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農“抱團”出口賺外匯 果品當股份掙錢大家分

梨农“抱团”出口赚外汇 果品当股份挣钱大家分

北小平村是個200餘戶的山村,一直以來都只種植玉米、小麥等傳統農作物,經濟發展緩慢。2011年,村民們共同成立了“福琪果蔬專業合作社”,採用無公害方式統一種植黃金梨等梨樹品種。短短几年,“福琪”品牌響徹海內外,果品遠銷港澳、中東、東南亞,年均銷售收入突破1000萬元。

說起合作社的成立初衷,福琪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福玲開玩笑說:“就是趕巧了。開始村裡人看我的梨園管理得好,紛紛向我取經,託我買點農藥、化肥。後來,萊陽市相關部門積極引導林農成立股份合作社,我就組織村裡的二十戶村民註冊了‘福琪果蔬專業合作社’,連成片的梨樹開始在村裡鋪開。”

合作社給村民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23日下午,外面下著雨,原定到梨園套袋的計劃也只能暫緩,百十號女工全都聚集在福琪果蔬專業合作社的廠區內,有條不紊地將梨果挑揀、分級,然後再進行包裝,這批果品包裝完成後將直接運送到印尼。都是鄰里鄉親,大家一起嘮著家常,手下的活計卻絲毫不耽誤,場面十分熱鬧。

李豪山是這幫工友中少有的男性,主要工作是駕駛叉車。他的另一個身份,就是合作社的“元老級”股東。李豪山家裡有八畝農田,原本和村裡大多人家一樣,應季種植著玉米、小麥。農作物的效益低,家裡的主要收入靠李豪山在外面打工。“比種麥子強點就行”,這原本是李豪山最初的願望,而合作社發展的速度卻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2017年對於梨農來說有點慘痛,梨的價格一路跌至冰點,在這種情況下,李豪山家裡的八畝梨園每畝淨利潤也在5000元左右,而他在合作社開叉車的年工資收入為6萬元左右。妻子閒暇時在廠區打零工,年收入約為1萬元,全年家庭收入10萬元以上。

合作社的輻射帶動,讓村裡出現了不少“李豪山們”。成立至今,合作社社員已經由原來的20戶發展到300餘人,註冊資產100萬變成固定資產2000萬,建起6000噸的貯藏冷庫,黃金梨示範基地1500畝,輻射範圍包括村內80%以上的家庭及附近多個村莊,社員人均年增收1萬元。

合作社模式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抱團”闖市場。“去年市場整體行情不好,一般收購商單獨收購的價格能壓到每斤1元左右,而我們合作社,最低也是1.3元,質量好的甚至能賣到1.7元。”李福玲說起去年的收益難掩興奮,“俺們人心齊啊,都團結起來了腰桿就直了,在市場銷售上也就掌握了主動權。”

一個合作社,映射出一個小山村的翻天鉅變。除了社員們拔地而起的樓房,鋥光瓦亮的轎車,合作社每年還拿出一部分資金,為村裡的老黨員和困難群眾發放慰問金、物品。據統計,合作社先後為老黨員和困難戶捐助物資合計10餘萬元。同時,福琪果蔬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山東省林業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並於2017年獲評山東省十佳林業專業合作組織,也是煙臺市唯一上榜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