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師傅張說第二個字讀什麼?沒想到這位仁兄這麼愛財!

張說,唐玄宗開元時期的著名文學家,也是開元名相之一。為人非常貪戀財富,而且脾氣暴躁,所以在朝中的人緣非常之差,一生仕途坎坷。

張九齡師傅張說第二個字讀什麼?沒想到這位仁兄這麼愛財!

張說的名字正確讀音應該是“zhāngyuè”,後面的那個“說”字應該讀第四聲“yue”,同喜悅的“悅”字。

張說,是一個著名文人,作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他肯定會對儒家的老祖宗非常的推崇,“說”字在儒家經典的《論語》之中,多是用作“悅”的意思。所以,張說這個名字後面的“說”字應該讀作“yuè”。

張說寫的《錢本草》

電視劇《甄嬛傳》火了以後,網友模仿劇中人物的對話,發明出了“甄嬛體”這一網絡文體。其實,早唐玄宗時期就有這麼一個人,他模仿《黃帝內經》的本草篇,寫出了一篇有關錢的中藥文章,可謂是開這種幽默仿寫文體的先河。這個人就是唐玄宗時期的著名文人張說,他寫的那篇文章叫做《錢本草》。

張九齡師傅張說第二個字讀什麼?沒想到這位仁兄這麼愛財!

《錢本草》這篇文章是作者張說在自己花甲之年,總結自己的人生經歷,寫出了這篇文章。

整篇文章只有區區200餘字,不僅把錢的本質描述的清清楚楚,還寫出了錢的利弊和時代所表現出來的弊端,有著非常豐富的哲理。

張九齡師傅張說第二個字讀什麼?沒想到這位仁兄這麼愛財!

最後,介紹的是錢的採摘時節。《錢本草》中對於錢的採摘是這樣說的“其藥採無時”,意思是錢的採摘沒有固定的時間,你可以隨時去採摘。後面又提到了錢幣的流通,要把握錢的流通數量,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

作者對於錢的瞭解,是很多人拍馬不能及的,由此可以看出張說是一個對錢財非常迷戀的人,史書上對他貪戀錢財的說法還是比較正確的。

張說名作《鄴都引》賞析

《鄴都引》是唐朝著名文人張說所寫的一首緬懷魏武帝的詩,也可被稱作新樂府辭。這首詩歌可以說是張說的頂峰之作,也是一首可以傳唱千古的名作。

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毗相馳逐。

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

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為墟人代改,但見西園明月在。

鄴旁高家多貴臣,蛾眉曼睩共灰塵。

試上銅臺歌舞處,惟有秋風愁殺人。

張說寫這首詩的時間,是他被貶為相州刺史的時候,那時的曹操古都鄴都就在相州境內。張說來到鄴都,想到魏武帝縱橫天下,建功立業的時候以及他死後所留下的威名,再聯想到自己屢次遭到貶黜,被奸佞小人所陷害,心中不禁悲憤萬千,懷著悲憤的心情寫下了《鄴都引》這首千古絕唱。

張九齡師傅張說第二個字讀什麼?沒想到這位仁兄這麼愛財!

這首詩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六句,主要寫的是魏武帝生前是怎樣建功立業的,來企寄託自己的凌雲之志。第一句“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磅礴大氣的開篇,奠定了全詩豪放激情的情感格局。“草創爭天祿”表明了魏武帝雖然初期創業的艱難,但是他沒有放棄,反而敢跟天地去進行爭鬥,指出了一種人定勝天的思想形態。

詩的後六句是對於魏武帝死後的描寫,通過對其子孫後代的總結,以及後世之人對於魏武帝的評價,表達了一種時光荏苒,英雄不再的感慨。連魏武帝這樣的大人物也抵不過時間的沖刷,如今他的功績已漸漸被人們所忘記了。後來作者又表達了一種豁達的心態,既然魏武帝這樣的大人物都沒能做到名垂青史,何況是我呢。

全詩氣勢恢宏,語言磅礴大氣,抒情跌宕起伏,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如果你對這個文人很感興趣,歡迎前往喜馬拉雅FM搜索《盛唐下半場》,裡面還有更多歷史文化小故事哦!

關注遊俠公社,李軟塵和你一起講詞讀詩,漫遊文化江湖!

張九齡師傅張說第二個字讀什麼?沒想到這位仁兄這麼愛財!

想獲取更多歷史文化小知識,歡迎搜索關注“遊俠公社”,更多精彩等你來發現!

猜你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