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人注意了!骗子骗钱,就这“六种套路”……

近年来,一些非法集资犯罪作案行为从网下转为网上。其中,不少不法分子以服务老年群体为幌子,标榜“消费越多,返利越多”,以高额返利、免费旅游等手段骗取老年人缴费入会,进行非理性投资消费。

内江人注意了!骗子骗钱,就这“六种套路”……

那么,大家在平常生活、工作中,应如何识别这些骗局,从而避免上当受骗呢?

内江人注意了!骗子骗钱,就这“六种套路”……

不用怕

近日,江小弟采访了

内江市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相关工作人员

一起来学习吧

▼▼▼

认定,何为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不特定对象或者超过规定人数的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的行为。

内江人注意了!骗子骗钱,就这“六种套路”……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应当认定为非法集资: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或有关部门越权审批的集资;

☞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和手机短信等各种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或者明知吸收资金的信息向社会公众扩散而予以放任;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和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揭秘,看清六种“套路”

“近年来,各地出现大量以投资理财咨询为名从事各类金融业务活动的公司,如投资咨询、非融资性担保、第三方理财、财富管理等,常常打着投资理财的旗号,承诺无风险、高收益,公开向社会发售理财产品,吸收公众资金,甚至虚构投资项目或借款人,直接进行集资诈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政委张明贵说,目前,

市面上较为常见的非法集资方式主要包括假冒民营银行、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等旗号,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等六种形式。

内江人注意了!骗子骗钱,就这“六种套路”……

具体的表现方式为:

1.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谎称已经获得或者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以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2.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二是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

3.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等旗号,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

4.以“养老”的旗号吸收公众存款。这类犯罪手法有两个突出形式:一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二是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人投入资金。

5.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高价回购,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6.假借P2P网络借贷名义非法集资,即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为诱饵,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然后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

提醒:受害者可能成为共同犯罪人

张明贵说,如果参与者在投资过程中向亲友、同事借钱,再以自己的名义投资,债主超过30人,也会成为非法集资的共犯。

另外,如果参与者帮助他人集资,从中收取代理费、好处费、提成等费用,也可能构成共同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规定,能够及时退缴上述费用的,可依法从轻处罚;其中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内江人注意了!骗子骗钱,就这“六种套路”……

“六不忠告”远离非法集资

据了解,近年来,内江市公安机关一方面继续加大对非法集资案件的打击力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利用“5·15经侦宣传日”等一些大型的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平时,内江市公安部门还组织社区民警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经营企业等方式,深入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的识骗防骗能力。

那么,市民应该如何远离非法集资呢?

张明贵提醒道:

☞ 高息“诱饵”不动心。形形色色的非法集资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许诺高额回报。每当遇上诸如“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此类,千万得悠着点儿,也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发了财眼红,进而跌入欺骗者设下的陷阱。

☞ 老板“实力”不崇拜。不能为某些企业天花乱坠的自吹自擂所迷惑,即使有的企业当时确实很红火,但由于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变数大,“投资”风险无处不在,血本无归都可能。按照相关规定,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国家并不保护。

☞ “官方”背景不迷信。在非法集资活动中,政府官员的参与或者假借官员名义、编造官方背景往往更容易蛊惑群众。既让人误以为是官方行为,又给人以稳赚不赔的假象。要切记:“官员”未必就代表“官方”,有官员参与并不等于就是正规融资活动。

☞ “合法”吸储不大意。银行、邮政工作人员的“合法”身份往往让人深信不疑,极有可能给个别心术不正者假借代存、理财之名行骗的可乘之机。存款应该到银行、邮政窗口,取得合法的存取凭证,而不要轻易交给个人。

☞ 熟人“热心”不轻信。非法集资大多借助传销手段,由于多是亲戚、朋友、熟人介绍、推销,一方面,容易取得信任,另一方面,碍于面子也不便推辞,因此这种方式更容易在民间渗透,其危害面也更广。因此面对熟人的好心和善意推销,得多长个心眼儿。

☞ 违规吸储不参与。面对非法集资,我们既不要当受害者,更不要当害人者。我们不但要自己远离非法集资,而且要以一个公民的良心和责任,自觉抵制、积极举报这一祸国殃民的非法行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