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入门(十三)——近体诗10五律格式

第六节 平仄的格式

一、五律的格式

(一)五律的句式

我们知道,格律诗的实质就是短长调(仄仄平平)和长短调(平平仄仄),相间:

1、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

我们把它们变成五言的句式(仄脚或者是平脚),该怎样变呢?那就必须遵循一个规律:严禁三仄尾和三平尾。在这个规律下,我们就很好变形:

格律诗入门(十三)——近体诗10五律格式

加字原则:有尾站中间,无尾作句尾

这样五律虽有八句,其平仄变化,不出于下列的四种形式之外:

1.仄仄平平仄

2.仄仄仄平平

3.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平

(二)五律的格式

1.它们经过组合,就形成了五律的平仄格式:

格律诗入门(十三)——近体诗10五律格式

格律诗入门(十三)——近体诗10五律格式

我们会发现,浅蓝色和深蓝色的内容完全一样(如果首句入韵,稍有不同),也就是把前半部分的平仄再叠一遍。例如:

仄起式

1、首句不入韵者

格律诗入门(十三)——近体诗10五律格式

2、首句入韵者

格律诗入门(十三)——近体诗10五律格式

平起式

1、首句不入韵者

格律诗入门(十三)——近体诗10五律格式

2、首句入韵者

格律诗入门(十三)——近体诗10五律格式

这四首诗分别体现了五律的四种格式,除了个别第1.3字处不对应格律外(1.3字处可不论),其余的全部和这四种五律格式一一对应,中规中矩,非常严谨,简直是教材的范例。

(三)总结:

五律的格式其实不用专门去记忆,在写作五律的时候,你首先想好是平起还是仄起,首句是入韵还是不入韵。那么后面的格律形式就根据第一句就可以完全推导出来

。根据的原则就是:

1.严禁三仄尾和三平尾。

2.每一句平仄2.4相间,一般1.3字平仄可不论(特殊情况后面再讲),每一联2.4字平仄相反(对),跨联第二字平仄相同(粘)。

3.每一联出句都是仄脚(首联入韵除外),对句都是平脚(即韵字)。

4.前4句和后4句平仄格式完全一样(首句入韵稍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