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來越“懂事”,我們該怎麼辦?「原創」

父母越來越“懂事”,我們該怎麼辦?「原創」

記得《奇葩說》有一期,關於《父母要和老夥伴去養老院,我該不該支持》。其中有些話讓我特別有感觸。

馬薇薇說:父母那麼懂事,我們做子女的就不懂事地由著他們懂事嗎?

我們身在他鄉,怕父母擔心,學會了報喜不報憂,百善孝為先,而對於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百善謊為先;而他們也一樣,哪怕是生病,也不會主動提起。常常可以聽到孩子面臨中考或者高考之類的大型考試,父母重病,孩子都是到考完試以後才知道真相。他們怕孩子分心、怕孩子操心。他們不想要孩子報喜不報憂,更希望能參與孩子的生活,同時也認為自己的健康、生命不及孩子的前途來得重要。

看過一句話:"沒有想到,我們考了這麼多試,只是為了要離開家"。

父母越來越“懂事”,我們該怎麼辦?「原創」

當我們離開了家,爸媽的生活就缺了一大塊,甚至失了方向。他們靠看我們的朋友圈和電話中的隻言片語,去想象和拼湊我們的日常。我媽會認真地看我寫的每一篇文章並且轉發,有時還會特地問我為什麼不開心。我寫自己想要表達的,開心或者沮喪,卻忘了照顧到她看時的心情。

父母漸漸老去,害怕孤獨重親情的他們,開始擔心自己哪裡不對,會讓本來壓力就大的兒女不高興。於是他們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對我們說話的語氣從最開始的命令,到現在的商量,甚至是有些討好。

他們在學習如何剋制對我們的愛,怕自己麻煩孩子,怕自己打擾孩子,怕自己被孩子嫌棄,怕自己成為孩子的負擔。他們害怕自己不再被孩子需要。就像我總習慣一個人做事,不會表達親暱,不夠依賴他們,所以每當我對他們有什麼需求,他們總是十二分努力地讓我滿足。

父母越來越“懂事”,我們該怎麼辦?「原創」

有次,我爸問我一個手機軟件怎麼用,我教了一遍,然後因為手頭的事不再理睬,當爸爸再問的時候,我又表現的極不耐心,然後爸爸就悻悻的走開了。而對於我的話,哪怕我只是隨口一提,卻會被他們看得很重,穩穩地護在心上。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體會:讓父母寄些東西,吃的或者是用的,結果收到一堆。他們的"一點"總是成了"一堆",沉甸甸的,是父母的擔憂。不在孩子身邊的他們,害怕孩子吃不飽穿不暖,只能用提供足夠多的物質來減少自己的不安。

他們覺得自己已經老去,無力再保護我們。只能儘可能地給我們提供足夠的物質保證,讓我們少一點負擔。

他們老了,也像孩子一樣,害怕失去我們對他們的依賴,從而轉身依賴我們。我媽甚至會吃醋,會在意我是否對我爸更好;她會和我抱怨、撒嬌,上個月還特地提醒我她的生日要到了。因為害怕自己被孩子忘記,害怕自己在孩子心中不再重要,因而要通過各種方式來確認。

兒時父母的形象總是高大,他們什麼都懂,是萬能的。有父母在,就有安全感。後來,他們越來越恐懼,恐懼這個變化得太快的世界,有那麼多自己不明白的事。那麼多新事物,他們接受不了。兒時總會問他們各式各樣的問題,而現在,要為他們解答各種各樣的問題。

我們這一代,許多人是獨生子女,習慣了獨立自主的生活,"家"的牽絆不深,更不習慣麻煩別人,所以可以不加猶豫地選擇去養老院。但是對於我們的父母輩而言,他們期盼的,還是兒孫滿堂、承歡膝下的家庭生活,生活的煙火味,才讓他們感到真實。哪怕這樣的時光很短,大部分日子都是自己對著空蕩蕩的房子靜默。

父母越來越“懂事”,我們該怎麼辦?「原創」

父母辛苦一輩子,為了讓孩子過上好日子;子女努力長大,為了好好賺錢,讓自己有底氣給父母養老。大多數人都希望,如果有一天親人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金錢上,可以成為他們強有力的依靠。

但是現實很殘酷,它經常會給我們出一些無法兩全的難題。有人選擇讓父母去養老院,有人則選擇讓父母留在自己身邊。

無論你怎麼選,不到最後一刻,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後悔還是無悔。因為當做出一種選擇,勢必要有犧牲。尤其是當兩個選項都是錯誤的,你只能選擇自己比較能夠揹負的。

每個人對孝的理解、表達孝的方式都不一樣,每個人的家庭也不同,父母對兒女的需求也因人而異,所以,孝與不孝,也不該因不同的選擇而做出一個絕對意義上的行為定性。坦白說我也不覺得"孝"是美德,更多時候,它是一種責任,甚至是負擔。它的背上揹著一把刀。

父母越來越“懂事”,我們該怎麼辦?「原創」

不少人說身為獨生子女,不敢墮落、不敢遠嫁、不敢生病,因為父母只有她。所以每到這種時候,就格外希望自己有個兄弟姐妹,可以替自己分擔。盡孝,成了負擔,因為是責任。有人說:"很多時候真希望自己不是獨生子女,希望可以在我愛不過來的時候,多一個人來愛父母"。

若能問清楚父母需要什麼樣的愛,那自然少了許多麻煩。但是往往做不到,不管是子女還是父母。不知道自己真的要什麼,要的給不了。孩子與父母之間免不了漸行漸遠,就像我媽總說我和我弟在外面飛。"陪伴"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顯得日益珍貴、稀缺,因為有了自己的生活。

父母越來越“懂事”,我們該怎麼辦?「原創」

我們能做的,無非是儘可能地尊重父母的選擇,如果他們是出於真心。畢竟要先有尊重,再有其他。因為愛父母,才不忍心讓我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我希望他們也能活得"自私"一點,去過自己的生活。不要相互虧欠,或者說虧欠那麼多。我願意你們過得好,但一定不要你們犧牲自己為了我的幸福。

給"懂事"的父母們一個好的歸宿,不管是哪種打算,只要初心向好,便本無錯;如有遺憾,也不必苛責。只願我們做出的每個決定,將來都不會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