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範睢的阻撓,白起可以攻克邯鄲,滅亡趙國嗎?

沐凌竹

在長平之戰後,

若沒有范雎的阻撓,白起一路挺進到邯鄲,趙國必亡。

為什麼呢?

第一,先來分析下,趙國在長平之戰損失四十五萬人後,還有多少可用之兵呢?《戰國策》中有一段秦昭王與白起的對話,明確指出:“今趙卒之死於長平者已十七、八。”這句話出自秦昭王之口,作為秦國最高統治者,其情報應該是很準確的,長平之戰,趙國損失的四十五萬,大約佔全部兵力的四分之三。也就是說,趙國只剩下大約15萬軍隊。而這些軍隊,是不可能全部撤守邯鄲城,因為北疆一定要留下幾萬人以防備匈奴,否則趙國不亡於秦,也會亡於匈奴。倘若白起在長平之戰馬上發動邯鄲之戰,趙國在倉猝之間,能否把分散在全國各地的軍隊集中到首都,也是很大的問題。

第二,長平之戰是有史以來最大、最殘酷的大屠殺,對趙軍心理產生的恐怖影響與震動是不言而喻的。一年後,當秦昭王想再次發動邯鄲之戰時,白起旗幟鮮明地反對,因為一年的時間足以讓趙軍將士走出心理陰影。白起後來說:“長平之事,秦軍大尅,趙軍大破;秦人歡喜,趙人畏懼。”“今秦破趙軍於長平,不遂以時乘其振懼而滅之。”白起用了兩個“懼”字,當時趙軍心理已經崩潰,士氣降到冰點,對前途茫然,這樣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是容易擊破的。

第三,在長平之戰過程中,趙國的外交十分失敗。如果白起乘勝直取邯鄲,趙國很難獲得別國的支援。關於長平之戰,古往今來論述很多,大家的興趣點都集中在戰役本身。可是我認為,趙國長平之戰的失敗,關鍵因素之一是外交上的失敗,范雎用外交手段破壞魏、楚等國與趙國的合縱,這是秦軍取勝之一大關鍵。如果白起繼續發動進攻,趙國不可能得到魏、楚兩國的外援。齊、韓兩國很弱就不用說了,燕國不是趙的友好鄰邦,不踢一腿就算良心大大的。

當然,秦國也有困難。首先,秦軍攻趙的部隊,損失一半;其次,為打贏長平之戰,秦國耗盡國力,以秦昭王說法是:“前年國虛民飢,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軍糧以滅趙。”但是必須說,秦國雖然損耗嚴重,比起趙國還是要好很多。作為一代名將/軍神,白起是深得孫子兵法之精髓,開戰前一定要算計,不戰則已,戰必克,他對攻克邯鄲充滿信心,是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後得出的判斷。

那麼范雎為什麼要阻撓白起呢?

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拯救趙國的,竟然是弱不禁風的韓國。韓國這個國家雖然很弱,但求生存的慾望很強,一大批人想破腦殼,想出種種保全國家的方法。韓國也知道,再打下去趙國必亡,趙國亡,韓國必亡,因此聘請大縱橫家蘇代去遊說范雎。蘇代一下子抓住范雎的弱點,作為秦之客卿,范雎不就是衝著權勢、地位來的嗎?他又不是秦國人,談不上愛國主義。蘇代戳中范雎的死穴:若白起滅了趙國,功勞就遠比你大了,你地位不保了。如果這時通過外交議和,逼迫趙國割地,那麼功勞就不是白起的,而是你范雎的。

聽了蘇代的話,范雎怦然心動。最後,在他的干涉下,白起直取邯鄲滅掉趙國的計劃落空,趙國割六城給秦國,換取秦國的退兵。范雎保住自己的權勢,而趙國也得以幸運保全。


君山話史

戰國時期,秦趙長平之戰,秦將白起一舉殲滅趙軍四十餘萬。趙國軍民上下震動危在旦夕,白起請求秦昭襄王乘勢攻取趙國都城邯鄲,一舉滅趙。


而此時在秦國內部出現以白起為首的主戰派和以丞相範睢為首的主和派。如果按當時兩國的軍事力量對比,秦軍攻克邯鄲要當有十分的把握。因此,大部分史學界人士認為,當時是丞相範睢嫉妒將軍白起的功勞,害怕一旦白起攻趙成功,將危及他在秦國的地位。才極力鼓動秦昭襄王阻止白起攻取邯鄲,以談判形式迫使趙國割讓城池給秦國。


範睢也許真的有嫉妒白起之意,但其分析判斷當時各國的形勢,卻非常準確。在長平之戰中秦國無疑是取得了勝利,趙國一敗塗地危如累卵,秦國攻取邯鄲或許非常順利,但是,秦國在長平之戰中軍力也損耗過半,攻取邯鄲容易,滅亡趙國已經是力所不及。

長平之戰時,山東各國保持中立做壁上觀,一旦秦國對趙國形成滅國之戰,各國感覺唇亡齒寒,絕不會袖手旁觀。到那時對秦國群起而攻之,即使滅掉了趙國,也會被其他五國而分割,秦軍此時軍力疲憊根本無力再守邯鄲。等於秦國消耗軍力,為他人做了嫁衣,強大了其它五國。

秦昭襄王一代雄主,對當時各國的形勢判斷,以及範睢,白起的方案一定做了仔細的權衡。不然也決不會輕易相信範睢,放棄攻取邯鄲的大好機會。

長平之戰一打數年,秦趙兩國消耗巨大,都已經接近國力的極限。即使秦國國力強盛,也已經是強弩之末難破蒿牆。兩國罷兵息戰,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也不失為上上之選。


無奈且向上

不可以,趙國人的血性已經被激發,廉頗也在,六國不會坐視不管任憑趙國滅亡,也許會攻克邯鄲,但不能守住,趙國也不會滅亡。秦國損失極大,秦昭王也會權衡利弊不會冒險,畢竟當時秦國還沒有對山東六國的絕對壓倒性優勢,太過急迫會招致災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