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储玉米拍卖继续维持高数量投放 出库节奏偏慢后期风险加大

自2018年4月12日举办临储玉米拍卖以来,到5月18日已经举办了6次,总计投放数量4481万吨,总成交3164万吨,总成交率约70.6%。其中,2014年产玉米成交2883万吨,占总量的91%;2015年产玉米成交226万吨,占总量的7%,2013年产成交54万吨,占总量的1.7%,其余年份(2011、2012)的成交1万吨。分地区来看,黑龙江省产粮源成交1473万吨,占总量的47%;吉林省产玉米成交1018万吨,占总量的32%;内蒙古产玉米成交392万吨,占总量的12%;辽宁省产玉米成交281万吨,占总量的8.9%;另外,存放在四川的成交了0.7万吨。

临储玉米拍卖继续维持高数量投放 出库节奏偏慢后期风险加大

根据中国玉米网的消息,目前临储玉米成交的部分已确认出库的数量为1700万吨,实际出库约1087万吨,剩余近2100万吨等待出库。其中,截至本周,黑龙江地区已经出库的比例约为30%,大约441万吨;吉林地区成交的1000万吨已经出库了353万吨左右;辽宁省的出库数量约156万吨,内蒙古出库约137万吨。因前期企业自拍的比例较高,出库相对比较顺畅,出库节奏比去年要快。按当前拍卖成交及出库效率测算,东北三省一区日均出库约40万吨,月出库量约1000万吨左右。后期若出库效率加快,可能会达到每月1000-1500万吨,而单月的成交数量约1900万吨,即每月末未出库的数量将累加500-800万吨。由此推算,截至7、8月底未出库的玉米数量将增加至3000-3500万吨,出库压力正在持续积聚,对7、8月份的玉米市场行情的压制作用将更加突出。

另外,由于今年的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情况比较好,成交量前所未有的高,这中间必定有一部分资金力量不足的中小贸易商在参与,而由于拍卖出库期规定是两个月,即从6月中下旬开始,拍卖粮源将陆续进入出库截止期,届时势必会造成集中出库现象突出和压力突出,从而进一步打压阶段性的玉米价格行情。

从后期拍卖情况看,由于国家临储玉米库存量依然较大,去库存压力依旧,后期投放量短期内或难减量。一方面,今年以来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整体较好,溢价水平较高,说明市场对陈粮玉米的需求是持续的,在拍卖成交大幅下滑、成交价格显著下跌的情况出现之前,国家应该不会收紧拍卖的口子,下调拍卖底价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另一方面,从拍卖结余量来看,去库存的压力仍然较大,尽管2014年产临储玉米存量只剩下2380万吨左右,但2015年产的粮源还有1.23亿吨左右。这也是国家继续维持800万吨每期投放量的“底气”所在。

临储玉米拍卖继续维持高数量投放 出库节奏偏慢后期风险加大

结合拍卖成交情况及出库情况,对于后期的玉米市场有几下几点判断:

一是当前拍卖成交玉米出库节奏偏慢,而且北方港口的集港量整体处于偏低水平,说明下游消费较为疲软,对出库节奏的拉动作用并未显现。而且,养殖需求的恢复所需时间一般周期比较长,需求不足对行情的压制或将延续到下个年度。

二是今年部分企业的自拍自买数量比较大,这部分粮源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后期陈粮集中出库压力增大,压制市场价格,陈粮的成本下跌空间将加大。

三是2018/19年度玉米深加工补贴三年期结束,缺少补贴的刺激作用,深加工企业对新一季的玉米采购囤粮热情将下降;同时,前期拍卖热情比较高,成交量较大,大量占用了贸易商的资金,也制约了后期采购新季玉米的能力。

四是2018/19年度陈粮的结转库存或将大量增加,对新季玉米行情将形成压制。(综合中国玉米网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