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便便,湿气太重!逼出体内的湿气就靠它,恢复轻盈体态!

人到中年,如何避免自己外形变得油腻又庸俗?

大腹便便,湿气太重!逼出体内的湿气就靠它,恢复轻盈体态!

一个人的油腻感首先来自体重,低头看看,如果有个大大的啤酒肚,那必定是“油腻”形象无疑了。

去油腻首先要让自己竭尽全力不要成为一个胖子!

可是一直在减肥,吃饭不多,运动不少,却总是瘦不下来,甚至喝口凉水都长肉?这是为啥?

究其原因,与个人体质有关。

一、痰湿、湿热体质的人,易体重超标

大腹便便,湿气太重!逼出体内的湿气就靠它,恢复轻盈体态!

不管痰湿还是湿热体质,都与湿有关。

脾脏最怕湿邪,体内有湿,很容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很好地被人体消化、吸收、代谢及输送到全身各处,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脂肪在体内堆积而引发肥胖。

虽然减肥者很注意饮食和运动,但她们依旧是痰湿或湿热体质,脾弱的问题没有解决,导致肥胖的根源依然存在,所以减肥效果不理想。

湿热体质表现

肢体沉重、舌苔黄腻,容易口干口苦,口舌生疮,面垢油光,皮肤油腻,多有痤疮、粉刺,体型一般是偏胖。

痰湿体质表现

主要表现有腹部肥满松软,体形肥胖,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腻,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浑。

痰湿体质者往往是肥胖人群,这类人都容易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

大腹便便,湿气太重!逼出体内的湿气就靠它,恢复轻盈体态!

体内有湿,除了气候的外在因素,湿邪侵体外,更多的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比如暴饮暴食、饮食结构不合理、喜欢吃甜食和冷冻冷藏的食物、吃减肥药等等,这都是伤脾胃的习惯,一旦发胖就是中重度肥胖,并且非常不好减肥。

二、体内湿气自测

大腹便便,湿气太重!逼出体内的湿气就靠它,恢复轻盈体态!

1、早上涮牙时有没有恶心?

2、舌苔有没有白厚带腻、舌边有齿痕?

3、早上起床是否四肢沉重,起不来?

4、是否有小肚腩?

5、是否食欲下降、腹胀甚至腹泻?

6、是否大便不成形,粘马桶难冲下去?

如果答案是肯定2~3条以上,说明体内有湿。符合的越多,体内的湿气可能越重。一般到了春夏两季,这些湿气症状会更加严重。

中医认为,“湿气不除百病生”。

大腹便便,湿气太重!逼出体内的湿气就靠它,恢复轻盈体态!

湿气入体后,会阻碍气血运行,引发身体水肿,影响睡眠质量。整个人都浑浑噩噩,不在状态。如果不能及时祛湿,更有可能导致风湿等极难根治的顽疾。

三、常见的祛湿化浊中药材推荐

大腹便便,湿气太重!逼出体内的湿气就靠它,恢复轻盈体态!

1、白术

《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利尿的功能。

2、薏苡仁

《神农本草经》将薏苡仁列为上品,其可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因薏米性微寒、偏凉,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3、芡实

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中医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

4、布渣叶

布渣叶微酸、甘、淡,性平,入脾、胃、肝经。功效清热消滞,利湿退黄;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湿热食滞之脘腹痛,食少泄泻等。布渣叶善消热滞,化痰,为常用的消导药。

5、苍术

苍术辛苦温,为芳香之品。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