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寒食帖》不是很好看,為什麼能被稱為“天下第三大行書”?

蒹葭蒼蒼256456799

文物小奇談:蘇軾的《寒食帖》字體混亂,為何能被評為“天下三大行書”?

歷史上,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唐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稱“天下三大行書”。

王羲之是一代書聖,他的傳世作品最早,自然能評為天下第一;顏真卿更是唐代楷書、行草的大家,被評為第二也無可厚非。可到了宋代,書法家越來越多,為什麼蘇軾的《寒食帖》就排在第三位呢?這個事爭議是不是很大?

這幅作品創作於蘇軾經歷了4個多月的牢獄生活之後,死裡逃生的他,在被貶黃州的第三年寒食節寫下了這幅作品,表達他惆悵和孤獨的心情。

整體看,《寒食帖》是比較隨意的,符合宋代書法“尚意”的追求,再者,蘇軾畢竟是一代大文豪,這幅作品是有歷史的文物價值和書法史上的標杆意義的,可以說是“書、人、事”三絕,評為第三也不算過分。

喜歡就留言、關注、轉發,有不同意見也歡迎留言給我一起探討

亦文亦物,行程數萬,撰文百萬,一分鐘簡單幹脆,解讀古建築的精彩


亦文亦物

很多人欣賞不來《寒食帖》,甚至覺得被稱為“天下第三大行書”有些過譽;

萃花覺得,無論是千古文章《赤壁賦》,還是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它們都是蘇軾內心情感的表達,融合了自身的經歷和感悟,在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

《寒食帖》 原文及歷代名家題跋,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寒食帖》是蘇軾在仕途最坎坷最不順的時候寫的,當時他因為著名的“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

物質上的困難對蘇軾來說可能並不在意,而最難以排解的是心中因官場上的失意累積的憤懣與不平。即使到了第三年的寒食節,蘇軾仍然因不能報效朝廷而心情鬱悶,並寫下了五言詩《黃州寒食二首》,詩作的墨跡也被保存下來,成了聞名海內外的天下第三行書。

萃花給大家做出了譯文,如下:

雖然萃花已經結合《寒食帖》的寫作背景和蘇軾當時的心境大致賞析了它的書法,但可能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這幅帖寫得太!醜!

我們來看看歷代名家在題跋中是怎麼說的。

黃庭堅:“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餘生平見東坡先生真跡不下三十餘卷,必以此為甲觀”。

看到這兒,大家明白為什麼《寒食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了吧?

文人之不幸是文學之大幸,對蘇軾而言,無論是生活還是仕途,在被貶黃州的這四年都是大不幸,可是在文學上、書法上,他給我們留下了最最優秀的作品。

今天的知識你學會了吧,那就給萃花點個贊吧~還可以關注微信號藝萃yicuichina,每天學一個知識點哦~

萃花小姐姐

從題主的"不好看"三字可解為當今批評書法術語所謂"醜書"!蘇大才子這幅作品可以說是宋人倡導的寫意極品!隸法秦漢、楷法晉唐,宋人尚意。蘭亭序一派儒雅,祭侄文稿一腔熱血,寒食帖可謂一片悽風苦雨,正如東坡先生詩,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績⋯。其書初只見小字排列,到後越來越大,甚至有長拖筆,此非以上二名帖所備。文章、書體、情感有機結合,被評天下第三又何愧之有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