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職稱評審改革將打破一年一評審指導,你如何看待?

教育之象

浙江省職稱制度改革新聞發佈會發佈消息如下:






個人認為,這是好消息。

一、時間上更方便如果設立了評委會常設機構,老師們只有條件達到要求,就可以隨時來申請。



二、分專業,允許靈活調整評委會組成人數,不拘泥於專家人數是一個進步。不會因為專家缺席,老師們的職稱評審無法繼續。

三、採取推廣實名投票、公開舉薦、專項評審等靈活多樣的評審組織和方式。這些舉措是實實在在想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體現。



渠道多樣化,職稱評審是否會更容易了呢?老師們是否就能如願評上高一級職稱呢?是否真的能不再那麼難,有那麼多貓膩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教育之象



現在我們說一說,理一理。

一、職稱詬病

1、名額少,滿足條件的人多,形成了眾人齊過“獨木橋”的局面。

2、由於沒有統一考核機制,公平、公正無從談起,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之間矛盾凸顯。

3、有人找關係,有人行賄受賄,產生了新土壤,滋生了新腐敗。

於是,有人建議取消職稱,其實問題不是職稱本身,而是人為因素和制度缺陷。

二、政策傾斜

近年,職稱評定的新政策不斷出臺。

1、中級取消名額限制,滿足條件的就可以參評。

2、中高級降低條件。比如: 農村教師不需要論文、計算機模塊考試、課題等等。

3、城裡教師需支教一年(有地方是兩年)。

4、對學校有特殊貢獻的可破格晉升。



三、改革路上

浙江省的一年一評審,建立評委會常設機構,評審人員不限專家,公開舉薦,實名投票等等,都給我們指明瞭方向,也給一線教師帶來了福音,可喜可獲。

四、建議

1、不管怎樣改,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能丟。

2、不管怎樣變,科學評價考核的方法不能變。

3、不管怎樣改,傾斜一線教師的方向不可改。

4、監督多元化,教師參評,領導考核,上級審查,領導審批,專家評審,都要有科學的監督機制,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五、重在落實

1、有了好政策,有了好方案,就要落實到位,不能走過場,辜負政策的好意。

2、其實,落實是最關鍵的,也是最困難的,要排除人情干擾,關係騷擾,領導打招呼等等,都需要定力。

好了,浙江開了個好頭,使教師看到了希望,有了盼頭,相信政策越來越好,使教師得到真正的實惠。


瓦良格

不增加中高級職稱在教師職稱結構中的比例,只是改“一年一評”為“一年多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當前,中小學教師在職稱評定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中高級職稱尤其是高級職稱所佔比例太低。有些學校一年甚至連續幾年得不到一個高級職稱的晉升指標,導致大批中青年教師晉職無望,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傷了相關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增加中高級職稱在教師職稱結構中的比例,擴大中高級職稱晉升指標每年的投放量才是正道,只增加評審次數而不增加指標數量只能治“表”,不能治“本”。

另外,許多地方在教師職稱評定中實行評聘分開,導致中高級職稱易“評”難“聘”,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部分教師的利益。既然已評定我為中級或高級教師,說明我在專業技術水平上已達到享受相應待遇的條件,可偏偏又因為學校相應職位人數已滿而不能聘我,那我評這個職稱還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說到底還是因為中高級職稱在教師職稱結構中所佔的比例太低所致。

所以,針對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的改革,應著力於讓更多的教師享受到職稱帶給他們的紅利,而不能盡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上動腦筋、費周折。


我愛語文

這次浙江省的職稱改革主要有以下幾點:

1.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否定原來過於強調“論文,學歷,資歷”等條件,制定更有針對性,操作性的評價標準。真正實現“幹什麼,評什麼”。

2.開通優秀人才職稱綠色通道,打破一年一評固有模式

對於一些學歷不高但實際能力強,取得標誌性業績成果的人才,可直接申報高級職稱,給人才一鳴驚人的機會!

3.職稱證書電子化

過去的職稱評審材料繁瑣,學歷造假,論文代寫等情況時有發生,推廣職稱電子證書,加快人才數據庫建設,加強職稱信息化服務與監管!

我是曉瓊老師,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曉瓊老師

被人詬病的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終於盼來了希望,浙江省敢於“破冰”,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率先打響了教師職稱改革的第一槍,讓人叫好。


新聞回顧:

筆者觀點:

1.此次浙江省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時間上更方便

一旦設立評委會常設機構,老師們只要條件達到要求,就可第一時間申請,給老師帶來了方便。

(2)形式上更靈活。

首先是分專業。其次允許靈活調整評委會組成人數。最後採取推廣實名投票、公開舉薦、專項評審等靈活多樣的評審組織和方式。

2.筆者認為雖然此次浙江率先“破冰”,但是並沒有觸及核心問題。如評聘分開,職稱和工資掛鉤等等。


老師們能否如願評上高一級職稱?是否會出現新的問題?讓我們拭目以待。


唱歌的小青蛙

這對於企業職工應該是一個好消息,但對於體制內的事業在編人員,其實職稱最讓人詬病的一點並沒有改變!

對於很多企業人員來說,評上了職稱公司就能夠兌現給予相應的待遇,漲個大幾百的工資,這也是大家熱衷於評職稱的原因。

但是,對於事業單位人員,這個消息並沒有實質意義。

目前我國在職稱方面實施的是評聘分開的方式。通過評審可以獲得中高級職稱,還有不少專業比如會計、計算機等是以考代評的,因此擁有中高級職稱的職員數量是很大的。

但最關鍵的是聘用環節,因為只有單位聘用你在相應的職稱上,才能漲工資

。而職稱的數量是有限制的,假設比例是2:4:4,那就是一個單位10個人,只能有兩個高級,四個中級,四個初級。當高級和中級的職數被人佔用後,後面的人即便獲得了高級職稱,但連中級的待遇都沒辦法享受。而很多事業單位中高級職數早就用完了,新人只能熬著,等著老人退休或調離。

因此,如何在聘用方面做出改革,才是事業單位人員更關心的更有意義的事情!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一起了解職場!
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評上高級職稱的在恥笑沒評上的,認為是水平低一等。沒評上的認為評上的弄虛作假得來的,評上後作為資本不上一線。兩派水火不容。我認為,職稱制度是整個社會各行各業對職業技術掌握程度的一種劃分,不可能取消,教師職稱制度也是一樣。但在評審方式、程序、要素等方面有待改進。如高級教師評上後不在一線問題,就可以設定:高級教師如果不從事一線教學工作降低職稱等級,實行動態管理。違反師德教師降低崗位等級(這個有規定了)。總之不能幹與不幹,好壞不分吃"大鍋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