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惊鸿照影月下白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单从字面意思理解并不是很难,但我是一个喜欢和习惯剖析的人。



先说一下字面意思,“慧极必伤”是说一个人极其智慧,聪慧或者聪明,这三个词意思差不多,但程度由高到低会递减一些,这里暂且用聪明这个词吧,一个人太聪明甚至有些聪明过了头,是好事吗?!如果按单一事件看或许是好事。因为聪明,你比别人看问题更广更远更深,也更容易运用自己的聪明用最直接的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往往也是因为看的深,所以考虑的因素也就更多,你的聪明不可能让你难得糊涂匆匆了事,那你牵扯的心神和脑力也就比让别人多得多。“你懂的越多,懂你的人越少”,在比较复杂的事件中,牵扯的人也就会更多,那你看到的别人却看不到怎么办?你明知道按你的方法是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案,但你说破大天也得不到众人的理解,你说你急不急,而这样你又成了众人中那个不知天高地厚做事不顾后果极其嚣张的人,你说你累不累。如果这样的事情周而复始甚至沦为死循环,你说你憔悴不憔悴。所以说这样的聪明是比较容易伤身的,尤其是伤脑。

再说一说“情深不寿”,是说当你对一段感情投入的很深时,其实也就陷入了一种自我挖掘又情愿跳入的“陷阱”。为什么说是陷阱呢,因为你感觉付出了很多,虽然这种付出甚至是不求回报的。但你不要忘了,你所奢望的这种不求回报的感情,潜意识里虽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但也在无形中抢占了两性道德的制高点,而对方却在平均水平线上。对,你爱她/他,情愿对方一辈子在水平线上你都无怨无悔,那如果对方跌破底线了呢,尤其是因为忠诚度的因素,请问你作何感想。此时,你们俩的高度差距会不会过高,你跌下来是会死人的。所以跳进陷阱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情绪掩埋,包括爱恋,依赖,信任,怀疑,忧思,忧伤,悲痛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交相呼应绵绵不绝,而后面几种负能量情绪也是最伤身的,尤其是伤心。


以上两个方面是从字面意思做的剖析,我这还有我自己更深一点的看法。我觉得“慧极必伤”里的慧指的是一个人的智商,也就是IQ,而并非指情商,也就是EQ。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慧极必伤”主要处理的是事情,不论是战略战术的大事鸡毛蒜皮的小事,用IQ是可以做出某些完美的方案,但,是方案就需要去执行,而执行过程中就需要动用人事关系,否则再完美的计划,方案,设想都是一张冷冰冰的纸罢了。那么这时候体现你EQ的时候就到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一门艺术。有IQ没EQ,那是纸上谈兵,有EQ没IQ,那就是个老兵油子,要想成就点大事,双Q缺一不可。


再说说“情深不寿”,我认为与其说情深,不如说情痴。起码情深而已并没有提现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咋样,万一人家情深两个人终成眷属百年好合了呢,那么“情深不寿”也就不那么成立了。而情痴就不一样了,你虽有情但你痴,痴就是看不清。很有可能你一开始就遇到了渣男/渣女,连隔壁不想干的王大爷都看出来那人不靠谱,你们不合适,更何况你最亲近的亲人朋友。你还为爱而痴狂甚至疯狂,那不是自己把自己往坑里扔吗?!再者,就说你们彼此双方都看对眼了,双方品行也差不了太多,但世界在变,世界中的每一件事,人和物也在变,你有可能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了,但对方有可能向反方向变了呀,到最后两人形同陌路分道扬镳,但试想想谁的伤害更大,傻子也明白吧。但这样说的意思不是说,当我们即将或者已经投入一段感情时,为了有可能的变数而时时设防,处处止损。而是要在自己用心时也协调好对方的心,就像太极的阴阳两仪,和睦,协调,默契,永动。


我们中国古人造字创句的智慧和心得真的是无与伦比,造也不是随随便便,也是根据长期的人文理常和社会实践总结发扬来的,放到今天依然禁得起验证。三国周瑜可谓智慧,才干超群却因妒字而死;春秋尾生可谓情深,为爱守约却因痴字而亡。这两个典故至今被人传颂,但颂扬之余会不会也有半分惋惜呢。不过这也从某种程度印证了我的观点。即“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中的慧特指IQ,深更偏向痴。

(完)



饼视频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洗儿》

金庸老先生,作为一个有中国传统情怀和思想的人,他说这句话,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种体现,也是对前人经验的一种总结。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前面两句,其实暗合了四句中国的古语:

1、盛极必衰

2、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4、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后面两句呢,也是化用诗经《小戎》、《淇奥》里的句子,暗合了其诗意: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卫风·淇奥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秦风·小戎》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不是让人做人不要太聪明,因为聪明是由基因决定的,一个人生下来,是资质愚钝,还是聪颖过人,早已注定。

而是让人别把聪明用在坏处,用在算计人心,尔虞我诈的歪道上,也不应该利用自己的聪明,去斤斤计较,去谋求不当利益。如果这样做,迟早众叛亲离,被聪明所误。

还有,“慧极必伤”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别锋芒毕露,也别太鹤立鸡群,很多事情看破不说破,否则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下场。就像苏轼的那首《洗儿》诗说的那样,聪明的最高境界是——

大智若愚

如果一个人很聪明,但是他用在正道上,始终待人温和,有着如美玉般温润的品性,那么肯定受人欢迎,受人钦佩。


也不是让人别一往情深,而是,别因为情深,而失去理智和理性。对人忠贞不渝,是个美好的品质,这毋庸置疑。包括我们自己,也希望另一半,对自己情深意笃。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爱情,而失去我们的本心、尊严和理智,也不能过度沉溺于感情之中,尤其是别离后的思念,分手后的痛苦,都应节制。

比如南宋的陆游和唐婉,他们本来是夫妻,伉俪情深,但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这个儿媳,就刻意刁难她,还以上吊为威胁陆游与唐婉断绝夫妻关系。陆游虽然百般劝谏、哀求,但始终无效,两人遂被迫分离。

离婚后,唐婉嫁给了同郡宗子的赵士程,陆游和唐婉彼此便音讯全无。几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在家乡绍兴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邂逅了唐婉和赵士程。唐婉遣酒备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推杯换盏间,陆游睹人思忆,感昔伤今,内心百感交集,便乘醉吟笺赋笔,在园中的墙壁上,题下了著名的《钗头凤》一词。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后来唐婉看到了陆游题的这首诗,心魂俱碎,悲难自禁,便也写了一首《钗头凤》以应其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写下这首词之后,终日忧思不乐,最后郁郁而死。这大概是情深不寿的最典型的例子。

还有的人,对待感情,犹如飞蛾扑火,这本来是形容一个人追求爱情的勇敢和无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能爱、不能在一起,还要不顾一切去追求,

很多时候都会演变成一场悲剧。

所以感情也要懂得知进退,无论你多爱一个人,都不应该为了TA牺牲自己的一切。

其实,“情深”还有另一层意思,指的是个人感情的丰富易感,并不特指爱情,说的是一个人,感情特别敏感,容易伤感、难过,陷入消极的情绪里,这也会对一个人的健康产生影响,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总之,金庸先生的这句话,包含做人处世、对待感情、修养品性三个方面的道理,是有益处的。但是我们一定得正确理解,才能有所裨益。


楚云卿

在浏览诸位答题时,才知道这句出自金庸小说。

敝人对金庸的从金庸作品反映出的金庸含毒思想十分憎恶,本来不想答题;但金庸肤浅的文笔如瀑布之音迷人万众而流量实微的学风蚀害青少年的危害之下,我决定回答这问题。

常人以为文学中的文笔只要悦人流畅,不知文笔建立在对学问理解正确基础上,下笔如神以出,为天纵之笔。对学问理解失误而追求流畅文笔,就是文学界说的浮华文风,断不可取!此风不长人学识,以浮丽词藻掩饰才识浅或人品差,是与读书取知识和教育育才宗旨相冲突的!我不知为什么许多人喜欢金庸这样浮华的文风,而且有教育界学者于内。

任何人的言论诗词好句,必昭示其内心心灵世界,无论他(她)们作如何转移视线的悦人文采。这一点功夫敝人还是有的,于是敢下此笔!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金庸对中华传统古文化消化后的集句。慧极,听佛教禅语似曾相识;情深,只要是人都曾品尝;谦谦君子,《周易》言辞。

金庸自己合成这句话,完全呈现金庸贯其一生的处世观。这处世观即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以大众标准是从而存身谋利。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前两句人生遭遇中感悟,重点在后二句为人处世的选择。做一个不违大众的人,要使大众赞美于己,赞美自己为谦谦君子,谦谦形象固化深入后,人生自然顺畅飞黄腾达。这是金庸骨子里的内质本心。

表面文字句中意为——慧根好太聪明,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必被一般化乃至愚蠢之众的巨洪行为冲击而受伤害;用情太专只倾注一人而舍另外之群,此深情定难延续甚至情伤早死;强到人人自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之峰,无端折辱将接踵而至;要做众人心目中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对平凡之众自卑心没一丝伤害的温和,才会取得大众信任。

如果没有“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的畏惧而放弃的感悟,还真不能从“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好词下洞察出金庸品位来。


天法如训

这两句话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强极则辱”。

这三句话是金庸先生在博览群书又历经世事后的自我感悟,应该说,字字珠玑。

慧极必伤,是说人的智慧、机心不能太深,太深了,就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这句话有很多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说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智慧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自深沉的思考,来自大脑持续的高速运转。长时间用脑过度,必然会损伤身体。

第二个层次,是说对自己人生的伤害。智慧固然是个好东西,但使用它的人若是德浅,就会用它损人利己。而损人利己的时间长了,必然是损人损己。

王熙凤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吧?任凭她如何聪慧,最终也只是落了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

第三个层次,是说对自己精神的伤害。智慧让人心明眼亮,能够看透很多东西。可世间之事,有多少是看透就能改变的呢?如果无法改变,那“看透”只能是徒增烦恼,还不如没看透。

林黛玉够聪慧吧?什么事情都能看明白,可除了让她多愁善感外,又有何用呢?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并不是昏话,而是历经世事后的大通透。

第四个层次,是说对自己后代的伤害。有一句话说得好,“十分聪明使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这话并不是迷信,而是劝人积德行善,不要过于算计,要给子孙留下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

情深不寿,说的是用情不能太深,用情越深,可能受到的伤害就会越大,会使人短命。

这句话很好理解。情深容易产生情伤,情伤必然伤心又伤身,然后就会生病,久病必亡。更有人会因为情伤而自杀,那就更是“不寿”了。


趣谈秘史

太聪明的人,大多会聪明反被聪明误。用情太深的,大多长不了,甚至会因此受伤难以长寿。人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太过,否则容易过犹不及。

譬如,可爱的郭襄,聪明,情深,却只活了50多岁,为什么张三丰却能活100多岁?

~第三只眼读金庸,第六感弹武侠,喜欢就关注哦~

郭襄为什么早死,张三丰却活了一百多岁?原因看着心疼啊!

郭襄机遇不凡,有着黄蓉强大基因,凭着半本九阳真经,也能纵横天下了。不过,这些都是归隐峨嵋后的故事。

峨眉派是郭襄在国破家亡,寻爱不得,心灰意冷的情境下,削发为尼养老的地方。

不过,郭襄毕竟不是真正的出家人,是个伪尼姑。峨眉山,只是养老的地方。所以,那儿根本就不是尼姑庵。她的很多地方,都暗藏着她对某一个人的思念。

“被他在第五招上使一招‘黑沼灵狐’,将宋青书的长剑,震上了天空。这一招,是峨嵋派祖师郭襄为纪念当年杨过和她同到黑沼捕捉灵活所创。”-《倚天屠龙记》

当年杨过,带她到沼泽地寻找九尾灵狐,是郭襄这段孽缘的始点。

峨嵋第二代掌门,叫“风陵师太”。风陵渡口一相遇,郭襄从此误终身。没想到吧,郭襄连给第一代峨嵋弟子起个名字,是“风”字辈,而最喜欢的弟子,竟然叫“风陵师太”。

还有那把镇山之宝倚天剑。倚天剑可是当年杨过送给郭襄的玄铁剑打造的。襄阳之战,玄铁剑断成了两段,一个段成为倚天剑,一段打成了屠龙刀。

后来襄阳城破,屠龙刀丢了,郭襄天天不能释怀,可找了一辈子。

“黑沼灵狐”“风陵师太”,倚天剑,这些可是往事如烟,天天在眼前晃悠。我想,郭襄这几乎是在自虐了。

求之不得,又何必再思?郭襄就是放不下,而且这种病,越来越重。

郭襄妹子,真的是着魔了,无可救药。这样凄苦自虐,怎能长寿?

就像当年的杨过,16年的相思,竟然双鬓斑白,满脸愁苦。小龙女仍然还是老样子,他却已提前进入中年,看起来跟郭伯伯差不多了。

郭襄终其一生,断发不断情。张三丰毕竟入情未深,淡淡的忧伤,40以后,也能勘破红尘。

所以,郭襄没能长寿。老张还健在,峨眉派已经是第三代掌门了。

按照当时张三丰100岁的时候,灭绝老尼杀纪晓芙时灭绝已45岁来推断,灭绝比杨逍小四五岁,那么此时杨逍已经50岁了。

灭绝刚刚接任掌门之位不久,她的师兄孤鸿子找杨逍单挑死了。那时候,杨逍还是个少年高手。可以断定,杨逍那个时候,才20多岁,也就是说,灭绝老尼掌劈纪晓芙时,她已经当掌门,当了25年以上。

由此可见,风陵师太,是在灭绝20岁左右去世的。风陵师太过世时,张三丰那个时候,不过75岁。

但是呢,郭襄是40岁以后,才开峨嵋收徒弟的。也就是说,她的徒弟,如果是10岁入门,到风陵师太死亡的时间点,郭襄的徒弟,此时应该是49岁。如果年纪更小更大点拜师,年岁当在40岁-55岁之间。

考虑到风陵师太,武功较弱,名气不大,应该是跟着郭襄浸润时间,不够长。峨嵋派掌门继位,有个传统,都比较年轻,譬如灭绝、周芷若,都是20来岁,就继任掌门了。风陵师太,估计也是20多岁当掌门,到她死时,她应该当掌门超过20年了。所以,郭襄卸任掌门的那个时候,张三丰还没过55岁。

张三丰只比郭襄小4岁。可以大概推断,郭襄死时,极有可能60岁以前,就撒手人寰了。

唉,哀思太多的人,终究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是三生有画一书生,第三只眼读金庸,第六感弹武侠,喜欢就关注哦~

话题预告:

小龙女被尹志平强奸了,为什么还要跟着他跑

你抢了我的妞,我泡了你的闺女,都赚了!

郭靖是个很差差劲的老师!


三生有画

个人理解,这是中国古人的传统思想的提现---中庸之道。有那么点儿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意思!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我个人的的理解是在说,人太聪明了,就容易看到太多的人世间的阴暗面,难免会受到伤害!毕竟人嘛,非圣贤,谁没那么点儿不可为人道之的隐秘心思啊!这种心思之所以不能说给人听,绝大多数都是阴暗的东西的!本来对于外人来说,正常的智商是看不懂这些弯弯绕绕的,但是太聪明的人呢,他就能看清,一方面他看清了,就难免认为这个有秘密的人不好,私德有亏?另一方面,由于有秘密的人被人窥得心中秘密,就好像遮羞布被揭开了一样,会觉得不好意思,就会更加远离这个聪明呃呃人。久而久之的,这个聪明的人身边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聪明人看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收到的伤害就会越来越多!

情深不寿呢,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太爱另一个人,会把自己的全部心神都用到另一个人身上,但是毕竟是两个人,再爱也不可能变成一个人。所以心思难免会有所不同。所以那个爱人的人就会更加努力的体味被爱的人的心思!另一方面,身为一个人,就算是为了活着,也必须得分出一部分心神在自己身上!一个人又哪里有那么多心神呢?能够同时给自己和爱人两个人。时间久了当然就心力交瘁了,一个长时期心力交瘁の人,又怎么可能长寿?

所以,古人认为,太聪明不好!太深情不好!说白了,古人认为,但凡是加了个“太”字的事情都不好!都应该极力避免,这样才能好好的过完这一生!


北极悠蓝3937253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这句话的意思是太聪明的人总是容易受伤,用情太深的总是活得不长久。

这句话出自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书中写的乾隆送给陈家洛的一块宝玉上所刻之字就是“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慧极必伤”是指人太聪明了,看待事情总是看得很深,考虑各个方面的多个可能,担心这个,避讳那个,最是劳神,容易伤身。

“慧极必伤”也可以理解为太聪慧的人,总是容易洞察人心,透过现象看本质,对那些虚情假意的人总能洞察,身边的朋友少,让人不感靠近,或是看得太透与人保持距离,不被人理解反而伤到自己。

比如《书剑恩仇录》中有一段是描写霍青桐识破清兵把陈家洛和香香公主困在沙漠作为诱饵,想引诱回兵来救他们的计谋,所以反对出兵营救,遭到族人的误解,心灰意冷之下独自出走。这个事例就很好的诠释了“慧极必伤”的意思。

“情深不寿”指的是用情太深的人必然会有过多的忧虑,患得患失,胡思乱想,思虑过重,忧虑伤身导致的不长寿。这里的“寿”指寿命,生命。古代因情伤身的例子,大家熟知的《红楼梦》中的黛玉,用情太深,思虑过度,抑郁而亡。

“情深不寿”的另一种理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情义真挚,深沉无需繁饰,就如这质朴天成的美玉一样,无需百般刻镂,细琢精雕。此处的“寿”字,作镌刻、雕镂解。

(寿:镌刻;见《医史·李杲传》:“制一方与服之,乃效,特寿之于木。”)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这句话是金庸的智慧结晶,内含人生至理,难抑情怀。

用现在的话来说做人要有难得糊涂的智慧,看破而不点破,如玉般“温润”,处事圆润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用情,两情相悦才长久,单方面用情再深也只会是伤了自己。要爱自己多点,不要一门心思全在对方身上,委屈了自己,对方还不领情,得不偿失。

所以现在要”慧睿并存,情深有度”,聪慧与睿智同时存在,情深而有分寸。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这个词的原句应该是“情深不寿,强极必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解释】:一段感情,往往到了最深处,却无法长久。君当知道任何事物到了极限,便会渐露衰败,一个人可以强大到让天下臣服,但却不会因此而受人尊敬。做为一个谦和的君子,应当时时以玉之触手温润、光华内敛自省,当以君子宽容如海之度,待人和煦,举止从容有度,处事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出处】 :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借乾隆送陈家洛佩玉上之刻字,道出自己人生特别推崇的境界,正是这四句十六字。 但很有意思的是,如此佳句居然没有人能查其出处(人们都认为其境界颇深定有出处)。有人查遍孔孟老庄,以及四书五经,均无所获,故将此难题贴于网上,一年多来终无所获,故被称为“武侠与国文的一个绝题”。其中,最接近的答案是《国风·秦风·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易经》第十五卦中有“谦谦君子”,但仅此而已。 金庸“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之说不知其出处,但从《书剑》所蕴涵的他早期的人生理想来看,这似乎是金庸所推崇的一种人生境界。 飞扬跳脱的个性不属于谦谦君子,因为,玉的光芒是凛于内而非形于外的。雍容自若的神采,豁达潇洒的风度,不露锋芒,不事张扬,无大悲大喜,无偏执激狂,生命的状态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成熟的圆润。 佛家有一个词,圆融,是跟这种成熟的圆润颇为相似的境界。是以佛家讲求戒嗔、戒痴、戒贪,无欲无求,尔后能不动声色、不滞于心。谦谦君子的圆润亦同此理。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是需要修炼的。修炼是一个很奇妙的词语,人生在世实质上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只不过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修成正果。 修成佛、修成仙是尘世之人遥不可及的梦想,但磨去棱角、收敛光华、修成谦谦君子却并非太难的事情。容人之量是修成谦谦君子的前提。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修不成君子,开阔的心胸、通透的眼光,才是君子的气量。 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人,荣损得失面前,总能一笑置之。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剑有双刃,谦谦君子亲切柔和,少了无拘无束的冲动莽撞,却也少了率性率真的刚猛豪放。正如一个人磨砺的过程一样,成熟的获得是以天真童趣的无可追回为代价的。 慧极必伤,太聪明了不好,聪明反被聪明误。过分的智慧,未必是件好事儿。明哲保身也是门很必要的艺术。



慵懒的考拉呀

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似乎聪慧的人反而会伤到自己,重情的人却活不长。

原来我一直以为这是一句俗语,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点。了解之后才发现,这种说法并不科学,而“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更是体现了一种佛学思想。


1.出处不同

网上经常把“慧极必伤”和“情深不寿”这两者连在一起许是二者表达的意思有相同之处吧。


“情深不寿”出自金庸的“情深不寿,强极必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乾隆送给陈家洛佩玉上的刻字。而“慧极必伤”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出处。

2.慧极必伤的佛学思想

慧极必伤里的“慧”并不单纯地指“智慧”,更是指俗世里自认为的小聪明和算计。


不将心思用在正道上,想要凭借一些小把戏得到利益,这种算计来的东西原本就不属于你,如果强夺也就会坏了自己的气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伤”。

3.情深不寿的佛学思想

至于“情深不寿”里的“情深”有两种解法。

第一种解法:“情深者欲重也”,也就就是说重情之人本身的欲念就比较重,在上面耗费的心力也比较多,往往会比一般人消耗更多的能量。


“欲重者耗福报”,也会相应地减损身体消耗。但这都不是必然现象,只能说是发生的概率会更高一些而已。

第二种解法:“情深者负债重”,从因缘际会上来说,用情至深的人往往是因为过去欠下了很多债,可能是实际的金钱方面的负债,也可能是感情方面的负债。


这一类人欠别人很多,福报缺失严重,当所背负的债被还完之后,寿命也就就此结束了。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都涉及到了佛学气运、福报的说法,讲究的是一种和谐与守恒。

把“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理解为“智慧者会自伤,情深会严重影响寿命”,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我们需要辩证地去看待。


有书课堂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其中慧極必傷在曆史上有很多人就呈現這樣的。在三國時代,曹操是最喜歡有才能的人,一天曹操想讓一位名流去招安劉表,孔融推荐自己的好友禰衡:“吾友禰衡,字正平,其才十倍於我。”禰衡見到曹操時,卻隨意污辱曹操身邊的文武大臣:“荀彧可使吊喪問疾,荀攸可使看墳守墓,程昱可使関門閉戶,郭嘉可使白詞念賦……”郭嘉的智慧不在諸葛亮之下,如果郭嘉不死,曹操有可能統一了天下。在曹操強挾禰衡出使荊州。禰衡到荊州又譏諷劉表,到江夏与黃祖共飲時,又辱黃祖,被殺,行刑時駡不絕口。



楊修也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在軍中常常道破曹操的用意,還加入了曹操兒子們的繼承人的爭奪,最後曹操只能殺了絕世的聰明人。

在大唐時,王勃寫的《騰王閣序》此等絕世傑作,使僅有十四歲的他已名滿天下,其中以“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陳蕃之榻。”“落霞与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惊寒,聲斷衡陽之浦”等絕句在天下傳唱。十四歲的少年能寫出如此意境深遠的文字,放眼全世界,也是絕少出現的。只因持才狂傲不羈,所以經常遭到他人圍攻,他的父親爲了解救他,在途中不幸落水身亡。可悲的是,王勃自己二十八歲時,也是落水而死。

王勃持才傲慢,不僅累及自己,也傷及父親生命,這不僅僅是王勃父子的不幸,也是中國文壇的不幸。是天妒英才,還是傲慢惹的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在佛家一種講法,持才自傲者,諸佛無法救度他。蘇東坡對此事在《洗兒》中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情深不夀在曆史上有大家熟悉就有的林黛玉之死,更有爲情自殺的人數都數不清了。因爲家族的遭遇和自己的情困、哀怨,曹雪芹自己的夀命也不長,《紅樓夢》只寫了前八十回,後四十回由別人來完成的,現在人看了有人說,後四十回和前八十回在行文風格上不太相同,而且整個布局也被改變或破坏,所以《紅樓夢》就存在了很大的問題和爭議,因此,《紅樓夢》也成了中國四大名著的千古遺憾。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如明朝的愈淨意老人和袁了凡等智者,都是學習的榜樣,也是值得追隨的先賢。

人世間,難免無知而輕狂和痴情;隻有脩爲高一些的長者,才有可能避免,因爲一時冲動,造下了可怕的局面,使自己無法面對。這是人生最悲慘的,大多在美好的人生剛剛開始,就要以悲劇收塲了。

一位晚期癌症患者曾惊嘆:像我這樣的癌症病人,都要爭取多活一天,那怕是多活一分鐘;而那些自殺的人,身體十分完好健康,爲什麼僅爲一件事情一時想不開而結束了寳貴的一生?!自殺,太不值了。因冲動而毀坏一生的代价,實在是太大了。爲何不去尋求一個智慧的人生呢!知慚有愧,退一步,真的是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所以,只有謙謙君子,爲人謙和,心懷虛穀,才能不被情困,不爲事擾,溫潤如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