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馮唐曾經說過:“菜市場是一個城市的美感所在。”

鬧哄哄又泥水滿地的菜市場,被稱為大媽們的戰場,而越深入瞭解,越發現它有著一座城市素面朝天的本色。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青羊區、雙流區和溫江區,三區交界的鄒家場,正是這樣一個沸騰著鮮活與聒噪的地方,孕育著城市的煙火氣。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每個月逢尾數3、6、9的趕場日,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將這裡圍的水洩不通。在菜市場的食物哲學中,分解著生活的壓力,在無盡的吆喝聲中,將霧霾和KPI拋之腦後。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與其說是趕場,鄒家場更像是趕路。縱橫交錯的大馬路上,琳琅滿目的蔬果肉品,無意識的堆疊擺放中,混合著吵鬧喧囂聲,老成都的模樣在這裡似乎還在。

1

這裡氤氳著最濃厚的年味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春聯、燈籠、福貼、福筒,新年的美好願景都濃縮在平實的祝福中。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爺爺手寫的對聯中,蘊藏著最真摯的情感。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每到過年,家裡的老人總會稱上幾斤糖果,給家裡的孩子們囤著。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 麻花

▼ 小熊餅乾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嘎嘣脆的小熊餅乾和麻花,在沒有進口超市的年代,它們就是最好的零食。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新鮮宰殺的農家年豬,10元一斤,油光水亮。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農家土雞

▼農家土鴨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15元一斤的土雞土鴨,還帶著草腥味兒。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比小臂粗長的鯰魚,新鮮打撈後,被小販攤在油布上供人選購。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花樣迎新春,就算手上拎滿塑料袋,抵不過花對成都嬢嬢們的吸引。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家裡老人最愛在新年買喜慶的床品。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廠家清倉、虧本大處理”的衣服、鞋子,深受老人的喜愛。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毛線攤攤就是媽媽們的佔地,選什麼針線、選什麼顏色,搭配的技巧早已爛熟於心。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老奶奶自己縫製的窩窩鞋,帶著手工的樸實。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小時候,總會拉著姐姐的手,在小飾品攤位前試戴臭美。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小時候,目光總離不開氣球,那二年生,氣球還沒這麼百變多樣。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一輛三輪,幾張板凳,就搭起一個簡易的書攤。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1、2元一張的光碟,那時最愛《貓和老鼠》。

2

這裡就像一座食物博物館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長著新鮮綠葉的大蘿蔔,掛著清晨的露珠兒。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一元一斤的本地臍橙,飄散著陣陣果香。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玉米、小麥、麵粉,全部都是農家自制。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一方油布自成一個攤位,讓人看花眼兒的種子。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第一次看到魔芋本尊,忍不住感嘆美食的奇妙。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一字排開漂亮的乾貨香料。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一方水土種植釀造而成的菜籽油,帶著醇香。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一不小心就容易錯過的中藥材小攤攤。

3

這裡有著小時候生活的影子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一輛破舊的三輪,一把褪色的傘,爺爺家自制的菜板,樸實中帶著厚重,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也會在趕場時購買,大部分是純手工製作的。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竹編的簍簍兒、板凳、掃把、籃籃兒,有種迴歸田園生活的質樸。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以前條件不好,鍋爐壞了都是找鐵匠縫縫補補。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剃頭匠的生意,在趕場時總會格外的好。無論老少,簡單的髮型沒有那麼多花俏。

4

這裡深藏舌尖上的美味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如果說購物是女人的專場,那茶鋪一定有著男人的一席之地。

2元一杯的蓋碗早茶,幾人圍坐,一把竹椅,一鍋旱菸,談今論古,休閒又交往,直到茶喝白了,方才散場。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咕嚕咕嚕的聲,一開一合的蒸鍋裡沸騰著新鮮的年粽,攜裹著直達心底的暖意。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土龍路215號,是吃貨才懂的美食小地標。廠門口一左一右並立的的兩家小攤子,都是資深的家常味。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抄手,趕場才算是完整的。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噼啪聲混合著陣陣香的鍋盔攤,早已排起長隊,去遲了只能望著別人,咽口水。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大爺的烤麵筋,還是小時候的味兒。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大鐵鍋新鮮出爐的米花糖,在舌尖上香脆化渣。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蒸籠裡的小發糕,吃上一塊,滿足的像孩子。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從小到大,對食物總有一種莫名的堅持,買糖葫蘆,永遠都是買山楂味兒。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在鎮上開了30多年的張二姐豆花飯店,是老街拆遷遺留下的美味。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老兩口就是店裡的活招牌,搬了地兒,依然有很多人專程過來吃上一碗豆花飯。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清燉蹄花、涼拌肉、手磨豆花,店裡的品種不多,但每一樣都是經典,無數鄒家場的人都是吃這家長大的。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老字號馮記肥腸粉真正算的上物美價廉,趕場天下午1點過去的,老闆已經做完了最後一攤生意。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竹簍鐵鍋冒出來的肥腸粉,舌尖上的美好滋味早已根植在鄒家場人的心中。

5

這裡依稀可辨當年古鎮的模樣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江安河上的這戶人家,剛好坐落在雙流與溫江的分界線上。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青磚小瓦,木製摺疊填心門,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供銷社的標準樣式。隨著物質生活的變革,這裡的生意早已大不如從前。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安置小區前的一片廢墟,是無數人曾經的家園。老街的模樣都化在了破敗的磚瓦中,與土地融為一體。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兩三層的小洋樓在這裡完成了自己最後的使命,殘壁斷垣間依稀可見它曾經的模樣。房後的玉蘭樹和柚子樹,無聲的訴說著尚存的生命力。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圍牆內的清冷與圍牆外的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存放著一代代人記憶的鄒家場,我們一起期待未來它會變得越來越好。

成都即將消失的古鎮,有著最便宜的集市。

清晨此起彼伏的討價還價聲在此刻散去,家中飄散著洗手作羹湯的熱氣,窩在雞公車上的農家小攤販,神情專注的整理著賺的錢。

即使超市遍佈,網購成風向標,菜市場依然是“本地氣息”的最後抵抗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