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模仿别人朋友圈的样子,真丑

你模仿别人朋友圈的样子,真丑

你模仿别人朋友圈的样子,真丑

社交软件这个东西不适合我,但鉴于单身美女都在用,我也就象征性的用一用。

起初是想在上面找个男朋友,用了一阵儿,觉得悬。然后心态变了,我劝自己不如摆脱束缚,性解放一下,找个炮友?用了一阵儿,怂得张不开腿。再后来彻底不报啥非分之想,寻思着认识个能聊天的饭搭子就成,用了一阵儿,卸载了。

曾经有一位陌生男士问我周末的行程,我如实回答:在家待着。我知道这个回答有些干瘪,有点无趣,只是我懒得的讲太详细而已,即便我们已经认识有五分钟了。他建议我出来玩儿,也不说玩啥,就让出来玩儿。

你模仿别人朋友圈的样子,真丑

当他质问我 “反正你在家不也没事儿干么?” 时,我就意识到我们的价值观发生了碰撞。

我的计划就是在家待着,我睡到十一点,清扫地板,洗洗内衣,换换卫生巾,在玩手机的间隙抽空看看书或者电影,不是也挺充实的吗?这些事足以消耗掉我的一整天,简直忙死啦。

已经过了愿意在陌生人身上浪费魅力的年纪,可能也怪自己不争气,毕竟女人一旦过了25岁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增值(大家别误会 我今年21岁),不能再倒贴精力给别人上课了,电量知道省着点儿用了,可不像18岁时逮谁跟谁发骚了。

见网友这个事儿就像赌博,必有一方高兴,另一方没那么高兴,或者双方都不太高兴,要是能赶上双方都高兴,基本上就成了。无法和不喜欢的人释放魅力,没那个兴致。

而我一般懂得怎么取悦别人,别人却不懂怎么取悦我。这种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像个三陪,上班卖笑,下了班还得卖笑,图个啥呢?好不容易盼来周末,我就要脸臭,我随时随地脸臭,拉屎时脸臭,在网络上打出 “哈哈哈哈哈哈哈” 时也脸臭。

你模仿别人朋友圈的样子,真丑

这跟我以前的理念完全不同,我以前爱玩儿又好动,周末要是不约人吃饭看电影泡吧蹦迪那就不叫周末。这是所谓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照做就跟服老了似的。

没出去玩儿就觉得生活寡淡,生活挺好的,其实寡淡的是你。很多人不敢面对这件事,于是只要一闲下来就给自己安排一堆局儿,赶场似的周末就叫丰富多彩,高兴么?未必。

整体来讲气氛挺好的,每个人都很高兴,酒过三巡就差连麦高歌一曲周华健的《朋友》。在酒精的作用下,我竟然有点想回家,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要不断片儿就能保持清醒。我想离开这家酒吧,已经凌晨两点了,我困得跟傻逼一样。但其他人兴致都很高,下一场还要奔赴海底捞。

趁着上厕所的工夫,我叫车了,打过招呼后顺利脱身。坐上计程车的那一刻,如释重负。这要搁以前,我一定会陪到大家一起吃完海底捞,会认为嗨点跟同伴不一样,就是我不正常。我会不断暗示自己融入进去,撑下去,哪怕全程开启假嗨模式也万死不辞(怎么回事 听起来还挺仗义的)。

你模仿别人朋友圈的样子,真丑

但是对别人太仗义,就是对自己不仗义。为什么会怕扫别人的兴呢,其实就是夸大了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但是你哪有那么重要呢。

有人觉得喝酒蹦迪很酷,于是就照做了;有人看心上人觉得喝酒蹦迪很酷,于是就照做了;有人看身边的朋友全都在喝酒蹦迪,很多大V也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很酷,于是就照做了。

其实很多人的 “兴趣爱好” 都是这么来的:朋友喜欢约炮,我没约过,我抬不起头,我像个怂逼;朋友喜欢抽烟,我抽不惯,我抬不起头,我像个土逼;朋友喜欢蹦迪,我跟不上节奏,我抬不起头,我像个乡逼。你唯独不觉得跟别人活成一副样子,有点傻逼。

就是活着活着吧,把自我给活没了。

夜里睡不着觉的时候真该躺床上想想,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把这一点想通了,拒绝一些东西时才会有底气。但大多数年轻人太忙了,没空思考这些,活得稀里糊涂的,还总因为跟某些时代环境格格不入而自卑,没必要的。

真正的朋克是敢于面对自我。

坐上计程车的那一刻,如释重负,酒吧不好玩,更吸引我的是家里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汤面。没什么好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