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高中青春期,要教会他们的八件事(别让孩子一生尽毁)


李玫瑾:高中青春期,要教会他们的八件事(别让孩子一生尽毁)

青春期对于一个孩子有多重要?家长的教育如果处理不好,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老师家长们,这个话题,一定要认真看看,这段时间用对了力气,可谓是事半功倍;这段时间出了问题,真的会让人追悔莫及!

中教君最近听说了一个关于家庭教育的优质讲座,讲的就是这个事儿。这个讲座是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玫瑾在浙江省宁波市向上千名观众开讲的《家庭的心理抚养》。快来看看中教君为您进行的摘录与整理吧,听李玫瑾教授都谈到了什么。


为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一定要注意

如果把人的心理年龄进行阶段划分的话,18岁之内,心理年龄可以划分为很多个时期。时期越多意味着变化越多,也就意味着可塑性越强。那么,18岁内,哪个阶段变化最多呢?排在第一位的是6岁以前,第二位的是青春期。


身高变化带来心理变化——对待父母从仰视到平视

身高不像性,性是内分泌的问题,身高是视觉。

孩子只要对成人是仰视的,心理上就有一种不得不服从的感觉。而当孩子已经对成人是平视、俯视的时候(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身高上,对很多女老师基本上就是俯视了),他会觉得老师、家长现在说我得掂量掂量了!

有的爸爸打孩子,孩子说你别打我,再打我也动手了。他已经跟你平起平坐了,身高会决定他的视线,视线会影响他的心理,他会开始不服了。而在青春期,孩子年均身高增长6到11公分,说话的声音也有变化。

此外,孩子发育会影响到他的心理,这种心理变化我概括了几点:独立性强、更在乎自尊、性意识觉醒。

性意识的觉醒——需要家长的特别关注

什么是青春期,就是性发育期。心理学的定义是能够生育后代的生理变化及完成。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出现这样一些评判,有人说这是人心理最危险的时期。

人初次出现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点在哪?12岁开始逃学了,15岁是高峰期。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容易出问题。

孩子生理已经发育了,在这个阶段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但这个表现如果限于青春期,也不要大惊小怪。

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首先是回避,男孩跟男孩玩,女孩跟女孩玩。孩子会私下看书、看网络、看手机了解这些事,这种结果经常会有一些隐性接触,导致他们出现这个问题,也就是满脑子都是这个事,最后就想实践一把。

青春期性问题非常危险,孩子很容易被虚幻的东西吸进去,而且一旦吸进去就出不来。青春期性行为不要随意发生,一旦发生再甩掉真的很难。孩子处于这个阶段时,家长要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性教育匮乏之痛:老师与家长的角色缺失

频频发生的高中生性行为及其不良后果,与匮乏的性教育有分不开的关系。

长久以来,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几乎都是谈性色变。本身孩子在青春期就是一个怕羞又期待的过程,然而家长好像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心里的困惑与渴望,他们表现得比自己的孩子还要怕羞。


高中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大学好好学习,最好在大四的时候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配偶(在此之前最好一次恋爱也不要谈,初恋就是婚配对象,婚前绝对不可以发生任何性行为,大学也不可以,至于这件在夫妻生活中颇为重要的事以后能不能磨合好则不予考虑),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结婚,结了婚一年就生孩子,生了一胎生二胎,至此,孩子一生在两性问题上的路就算走完了。如果再加一句的话,那就是千万,千万,别离婚,用家长的话说,“丢不起那个人!”


如果再简单地概括一下我们可怜的性教育,那就是:以生育为目的,把无知当纯洁。


学校和老师以孩子对性一无所知为“纯洁”、“一心学习”的标准,却不知如今的信息爆炸年代,孩子们自有许多歪门邪道的办法去接触这些信息,比如铺天盖地的网络色情文学和AV。在这些信息里,避孕、负责是根本不会出现的词汇,只会把孩子推向深渊。


性教育并非恐吓,不是将性行为妖魔化,而是教育孩子真正明白他在做什么,会带来哪些后果,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受到一些成人文化作品的影响,很多年轻人都把意外的后果(比如怀孕)看得不当回事,觉得人工流产无非就是一个小手术,三四个月了也不会伤害到哪里去;很多家长也不明白流产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当然无从谈起这方面的教育。

手术流产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呢?

1.暴露宫颈口

李玫瑾:高中青春期,要教会他们的八件事(别让孩子一生尽毁)

2.扩张宫颈

李玫瑾:高中青春期,要教会他们的八件事(别让孩子一生尽毁)

3.这一步使用的手术仪器具有强吸附力,将胎儿在宫体内吸出。

李玫瑾:高中青春期,要教会他们的八件事(别让孩子一生尽毁)

4.子宫刮匙清除残留胚胎组织。

李玫瑾:高中青春期,要教会他们的八件事(别让孩子一生尽毁)

以上每一步操作,都穿过了整个阴道。生理体验可想而知。

我们的性教育应该告诉孩子,性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对身体的伤害是什么。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最基本的底线教育,教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会对自己负责。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要改变你的教育模式,做到8件事

当你的孩子进入青春期:

首先,父母要改变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说快写作业去,走我们上学去。到这个阶段不要这样了。告诉孩子,你现在长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帮助时你就说话,你如果不说的话,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长则要暗中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只是表面上开始放手。

第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同事一样尊重对待。有的女孩子也是这样。有一个单亲妈妈看女孩子日记,结果孩子离家出走,妈妈很着急。那时候在央视《今日说法》节目,我和这位妈妈有一个连线,妈妈问我怎么办。我问她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同事在办公桌放一本日记你会翻看吗?她说不会。那你为什么看孩子的日记?她说我想了解她的心理。但孩子已经长大了,她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了。你不能这样去了解她的心理,而是要尊重她,不要动涉及她隐私的东西。

第三,要让他参与家庭大事。孩子走向工作单位,往往是要先做领导的助手,所以一定要有动手能力。作为家长,家里老人病了,周一到周五你照顾,周六、周日让孩子照顾,这样你老了他也会照顾你。

第四,善于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当孩子对你不尊重的时候,你一定有不自重的表现。有的父母爱得没有节制,他今天对你不尊重,明天出去对老者也不尊重,他以后有苦头吃。在家里你要让他明白,让他先反省自己,然后再告诉他。

第五,要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及其相关家庭背景。我们要让孩子有朋友,但又不能让他跟不好的朋友同流合污。

第六,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尽可能与他共同感兴趣。

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也是找到他未来的职业所向。

第七,要给孩子信任,减少不必要的唠叨。孩子青春期时,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唠叨,你的唠叨只会让他离你越来越远,话要说,一两句足够了。

第八,为他的善良、成功、负责表现出骄傲。我们夸孩子不能只是以学习多好作为评判,而是看孩子是否懂事,我生病的时候他怎么照顾我,孩子在班里是不是做了一件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我孩子跟我说,妈妈,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大家都不理他,但我知道他父母离婚了,我以后要跟他做朋友。我就夸我的孩子,哎呀你真懂事,你知道别人不好,但是愿意去了解这是为什么。这样的时候,你要肯定孩子。

减轻Ta的学习压力,“帮孩子打开另外一扇门”

孩子处于青春期,父母第一要做到让他保持健康。

这个阶段孩子学习压力非常大,你能做的不是帮他做作业,也不是替代老师给他讲课。你做什么?除了生活以外最重要的是陪他运动。每周末拿两个半天带着他出去运动,比如说走步、打球、游泳。你要相信,他心情越好,学习越轻松,他越烦躁,学习成绩就会越差,弄不好会得抑郁症。

现在,很多孩子所处的环境,学习的竞争非常激烈。我还是那个观念,如果孩子学习上失败,恰恰是老天已经告诉你他不擅长这个方面,你要帮他打开另外一扇门。如果父母都不知道帮孩子打开另外一扇门,孩子怎么知道打开哪个门。

2008年我的孩子上中学,数学不太好,家长会上,老师总是说孩子数学这样考不上大学。有一次我听急了,我当时就说,据我所知丘吉尔数学不及格不影响他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母亲,我坚持让孩子锻炼自己的能力。

青春期出问题的孩子中,很多是学习的失败者,父母要帮他找一条路,帮他打开另一扇门,老师是管全体学生的,父母是一对一的,父母在这个问题上有更大的责任。

孩子恋爱了怎么办?不要回避性教育

你可以冷静谈几点:

第一,孩子我发现你长大了,你开始爱别人了,而且别人也爱你了,说明你还是挺可爱的。也就是,首先让孩子明白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情感。

第二,爱情有时候会让人很激动,但是也有一些危险,他的危险在哪要告诉他。像我刚才讲的,性行为和爱有关,但在没有能力为自己负责、没有真正确定关系的时候不要有性行为。

可以跟孩子讨论异性,什么人可以做一生的朋友,但不能做恋人,不能做爱人,不能做伴侣。这些从初中就可以跟孩子讨论,让孩子早一点明白异性,明白未来走入家庭生活时,你要的是什么。

此外在性的问题上也不要回避。让孩子首先觉得面对这个事很坦然,只不过不是现在的事。第二,告诉他性是怎么一回事,性教育在初中就应该有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要用很轻松的方式把这个问题向孩子讲清楚。

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你该为自己负责了!

跟孩子讲一讲过生日的意义。选择大的时间节点,比如10岁、14岁、16岁,你告诉孩子,这个生日和别的生日有什么不同:例如,10岁有民事权利,16岁就要承担全部刑事责任。

你要告诉孩子,之前很多事是爸爸妈妈代你摆平,以后你做事要自己负责,要有责任感。要告诉他哪些事坚决不能做,你可以给他数几个行为,比如说杀人放火等。

孩子16岁的时候,家长也要告诉他,你现在甚至可以出去找一点事干了,但是如果出问题,你要承担全部责任,这个问题一定要警告孩子。青少年犯罪中,孩子们做一件荒唐事,会失去很多。有的孩子跟妈妈吵架,一晚上出去做了3起案件,因为这3起就被判了十年。十年时间,孩子什么事都耽误了。

总之,告诉孩子,人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一,健康。第二,守法。第三,活得有情有义。

妈妈对你有情你会很幸福,妈妈对你无情你会过得很惨。你对别人无情,这个世界就很冷酷,你对别人有情,这个世界就很美好。

青春期中,比起学习,学会做人更重要。不要让孩子出一些严重的错误,这才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