94492749821

心不靜,是因為,心不淨。
且不說我們的心,經過盤根錯節的因緣染上"五濁"擾人心智,單說我們體內的各種情感,也會使人,時而豪情萬丈,時而心灰意冷,無時不刻令人心煩意燥。正如易安居士所言,"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事實上,人的各種情感都是由五蘊產生的,五蘊包括,我們能看到的身體部分,也就是色身,還包括我們眼睛看不到的部分,人的受,想,行,識,也就是我們的思想意識等等。

修煉到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需要強大的般若能量,非常不容易,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修行法門,靜心養性,促進身心健康。介紹一種美國流行的靜心法門 "Surrender Meditation" ,美國書店有好多這方面的書,書中介紹多種功法。



其中之一是姿態功法,圖片上這個姿勢是人類能擺出最強大的姿態,對最接近你心,信什麼,就對什麼,如果你什麼都不信,只相信你自己,就虔誠的對自己擺出這個姿勢。

青州雲門山,這是平生第一次跪拜的地方、一些人爬到臺階上,做出戲弄菩薩的姿勢拍照,當時不假思索,虔誠跪在沙土地上,那些人先是驚愕,接著跳下臺階,頭也不回的走了。

這一跪對我的震撼要遠大於對那些人,自大狂妄在跪下的剎那消失得無影無蹤,內心寧靜清澈。

歷經千年,傷痕累累,仍以慈悲的目光俯視眾生!


能量加持

心如何能靜?

心理平衡了,就能靜。

人的內心就象一個拿著平衡杆走鋼絲的人。

平衡杆的一頭是“慾望”,一頭是“滿足”,我們平時總是在“慾望”和“滿足”之間來回搖擺,平衡它們。

〔圖片來自網絡〕

平衡的好,這個平衡杆就擺動幅度小,內心就靜。

平衡的不好,這個平衡杆就大幅搖擺,手忙腳亂,就是所謂的心不淨。

這個平衡是一種藝術,需要用心拿捏。


心靈扶助者〔成雲社〕~初心√


成雲社初心

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溫潤如玉,文靜羞澀,這樣一個女孩也算是世俗中的靜了。


動靜相依相存,沒有動,自然就靜了。之所以靜不下來,就因為有動的因素,泯除動靜,一切道法自然,應該是最根本的辦法。

那麼為什麼會心動?心沒達到平衡狀態,有想往一邊傾斜的誘因。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功名利祿,財色酒氣,無不困擾內心,糾結不止,動靜不能平衡,於是心動不已,外在的表現就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局面。群雄逐鹿,烽火綿延,人類的歷史就是巧取豪奪的血腥爭奪史。



亂世的摧殘,引起極大的共鳴,於是百家爭鳴!儒釋道粉墨登場,給芸芸眾生以精神食糧。有儒家的三常五綱,君君,臣臣,仁者天下;也有道家的道法自然,無為而為;還有佛教的普度眾生,都教亂世人民如何鬧中取靜。


所以要靜下來是多麼困難的事情,靜中取靜非真靜,在身處鬧市,滾滾紅塵中,覓得一方淨土,安靜自己的內心,不慕浮華,富貴於我如浮雲,這才是真正的大靜!

我輩身處盛世,歷史車流裹攜著泥沙俱下,焉得你能靜下來,不過稍息一下,取得片刻得內心安靜就知足了!

豈是紙上談兵就能完勝?

有多少男人就因為"我想靜靜"而被老婆打呢?


登山釣水


靜下來的時候,你要做什麼?

你可能會回答:我會看書,寫作,走路,發呆等等。但我的答案卻是,我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才更好地靜下來,你會這樣靜下來嗎?

現在這個社會,靜下來太難了,記得半年前有一次跟一個朋友在聊天,我說你閒下來會看書嗎?他說不會,根本閒不下來,這多麼恐怖呀,閒不下來。

那我問她:“你真的連一點讀書的時間都沒有嗎?”她回答:“不是的,我有空餘時間,但有了空餘時間,我卻不想看書,只想看劇,然後瞎玩。”


靜不下來是這個時代的通病,我想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靜下來,然後享受片刻的安寧。

還記得之前寫過一篇獨處的文章,講到的就是現在很多人寧願在車裡多呆一會,晚一些回家,因為回家後變換了多重身份,空不下安寧。

這篇文章成了全網爆款文,我就知道這個時代人們缺什麼,同時也發現了安靜是人們都渴望的力量。

你發現生活很有意思,總有人會讓你先安靜一會,反思下自己這麼長時間的努力是否值得。我發現這太好了,這是來檢驗我是不是要堅持寫作這件事,我把挫折當成了禮物,一切從零開始。

浮躁時,要讓自己靜下來;傲慢時,要讓自己靜下來;貪求時,要讓自己靜下來;嗔恨時,要讓自己靜下來。靜下來,才有力量和智慧。

有一種方法,非常好讓自己靜下來,無論你在走路,睡覺,還是坐著,都可以做。


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呼吸上,讓氣自上而下經過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氣在哪,意在哪;意在哪,心在哪。練的時間長了,覺察力提升了,心淨化了,也更容易靜下來了。

心靜了,世界就太平了,祝願各位在靜中找到力量。


鄉村教師皮特

認為靜與動是相對的,就象我們坐在交通工具上一樣,我們相對交通工具是靜止的,但相對大地的固定景物而言是運動的。

同樣地球相對我們而言是靜止的,但相對太陽或宇宙中其它恆星而言,地球也是運動的。


至於我們的心也一樣,如果沒有妄念或一些較難於實現的目標或不切實際的慾望,僅僅滿足於平平淡淡的生活,做一個平凡的市井小人,那麼心是靜的,是能盡最大的可能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的平靜心態。

但是,如果有了太多的慾望,有了過大的目標,有了嫉妒攀比之心,那麼,一顆心是很難平靜下來的。

總是會被社會生活中燈紅酒綠的奢侈,五光十色的絢麗所誘惑而蠢蠢欲動。

也會因為身邊人的幸運和完美而耿耿於懷,妒火悄然燃起。更會因為自己的慾望目標難以實現而念念不忘,寢食難安。


所以要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就必需相對地看淡榮辱,看輕貧富,看透情色,保持相對平常的心態,不要生髮過於強烈的慾望,或根本就是脫離實際的妄想,相信平平淡淡才是人生,從從容容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