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走进梅州留馀堂 ,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兼论梅州之行到张资平故居留余堂风水

曾祥裕 曾海亮

“孝友传家诗书礼乐,文章报国秋实春华”。梅州是人文秀区,英才辈出,曾孕育和培养了以程旼、姚雨平、叶剑英、黄遵宪、李文古、宋湘、丁日昌、丘逢甲、林风眠、程贤章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和现代当代文化名人。但是,还有一个文化人却被人遗忘了。这个人就是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

我入住在梅州嘉应学院专家楼后,听朋友说嘉应学院是客都梅州最高学府,它占了梅州一方风水宝地,其位于梅城东北端的梅子岗上,旁边有一条风光秀丽的小溪——周溪,东面与林木蓊葱的象山和百花寨遥遥相望。

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在这山水相依之地弥漫着出百年经入不息的文化氤氲。早晨起床后,听珠海曾伟星老师说,不远处有个古建筑叫留馀堂。

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春日的梅州早晨空气有点湿润,我们步行约五分钟就到留余堂,这是一座典型的三堂四横客家围龙屋,屋内有70间房,建筑面积1975平方米 门前有1200平方米半月形池塘和900平方米禾坪。

留余堂始建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迄今一百八十多年,积淀了深厚的留余堂文化。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工部右侍郎广东学政臣汪鸣銮为《留余堂试草》作的序中赞曰:“粤之文,以嘉应为最,而张氏尤为嘉应之名族也”。

留馀堂张氏从梅州张家围分出,整座围屋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之所以取名留馀堂,据这座房子的后裔退休老人张海洋说:“开基祖张应谦有两个儿子,他希望后代做事做人要留有余地,同时,‘留’字的另一种写法为上面两个‘口’,先辈借此寄望两兄弟和睦相处。

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我喜欢客家人的门榜文化。客家人住宅门楣上有堂号,其文字多为三或四字,形成门榜文化。门榜的内容大部分是昭示姓氏郡望、嘉德懿行、警策铭记等,以标榜门户、荣宗耀祖、箴言子孙。

走进留余堂,一幅幅对联内容让我着迷:“孝友传家诗书礼乐,文章报国秋实春华”、“结庐老梅树下,读书深柳堂中”、“灯火夜深书有味,墨花晨润字生香”。读着读着,让我闻到浓郁的书香气。读书是客家人丰富的精神传承,也正为读书才拓展了客家后裔的视野。之所以客家人人才辈出,这是知识的力量,让客家人偏处一方而有胸怀天下闯世界,报效祖国的理想情怀。

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我们祖上有功名的!”听一位老人诉说留余堂的辉煌,我的眼光移至留余堂下禾坪矗立着七座举人楣杆。它们标志着留余堂由十七世至廿世四代(约80年)出了七位举人。流传着“兄弟父子同登科,三代官费博士家声”的佳话。清光绪工部右侍郎广东学政臣汪鸣銮在《留馀堂试草》序中说:“粤之文,以嘉应为最,而张氏尤为嘉应之名族也。”

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我从风水视角来看留余堂,其龙势远不如叶剑英故居的五虎下山的那般雄健;一条小溪也是柔和的有如江南小调。经测,留余堂坐向为甲兼卯,左水倒右。

留余堂内部布局无什么特别之处,只是门口那偌大的半月池亮亮闪闪的池水,让人眼前一亮。

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客家人建屋前面要有腰带状的江河流过,而且来水之源与去水之口,皆有回环而看不见水口,这样便能财源茂盛。为此,倘若门前没有水流,则要在门前开渠挖塘,以求财纳吉。池塘多为半圆形,可与半圆形的围龙屋组成吉祥的圆形。反之,被视为“血盆照镜”的正方形池塘,那是煞形,万万不可取的。

柔和山水之气有利于培育人的宁静和谦逊之性情。这有利于培育文人,而不是武人。留余堂历史出的人才约绝大多数为纤弱文人。据不完全统计,从民国初年至今,留余堂大学教授有20人,中学教师有28人,小学教师亦有27人。

让我喜出望外的是竟意外发现自己置身于张资平出生地故居。

张资平,对于喜爱中国现代文学的人来说,太熟悉了。张资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作家。他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高举反封建大旗,提倡自由恋爱,是创造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写作平实,笔调清新流畅,情致甜熟柔婉,这使其作品一纸风行,拥有众多青年读者,常常是一本书刚刚出版便被抢购一空。当时的上海贵妇以手捧张资平小说和张爱玲散文为时髦。张爱玲自己就明确说过,她曾迷恋于张资平的小说并深受其影响。

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走进梅州留馀堂,让我想起中国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

代表人物张资平为留余堂第20代裔孙。1906年入广益中西学堂,1910年春考进东山初级师范学堂读书,9月,考入两广高等警官学堂,1912年夏被广东国民政府选派为留日学生,1922年4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13年开始创作,1920年发表小说《约檀河之水》,1921年与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成立创造社,1922年出版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早长篇小说。

从留馀堂出来,此时天空漂洒几滴雨。我脑海中跃动着张资平的形象,他也许冥冥之中感应到人间舆情似乎在发生改变,在人们心中他爱国的一面日益清晰。 由于受历史事件的影响,张资平雪藏了,就是梅州很多人不知道梅州曾出了一位言情小说大家。我想,历史是非,过眼云烟,随风云吧! 张资平的文学才华和著作,在 中国文学史册上的地位是不可不肯定的。何时梅州名人堂上也有张资平一席之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