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題外話:

  • 對於南陽個別支系族源問題的爭論持續不斷,專家、學者研究結論各異。族內各支爭論口誅筆伐,個別人只抱著家譜觀點不放,不接受任何新研究成果,聽不進去任何意見。對錯誤觀點視而不見,對自相矛盾問題選擇性失意,但自己又說不出個子醜寅卯,只會排斥新結論、新觀點。哪怕那些新提法不是主流的,我們也得兼容幷蓄,至少也給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思路。認為合理繼續走下去,認為不合理也給後來人提個醒,以少走彎路。
  • 家譜做為正史、地方誌的補充,在史料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在南陽的各支各姓蒙古後裔認定中,家譜、碑碣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也彌補了正史的不足。雖然有些細節還有爭議,但對整個相當時期的民族歷史文化研究填補了史料不足的空白。隨著史料的增多,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研究當中。
  • 對於南陽各支家族淵源、歷史、文化的研究,如果只是圍繞著口口相傳的信息、有限的家譜族譜,無異於固步自封,一些存疑的問題可能永遠找不到答案。
  • 只有以一種積極、開放的心態,才能兼容幷蓄,吸收各方信息,以更為廣闊的視野看待、判斷和研究問題,才能解開心中的謎團。

  • 對於各支源流與文化的研究,最為忌諱,也最為可怕的是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對於已有的研究視而不見,或者只是口口相傳,甚至是以訛傳訛,對於一些明顯不符合歷史事實,不符合邏輯的也不願意正視。這些都是不可取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到研究當中才是大勢所趨。不能年輕人一提不同見解,就當頭一棒,勢必會影響年輕人的積極性。

閆宏偉(河南省圖書館地方文獻部主任 ,文獻研究領域資深專家)認為,家譜文化需要普及,最重要的是有意識地開展一些活動,讓年輕人瞭解家譜文化,鼓勵他們承擔家譜的續編任務。

以下為正文

南陽王姓蒙古族

分佈在鎮平縣王崗鄉硯臺村、淅川縣九重鎮等地,相傳其先祖是元順帝叔父司脫王;

分佈在鎮平縣晁坡鎮、新野縣等地,相傳其先祖是元順帝四子帖木花耳。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南陽王姓蒙古族,傳說是在明軍北伐,圍困大都(今北京)之際,元順帝意欲北歸,帖木花耳隨其叔父司脫王攜家眷北逃過程中,在濮陽與明軍交戰。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鎮平晁陂《王氏族譜》引始祖墓碑記載

“濮陽兵敗,新鄉渡河,留居晁陂,遂因王而姓王氏”

同源同流說

大部分學者認為傳說中的兩支王姓蒙古族屬於同源同流,均系忽必烈之孫淮王帖木兒不花之後裔。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匡裕徹,任崇嶽.河南省蒙古族來源試探認為

“徵諸史蹟,不僅順帝沒有一個兒子叫帖木花耳,而且遍查《元史》諸書,竟無一人叫帖木花耳”

元順帝也沒有叫司脫王或封為司脫王的叔父,傳說中元順帝妥歡帖睦兒的四子帖木花耳,可能是忽必烈第九子脫歡的第四子帖木兒不花的訛傳,因為“妥歡”與“脫歡”諧音又同是第四子。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帖木兒不花曾襲封鎮南王,而傳說中司脫王被封為平南王,而元代並沒有平南王的封號,人們有可能把鎮南王誤以為平南王。

傳說中司脫王和帖木花耳曾被派往江南鎮壓起義,後來兵敗九江,返回大都。

歷史上,帖木兒不花曾在鎮廬州時,遭兵敗而北歸,人們可能將廬州誤傳為九江。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匡裕徹,任崇嶽.河南省蒙古族來源試探認為

“司脫王和帖木花耳或即淮王帖木兒不花;有關司脫王和帖木花耳的傳說,乃是帖木兒不花事蹟的訛傳和衍伸。鎮平蒙古人的始祖雖不是元順帝的四叔和四子,卻是元朝宗室諸王”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依此法,南陽這兩支蒙古族屬於同源同流。  

同源異流說

楊豔. 河南省鎮平縣蒙古族源流新探[J].邊疆經濟與文化認為

帖木花耳的傳說可能是帖木兒不花事蹟的訛傳,但帖木兒不花一人不能代替傳說中的司脫王和帖木花耳,“將鎮平蒙古族的始祖統一為是淮王帖木爾不花值得商榷”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 晁陂與硯臺族人均認為他們不是一支,他們各有自己的族譜,分別記載了其先祖的來歷。
  • 硯臺王氏祠堂碑記和族譜中記載,硯臺王氏先祖是脫脫王的兒子哈剌章。

  • 《元史》中蔑兒乞氏脫脫(叔父是伯顏)的事蹟與族譜中的脫脫王較符合。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民間稱其始祖為司脫王而不是脫脫王可能與當地流傳的一首民歌有關:“封荊王加鄭王,元代尊稱諱脫王。思脫王想脫王,元季賢相美名揚”,傳說中的司脫王可能是民歌中“思脫王”的誤傳。

鎮平晁陂的先祖可能是淮王帖木兒不花。

鎮平硯臺族的先祖可能是元末丞相脫脫王之子哈剌章。

楊豔. 河南省鎮平縣蒙古族源流新探認為

晁陂和硯臺蒙古族“確為元王室遺胄,即同源;但他們又各自有自己的始祖,因而屬於異流”

 嘎爾迪,王兆良.鎮平縣王氏蒙古族始祖問題辨析認為

元順帝兒子中“究竟有沒有一個叫帖木花耳的,目前不宜輕易否定”

因《元史》所載,僅是皇后所生的兒子,妃子所生的兒子很難考全。再加上《元史》出於眾人之手,編纂時間倉促,元順帝一朝資料以徵集而得,很難完備。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雖然南陽蒙古族先祖的名字說法不一,但是,中南民族學院在20世紀80年代對鎮平進行調查時,發現他們有供奉成吉思汗像、不“圓月”、同姓不婚等風俗習慣,這足以證明他們的先祖是蒙古族。   

蒙元太師、國王木華黎之後裔

南陽社旗縣和洛陽孟津縣李姓蒙古族,據族內傳說、史料、家譜記載,其始祖是蒙古國開國功臣木華黎。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南陽社旗李姓是從洛陽西陡溝於明初遷居而來。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洛陽留存的《李氏家譜》(明正統六年即1441年)記載

  • 李出由元,札剌爾氏”。
  • 李氏始祖孔溫窟哇,諡號忠宣。“自始祖忠宣生忠武”,“以開國勳封魯”,其後世子孫世襲,忠武王即木華黎。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 “忠武生忠定,食採東平”, 忠定王即木華黎之子孛魯,孛魯之子“武靖王霸都魯”,霸都魯第五子鐵古爾忠,鐵古爾忠之子鐵思生咬兒(李氏之祖),“始居松江”。

  • 咬兒生五子,後其五子易姓為李:李可才、李可良、李可能、李可用、李可禮。長子、次子均無後,三子家譜不詳,四子李可用因對“明取吳淞款附意緩,謫河南戍”。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 李可用,先居洛陽南關,後遷至李家營村(今孟津縣麻屯鎮李營村),繁衍至今。李可用長子李英遷至南陽,現分居南陽各地。
  • 五子李可禮留居松江府,李可禮之孫李年於1441年(明正統六年)撰修《李氏家譜》,可禮後裔稱"華亭李氏"。後有留居青浦的,現在留居在天馬山的稱為"天馬山李氏"但未取得聯繫,具體情況不詳。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元史》中對始祖孔溫窟哇、木華黎、孛魯的記載均與《李氏家譜》所述相符。

宋濂.《元史・卷一百一十九・木華黎傳》記載

  • “木華黎,札剌兒氏,世居阿難水東。父孔溫窟哇,……”
  • 元“至治元年,詔封孔溫窟哇推忠效節保大佐運功臣……魯國王,諡忠宣;木華黎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魯國王,諡忠武。子孛魯嗣”。

  • 木華黎之子孛魯於“至治元年,詔封純誠開濟保德輔運功臣……上柱國、魯國王,諡忠定。”
  • 孛魯生“子七人:長塔思,次速渾察,次霸都魯……” 。

匡裕徹,任崇嶽.河南省蒙古族來源試探認為

  • 李氏家譜記載霸都魯五子為鐵古爾忠, 而《元史》載霸突魯(即霸都魯)生“子四人:長安童,次定童,次霸都虎臺;他姬子曰和童,襲國王。”
  • 霸突魯沒有五子鐵古爾忠,從這一點來說,似乎可以否定李氏為木華黎之後。但是從《元史》成書來看,首先,撰寫《元史》在元滅亡之後,對於隱居鄉里的亡國遺族只能揣測而已。
  • 《元史》列傳照抄碑誌家傳之類,取捨不當之處甚多:如有的該立傳而無傳,某些開國勳臣的傳記也有缺略, 也有譯音不統一的現象。
  • 從李年撰修族譜的背景及有關李可禮的史料記載,“與《(洛陽)李氏家譜不謀而合,起碼可以證明洛陽蒙古族乃木華黎裔孫之說不誣。”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以上為專家學者於七、八十年代研究結論。近年來國家對方誌的數字化,常人獲得資料的便捷程度加深,對專家之疑的深挖,更多資料展現在面前,將消除專家之疑,補正史之不足。木華黎後裔李氏祖源問題沒有異意,脈絡、世系傳承清晰。做為木華黎後裔近年來對家族的資料收集、整理、研究發現:李年族譜序中《元史》未載部分在明朝松江地方誌中找到了記載。從咬兒到李年、以及李年之後具體可追溯到清朝,地方誌明確記載為木華黎裔孫,史實清楚,也補專家之疑,在這不做細述,另文刊發。

在南陽宛城區官莊鎮忽橋等自然村的忽姓則認為自己是蒙古族忽必烈的後裔

  • 《元史》、清朝道光年間所立的墓碑、 《元史》黃金家族世系記載:鐵木真四子託雷,託雷次子忽必烈,忽必烈十子忽都魯鐵木兒王的兒子阿八也不幹王,孫子八魯朵只王即忽必烈的重孫 。
  • 南陽宛城區官莊鎮忽橋的忽姓說:八魯朵只王的曾孫是忽大寶,忽大寶生於1446年。1476年攜妻子、弟弟全家五口人從湖北荊襄地區向北逃遷,定居在人口稀少的南陽宛城區官莊鎮的一個橋的附近,以姓為村取名為忽橋村。 當地公認始遷祖就是忽大寶。
  • 忽姓的輩序詩自忽大寶始為“大條顯明成,學宗景志恆,順中俊雲天,金銀太寶生”。自始遷祖忽大寶始輩序詩目前已用了15個字,現在大都是按此輩序起名,有的雖不是,但也知道自己是幾世幾代人。
  • 這支忽姓族人,忽大寶的四世孫忽成魁自幼聰敏好學,官至清朝侍郎。因勤於改務,政績突出,逝世時,按清朝慣例於墓碑頂部赦刻“聖旨”二字,其碑文清晰,刻著“忽系忽必烈後裔”,“忽系南陽左八人氏”。

  • 新編《南陽民族誌》記載:公元1636年,清太宗,天聰九年把蒙古隆眾與原先編入的八旗蒙古人,分編為八旗蒙古,有“左八旗、右八旗”之分,清代人公認左八人氏為蒙古族人的別稱。 

南陽蒙古族現狀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河南有蒙古族82170人,其中南陽市就有54767人,佔全省蒙古族人口的66.65%。南陽蒙古族經過數百年的遷徙和發展,居住地遍佈“南陽100多個村莊裡。”

  • 1953年當地人民政府為鎮平縣硯臺、晁陂以及新野縣王姓蒙古族恢復了民族身份;
  • 1982年當地人民政府為淅川縣九重鎮王姓蒙古族恢復了民族身份。

王姓蒙古族主要集中分佈在鎮平縣、淅川縣、新野縣、臥龍區、內鄉縣、南召縣等地。

鎮平縣王姓蒙古族人口最多,“近30000人,主要分佈在晁陂鎮3000人,王崗鄉硯臺村2000人,賈宋鎮3000多人、小集村1000人,”,

其餘分佈在馬莊鎮慄扒村和唐營村、石佛寺鎮、老莊鎮等地;

“新野有蒙古族4000餘人,” 新野縣王姓蒙古族主要分佈在:上港鄉王白村,王集鎮馮集村、汪堤村,上莊鄉王寨村等自然村;

淅川縣“蒙古族6200餘人,”主要分佈在九重、厚坡鎮等地。   

  • 1982年和1990年,當地人民政府為社旗李姓蒙古族恢復了民族身份。

社旗縣李姓蒙古族主要分佈在:“李店鎮半坡村、冢坡村、太和鎮馬埂村、後趙村、範樓村,其他鄉鎮分佈較少。現有後代4600人。”

  • 忽姓蒙古族,至今,已繁衍十五代,1700多人,分佈在忽橋、東忽橋、河灣村和田李莊4個自然村,其中也有遷出到陝西、山西、湖北、和臺灣的。

  • 閆宏偉”河南省圖書館地方文獻部主任" ,文獻研究領域資深專家。
  • 閆宏偉先生對包括家譜在內的各類文獻有著濃厚的興趣,在他擔任省圖書館文獻部負責人之後,該部大力開展河南省地方文獻徵集、整理、保護、提供利用、開發和研究等工作,成績優異,贏得了館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 ​2016年7月11日,全省文化系統“雙先”表彰會在鄭州召開,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文化廳決定對全省各個文化戰線61家單位和154名先進工作者予以表彰,閆宏偉榮獲“全省文化系統先進個人”,成為河南省圖書館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個人,這也彰顯了他所領導的文獻部在近年來所取得的優異成績。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 許多家譜還會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先人事蹟,讓子孫後代瞭解家族發展過程。所以說,家譜作為正史、地方誌的有益補充越來越被重視。
    南陽王、李、忽三姓蒙古族述略
  • 閆宏偉認為“家譜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於歷史學、民俗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在編寫家譜的過程中,很多作者是親身經歷了歷史的變遷。
  • 因此,家譜中不乏記載很多異於常規史料的事件,填補了許多歷史記載的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