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了,它不多,你的葡萄也好不到哪去!

“葡萄上有白白的一層跟白粉一樣的東西是農藥的殘留物嗎?這種葡萄是不是有問題、不好賣呀?”有個葡萄種植新手這樣問。

其實不是的,這層白粉是好的,它是葡萄自己產生的,並不是農藥的殘留,不過農藥殘留也會留下痕跡,但它們有區別。

葡萄上正常的白粉越厚表明這種葡萄長得越好!

有沒有不瞭解的葡萄果粉的?我們今天就給大家好好梳理一下葡萄果粉的這些事。

1.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果粉究竟是什麼?

别傻了,它不多,你的葡萄也好不到哪去!

果粉其實是一層粉狀蠟質物(白霜),是由果實中的脂類物質合成的。

它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光合作用的產物,葡萄長得越好,果粉也就越多越好。

其實不止葡萄上面有這個現象,仔細觀察的話我們會看到李子和甘蔗表面也有這種果粉(白霜)。

2.正常果粉和農藥殘留有何區別?

正常的“白霜”在葡萄表皮上的分佈是自然均勻的,並不覆蓋葡萄果皮本身的顏色。

别傻了,它不多,你的葡萄也好不到哪去!

但是由於藥劑殘留的“白霜",它在葡萄表皮外觀分佈不均勻,其中還會有藥劑流過的痕跡。

3.葡萄上為什麼會長果粉,它有什麼作用?

葡萄果粉是葡萄自身產生的,這個過程很複雜,咱們就不研究了,但是究其來源主要就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光合作用越好,就越有利於果粉的形成。

果粉的作用

(1)表面蠟質(白霜)是防止水分蒸發的主要屏障,對適應乾旱環境有很好的作用。

另外,因為蠟質不溶於水,還可以避免葡萄表面形成溼潤的環境,從而可以減輕病原菌的侵染。

(2)葡萄上有均勻的果粉的話,表明果農在種植過程中用藥比較科學。

(3)果粉也是檢驗葡萄品質的一項很重要的指標。果粉均勻的葡萄通常轉色情況好、賣相好,售價相對來說也高。

4.哪些因素會影響葡萄果粉形成?

(1)土壤板結,通透性差的田塊,以及長勢弱的田塊,葡萄上色快,果粉少。

(2)葡萄留穗過多、掛果量大的田塊,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營養失調,不僅上色差,果粉也少。

(3)套袋晚,套袋期短的田塊,葡萄果粉少而不均勻,葡萄袋的質量不好等都會影響上粉。

(4)栽植過密,光照不足,成熟期雨水過多等都會影響葡萄著色,造成果粉減少。

(5)農藥使用不當,施藥次數多、濃度大、過多施用劣質乳油、粉劑農藥等都會影響葡萄上粉。

(6)膨果劑、催熟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施用不當,也會影響葡萄著色,造成果粉減少。

(7)氮肥過多,有機肥用量少,磷鉀肥不足的田塊,葡萄著色差,果粉少。

5.哪些措施可以增加葡萄表面的果粉?

(1)葡萄生長前期,要根據不同的葡萄品種合理控制葡萄產量,合理負載,夏剪時合理定枝留梢,控制好葉果比,強化花果管理。

(2)增施有機肥、水溶肥,減少使用偏酸性的複合肥(最少用1次水溶肥),做好生育期間水分管理,合理的施肥灌水(花期不灌水,後期小水勤灌)。

(3)科學用藥,謝花後套袋前儘量不用或少用乳油、粉劑的殺蟲殺菌劑,儘量不用有機硅,合理減少用藥次數。

(4)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激素),不過量和亂用激素。

(5)合理掌握套袋時間,果粒由青綠變白綠之前必須套袋,過晚果粒變墨綠,果粉難以形成。果粉不好時,可提前套袋。

(6)葡萄的果粉形成於幼果期,所以幼果期的用藥需要特別注意,應以高質量水劑或水分散顆粒殺菌劑為主,避免使用乳油和劣質粉劑,影響果粉的形成。

(整理自網絡)

如果你覺得小秘書每天提供的信息有點價值,你就幫小秘書傳播一下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學習。小秘書會繼續努力的提供更有價值的內容,謝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