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併發症的防治

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心血管疾病是影響慢性腎臟病患者預後的主要因素。慢性腎臟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或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均增加,被認為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主要表現為兩大類:①心肌疾病: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纖維化等;②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慢性腎臟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病較其他人群早,發生率及死亡率高。

CKD時與CVD有關的危險因素分為兩類:一類是與一般人群相同的CVD危險因素,如高齡、男性、絕經、吸菸、糖尿病、高血壓、脂質代謝紊亂、體力活動缺乏、CVD家族史;另一類主要指與CKD及尿毒症相關的CVD危險因素,如細胞外液容量負荷過度、貧血、動靜脈瘻、動脈硬化、蛋白尿、慢性炎症反應、營養不良、脂代謝紊亂、氧化應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鈣磷代謝紊亂、促凝血因子等。

對於一名CKD患者,定期行心電圖、生化指標、超聲心動圖等化驗檢查十分必要。如有心血管相關的症狀,必要時還應進一步檢查。

對於危險因素的控制,應做到控制高血壓、糾正脂質代謝異常、糾正貧血及鈣磷代謝紊亂、改善炎症狀態及促凝血因素。干預措施還包括戒菸、適當增加運動、控制糖尿病、限制飲食、適當應用藥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