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收購摩拜讓我們看清資本遊戲

4月4日消息,摩拜單車創始人兼CEO胡瑋煒深夜發文證實其已被美團收購,這一收購在資本市場是爆炸性的。為什麼美團要去收購摩拜,小馬認為這就是一種資本遊戲,玩弄著我們的智商,下面我就談談我的觀點。

美團收購摩拜讓我們看清資本遊戲

小馬觀點

從共享單車誕生以來,小馬就一直在質疑其盈利性,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共享經濟玩的什麼梗》,來分析共享經濟的盈利模式。

我一直認為所謂的共享經濟就是一個概念遊戲,把一種入不敷出的共同租賃模式偷換概念後變成所謂的共享模式。然後投資人們看到了市場的風口,一輪輪融資,硬是把幾家不掙錢的企業砸成了寡頭壟斷。在市場份額飽和之後,共享經濟的弊端體現出來,就是根本不掙錢,怎麼辦?這個時候他們想到的是通過資本市場運作,挑戰普通投資者的智商。

小馬曾經分析過,共享單車最大的優勢就是鉅額的押金和巨大的用戶流量,如果企業想要實現盈利,在市場擴張受限的情況下,只有將這些優勢轉化為利潤,但不管是OFO或摩拜都沒有一個優良的解決的方案。

一輪輪投資如何盈利套現,急速擴張產生的缺口如何彌補,如何應對押金的大量擠兌,這是投資者及創始團隊將要面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摩拜本身已經無法解決。

現在機會來了,資本市場推進“獨角獸”概念,如果摩拜能夠搭上“獨角獸”的順風車,通過資本市場的增值,投資可以得到快速變現,投資者也可以獲得豐厚的收益,創始團隊可以獲得可觀的收益。

美團收購摩拜讓我們看清資本遊戲

根據“獨角獸”的概念,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我國證監會對券商也作出指導,包括人工智能、高端製造、生物科技、雲計算在內的4個行業中,對"獨角獸"公司開通IPO綠色通道。美團恰恰是一家符合“獨角獸”概念的企業。

從美團的角度考慮,收購摩拜可以變現部分流量,且獲得部分穩定的沉澱資金,並且進一步擴大企業市值及市場關注度,其盈利性並非首要考慮的問題。這些可以讓美團在後期的融資中,獲得更多市場關注,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資產增值,到時候回報會是幾十倍甚至數百倍。

從雙方角度考慮,美團收購摩拜是一個雙贏的結局何樂而不為,最終這種資本遊戲都是由二級市場的普通投資者們來接盤,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做大圈錢。有人會說美團資產已經夠大,據統計已經達到180億美元,但是誰會嫌錢多呢?

美團收購摩拜讓我們看清資本遊戲

無論多麼美好的願景,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資本市場盈利,樂視就是最好的例子。什麼生態鏈、什麼整體戰略、什麼未來藍圖,都是土牛石田,利益才是最終的目的。這不是錯,這是一種資本運作的正常思維。

資本市場上本就沒有什麼遠恆的概念,有的只是利益。大家只要看清楚這一點,美團收購摩拜根本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也不值得到家一味的討論。

市場上不止我在質疑這筆交易的目的,但因為競爭關係,對於這段評論大家看看就好,下圖為哈羅單車創始人發送的朋友圈。

美團收購摩拜讓我們看清資本遊戲

小馬有話說

跟大家討論美團收購摩拜,並不是說這種收購有什麼問題,這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收購。小馬談這些,只是告訴大家,並非摩拜這種共享概念有多麼的了不起,而是利益在驅使。

大大小小的收購大家也在新聞中看到了不少,很多收購的意義並不在於企業本身的發展,僅僅是為了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更多的關注。創始人們說的聲淚俱下,無非也就是資本套現,所以大家也不用過分的關注。

瞭解資本運作的本質,就瞭解了收購的核心目的,沒有人能將非盈利性的項目做成盈利,但卻可以通過項目本身來盈利,這就是資本的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