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铭心的第一次跳伞

刻骨铭心的第一次跳伞

刻骨铭心的第一次跳伞

刻骨铭心的第一次跳伞

刻骨铭心的第一次跳伞

30年前,也是这样骄阳似火,热浪滚滚的夏天,我同三位军校同学挥泪告别了母校--防化学院,踏上了奔赴空降兵部队生活的列车。

我步入孝感这片热土,我似游子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尽情地呼吸着清鲜空气,仔细地聆听着熟悉乡音。当我迈入空降兵机关大院,目堵战士们正在紧张进行叠伞训练时,那场景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儿童时代。打记事起,每逢跳伞季节,我就屁颠屁颠地跟在大人们后面跑到五里外的瓦家岗着陆场(后废弃)观看跳伞。记忆中,一架又一架的飞机在天空盘旋,让人突然体会到飞机的奇妙魔力,一朵又一朵的伞花盛开在蓝天下,这给蔚蓝的天空带来了新的活力。从那时起我便暗暗发誓,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空降兵,像他们那样挥洒自如地畅游蓝天。许是命运和我开了一个玩笑,当我毅然参军时却被分配到陆军部队.

幸运的是,临近毕业时,在一名孝感籍教员的全力协调下,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分配到空降兵部队。

那天,我和两名同学刚到开封连队就接到参加军补差干部集训的通知,来不及休息的我们随即赶到湖北广水空降兵干部训练大队,开始了空降兵生活的第一步。

跳伞是补差训练的重点,也是每个空降兵指挥员必备的一项基本功。训练起来紧张辛苦,因为事关生死存亡,就更要一丝不苟。为了尽快掌握跳伞技能,得以早日畅游蓝天,训练场上,尽管那段时间气温很高,我和队友挥汗如雨,依旧劲头十足练吊环,练跳远,练操纵,练叠伞。

训练最苦的当然要数地面动作训练,尤其是离机三步收腿训练,每天至少要进行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重复训练,既枯燥又无味。刚开始训练时,我的腿都肿了,腰疼得不行,甚至很多时候蹲下去了就起不来,痛得我一度怀疑自己身体能否承受这些训练。离机姿势定型和机内运动模拟训练难度更高要求更严,简直要我的命。由于我个子高,身体胖,每次离机时,身体控制不好就会晃荡,导致每次着地时重心不稳,时而前摔,时而后倒,一直过不了关。当时,我担任第一区队区队长,为了赶上跳伞训练进度,保持区队整体成绩,我基本上天天‘白加黑’,周周‘六加一’。人晒黑了,更累瘦了,我由最初的90公斤瘦到如今的75公斤。最后在教员和队友的帮助指导下,经过30天的紧张训练和严格考核,我终于通过考核了。

1988年8月15日早上7时许,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我和其他23名队友登上了前往机场的汽车,一路欢声笑语,大家都兴奋极了。到达机场后,在待命区休息,调整心态,进行跳伞相关准备。当我们接到准备登机的口令后,我赶快系紧头盔的帽带和伞鞋的鞋带,然后背上主伞包,胸前挂上备份伞包,扣好伞具上所有的扣子。先是队员自查,再是队友互查,最后是教员检查。检查完毕后,我们背着伞具原地待命等待登机的指令。8时整,随着队长一声‘登机’的指令,我们第三架次跳伞人员有序地登上运—五飞机按序入座。这时教员带领我们8名跳伞员大声唱起了《空降兵战歌》,“战歌如雷,马达怒吼,英勇的空降兵飞向敌后……”,至今,那首嘹亮的军歌仍在我的耳边回荡。

随着歌声响起,我们紧张的心理缓解了许多。飞机高度到达260米后,“啪啪”,教员击掌两声,打出“钩型”手势。我们纷纷起立,把主伞挂钩挂在飞机专用钢索上。在飞机爬升和调整航线中,教员们再次细心地检查每名跳伞员的伞具,并在我们的肩膀上拍一下,伸出大拇指说“好”,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几分钟后,飞机到达指定区域,飞行高度800米时,只听到‘嘀嘀’声响,黄灯闪亮,我和战友们‘嚯’地起身,提凳弓腰,掖下坐带,摆出离机姿势准备跳伞。当‘嘀嘀’声响,绿灯再亮时,教员迅速打开飞机舱门,强劲的冷风迎面袭来,不禁让我浑身打颤。“到了,前下方就是着陆场!大家赶紧活动活动腿脚,拉紧肩夹带和帽带,准备离机……”教员大声重复着。二班长是第一个,我是第二个,我们按照事先排好的顺序依次排成一列做好跳伞准备,等待教员的指令。“嘀……”离机信号响起,教员大声喊道“跳、跳、跳……”。我只看到班长“嗖”的一下跃出机门不见人影。我的眼前是开着的舱门,外面的风似乎要吞噬渺小的我,我的心情紧张到了极点。我闭着眼睛,咬紧牙关,也像班长一样跃了出去,只觉得自己的身体往下沉,耳边尽是呼呼的风声.由于自己过度紧张,导致离机动作变形,头朝下,脚朝上,身子快速下落。我听见伞绳在伞鞋上摩擦声“嘭嚓嚓”,突然觉得一股巨大的拉力把我的身子往上拉。当我从恐惧中清醒过来时,伞开了,使我很开心,心情顿时也轻松了呢!我放眼四周,瓦蓝瓦蓝的天空,温暧和煦的阳光,洁白的伞花就像片片白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我沉着操纵,避开左右邻,真是开心极了。这时,我听到地面指挥员通过高音喇叭不停地提醒跳伞员“注意观察,注意操纵,注意地物,按动作要领着陆”。快到地面时,我看到着陆场上一个个黑洞洞的粪坑,心情十分紧张,笨手笨脚地操纵伞衣。快着陆时,我赶紧并拢双腿和双脚,最终成功着陆。虽然我成功避开了粪坑,但还是跳进了旁边的小河。接着我很快地解下身上的伞具并装在伞袋里,背着伞袋向集结地前进。

跳伞

跳伞结束后,我斗胆问教员,“我离机你推出的吧”,教员笑哈哈地说:“我推你干嘛,是你自已勇敢跳出去的呀。”后来我又接连跳了16次伞,一次比一次清醒,一次比一次成功,终于完成了跳伞任务。在跳伞实践中,我切身体会到新兵怕离机,老兵怕着陆这句空降兵流传语的真正含义。通过半年的集训,我也实现了向空降兵合格指挥员的基本转变。集训结束时,我因一篇豆腐块的报道刊登在《空军报》上而被作为所谓的‘人才’留在集训队。不久我被安排到旅政治部工作3年后调到军机关,从此便于跳伞彻底诀别.

当兵20多年,我曾参加空降-97演习、西藏空降试训等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也算有值得纪念的跳伞时刻。但唯独第一次跳伞惊心动魄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让我铭心刻骨。虽然我已离开了部队多年,但每当聊起空降兵生活,尤其是第一次跳伞时,我仍记忆犹新。回想着那片瓦蓝瓦蓝的天空,我的心中也升起一股自豪和骄傲。因为我曾是一名空降兵。

文:吴志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