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华黎后裔在姚冲举办始迁祖凤侶公纪念碑揭碑及族园落成仪式

2012年清明节,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社旗县李店镇姚冲村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南阳半坡蒙古族李氏姚冲始迁祖凤侶公纪念碑揭碑仪式及姚冲祖园落成仪式将在村内举行。

当天早上,姚冲族人在南阳李氏蒙古族代表李保明、李性克的带领下,先后到位于唐河县源潭镇王郭庄的文秀公(南阳蒙古族李氏始迁祖)墓及位于社旗县李店镇半坡村东的半坡东老坟(凤侶公的墓位于半坡东老坟)前焚纸点炮祭祀,一则祭祀祖先的在天之灵,二是告知先人姚冲今天的祭祀活动。
木华黎后裔在姚冲举办始迁祖凤侶公纪念碑揭碑及族园落成仪式

先祖太师国王木华黎

南阳李氏蒙古族是元朝开国元勋木华黎的后裔,本姓札剌儿氏,元末明初,为避战乱,易姓为李。木华黎的父亲名孔温窟哇,为救成吉思汗,遗马救主,舍身替死,被元朝皇帝追封为忠宣王,被我河南李氏蒙古族尊为始祖。二世祖忠武王木华黎,经略中原,辅弼成吉思汗建蒙古帝国,被封左军万户及太师、国王;三世祖忠定王孛鲁,统一山东;四世祖武靖王霸都鲁,建议定都北京;五世祖武靖王季子铁古尔忠,以勋裔被任命南恩州达鲁花赤;六世祖怀远将军铁思,升任江西信州万户府;七世祖武德将军咬儿,镇抚松郡,世居松江;至洪武初,武德子辈可用等易姓为李,从木从子,以志本源。明军取松江,八世祖可用公因款附意缓(投诚明军时故意缓慢),谪戍(被贬官把守)洛阳,始居洛阳南关帖锅巷,为河南蒙裔李氏之始迁祖。子二:次子茂,迁居洛阳西北二十五里之李家营(现名洛阳市孟津县麻屯镇李营村)。长子英,即九世祖文秀公,先迁洛阳西北西陡沟上寨(现名:洛阳市西工区红山乡上寨村),后于洪武八年,一挑两担,徙居唐县北半坡村,为半坡李氏之始迁祖,茔在王郭庄。

木华黎后裔在姚冲举办始迁祖凤侶公纪念碑揭碑及族园落成仪式

凤侣公纪念碑

凤侶公,字营九(行一)清朝大学生,生于康熙戌午年(公元 1679年),卒于乾隆已卯年(公元 1759年),享年81岁,茔在半坡村东老坟,是蒙裔李氏之17世,祖籍半坡,子三(朴、泰、璋)。凤侶公从太和镇罗店迁居姚冲,为姚冲蒙裔李氏之始迁祖,茔在半坡东老坟。朴(子四:方城、方白、方青、方时)居姚冲,朴公亦有后枝繁罗店、李堂、何营、晋庄、枣阳、宿松多地,可谓支派繁多,子孙繁盛。泰(子一:诚礼)和璋(子二:鉴白、幼白)迁居桐寨铺乡秦集村等地。

揭碑仪式前,桐寨铺秦集一支的族人代表十一人,以李中福、李书亭为首,为墓地仍在姚冲的泰公、璋公添坟祭祀,以志本源。

上午11时许,揭碑和祖园落成仪式正式开始。仪式由姚冲29世李林江主持,由姚冲对这次贡献最突出的二十六世孙李明发和二十七世孙李顺祥进行了揭碑。姚冲2 7世孙李冬红做仪式致辞,他代表姚冲对来自各村的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详述了纪念碑和祖园的筹备和落成经过,赞扬和表彰了筹备过程中贡献突出的姚冲族人。纪念碑碑文撰写者姚冲27世李登峰宣读了碑文。姚冲25世、26世、27世、28世、29世的代表分别向纪念碑行跪拜大礼。南阳蒙裔李氏代表李葆明、李性克分别在会上做了讲话,他们对姚冲一支在缅怀先祖遗德、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凝聚力方面走到了全族的前列做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号召全体蒙族李氏以姚冲为榜样,结合各支情况,在党的领导下,多做对家族、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半坡、塚坡、刘门庄、茶庵、前赵、邢冲、何营、李堂、秦集等地的代表参加了仪式并分别发言。仪式结束后,代表们瞻仰了位于姚冲祖园的李允中墓碑。

木华黎后裔在姚冲举办始迁祖凤侶公纪念碑揭碑及族园落成仪式

部分族人合影

自左至右依次为前赵李让林、邢冲李恒生、姚冲李登峰、冢坡李性克、高庙李兰发、姚冲李明朝、姚冲李明义。
木华黎后裔在姚冲举办始迁祖凤侶公纪念碑揭碑及族园落成仪式

李允中纪念碑碑文清晰可见

木华黎后裔在姚冲举办始迁祖凤侶公纪念碑揭碑及族园落成仪式木华黎后裔在姚冲举办始迁祖凤侶公纪念碑揭碑及族园落成仪式

李允中碑文全文

允中公是蒙裔李氏21世孙(凤侶——朴——方青——盛——允中,),约生于1800年。他的墓碑由其孙子辈立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距今已116年,上面字迹已有所模糊,但其上“溯我李氏,系明洪武初年,始祖文秀由洛阳西陡沟徙唐之北半陂村”的记载仍依稀可辨,是南阳半坡李氏与洛阳蒙裔血脉相连的李氏证据之一,是南阳、洛阳两地现存的最老的李氏祖碑。

下午,各村代表在姚冲亲切交谈,就本民族加强联系,相互交流,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等问题发表了议论。代表们建议:南阳与洛阳族人共同商议,制订同一规格的成吉思汗和木华黎中堂神像,以便两地族人共同祭拜。

本文为家叔茶庵26世 李兰发于2012-4-5所写,对家叔当家族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文中图片为编者所加,文中略有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