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是真实的吗?

狼的影子319

关于西周王朝的灭亡一直流传着烽火戏诸侯的传说:西周最后一任君王周幽王任用虢石父为上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造成国民的怨恨,继而引发了西周末期的国民暴动。同时艳福不浅的周幽王遇到了大美女褒姒,不久褒姒生下了男孩,取名为伯服。在褒姒的谗言之下,周幽王废掉了申王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这名美女走的是冷艳冰山路线,天生不爱笑,周幽王为了让自己的爱妃开怀一笑,想尽了一切办法逗其开心都失败了。后来虢石父进言,设计了“烽火戏诸侯”的剧情。于是周幽王利用早先建造的烽火台呼唤诸侯来救,诸侯看到漫天火光马上带兵赶到了镐京,得知大王在细山,又转而杀到细山。谁知一个敌人都没有,有的只是音乐与歌唱。周幽王对众人说:“我就是逗逗你们,大家都回去吧。”上了当的诸侯们十分愤怒,褒姒却笑的很开心。受到鼓励的周幽王十分开心,觉得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于是之后多次点燃烽火,频繁受到调戏的诸侯们不仅愤怒,而且对报警的烽火失去了信任感。终于犬戎来了!受到攻击的周幽王赶紧点燃烽火寻求支援,却没有一个诸侯前来勤王,西周王朝在犬戎攻击下就此灭亡。整个一出昏君+红颜祸水的典型剧本,类似的剧目在日后不断上演。

总觉得这个故事和“狼来了”的故事极其相似,也不知道究竟是谁抄袭了谁。其实仔细推敲不难发现这个故事有明显的漏洞:首先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各地诸侯不可能同一天赶来勤王,必然是有先来后到的。我们试想一下褒姒天天看着一路诸侯接着昨天那一路前来勤王,就算一开始觉得好玩好笑,天天来这么一出不觉得烦吗?其次西周分封诸侯时为了驾驭控制地方诸侯还组建了一支由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换句话说即使诸侯们不来救援,周天子自己依然掌握着实力远在各诸侯之上的六军,结果却在与犬戎的战争中一触即溃,几乎没进行任何有效抵抗。最后关于烽火台最早的史料记载出现在战国时代,莫非周幽王是穿越者?怎么会掌握这种几百年后的高科技?唯一的解释是烽火戏诸侯本身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杜撰出来的骗局,那么究竟是谁出于什么目的一首导演了这场骗局呢?

首先我们不难看出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矛头直指周幽王和他所宠爱的褒姒,很明显编造这个故事就是为了抹黑这两人,那就让我们看看这是什么样的两个人呢?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任君王,长期以来背负着昏君的骂名,以此类推他所宠爱的褒姒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好人。只是这样把人脸谱化真的符合历史的真相吗?褒姒是褒国国君的公子进献给周幽王的礼物,关于她的父母和早期经历正史缺乏记载,但可以确定只是作为一件礼物的她不可能是贵族人家的千金小姐,在周幽王的后宫中她就是一个毫无背景的小人物,只因为得到君王的宠幸才飞上枝头变凤凰,如果仅止于此周幽王和褒姒之间几乎就是中国版的王子和灰姑娘。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王子身边环绕着一大群诸侯贵族人家的千金小姐,他无权选择自己所爱的人而只能接受祖祖辈辈沿袭的政治联姻,偏偏这时出身平民的灰姑娘以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出现在王子的视线内,这使他充满了新鲜感和征服的欲望。不过如果谁以为周幽王宠幸褒姒只是因为这种新鲜感和征服的欲望那就太天真了。

事实上王宫从来就是勾心斗角最激烈的地方,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一点不比战场厮杀的酷烈程度低。任何一位君王只要智力正常,不是白痴的话那就绝对是个人精。或许治国理政算不上一把好手,但要论玩弄阴谋诡计耍心眼那可个顶个的聪明。在这出王子和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中褒姒或许动了真情,不过幽王想的可不止这么简单,事实上幽王宠幸褒姒乃至废掉自己的原配夫人申后整件事背后隐藏着幽王深深的政治谋略:西周王朝分封诸侯,由于古代交通条件的限制各诸侯事实上成为自己封地的土皇帝,毕竟天高皇帝远,周天子对各地的实际控制力度是有限的。这有点类似于一家大型公司存在着若干大股东,虽然董事长占有最多的股份,但并不具备压服其他股东的绝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与诸侯贵族进行政治联姻也就成为巩固周天子的王权的一种手段。但凡事有利就有弊:既然周天子有求于诸侯贵族,长期和诸侯贵族通婚,渐渐地诸侯贵族势力日益发展壮大。在周幽王的时代王权和诸侯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到达临界点,所以周幽王执意废掉贵族出身的申后而改立平民出身的褒姒事实上就是想要打击诸侯贵族外戚干政的现象,强化王权统治。可惜幽王虽有政治谋略,但他的政治能力实在太差,压根玩不过老谋深算的诸侯贵族们,于是申后的父亲申国国君勾结犬戎入侵。因为自己的奶酪被动而早就看幽王不爽的各路诸侯自然不会前来勤王,而申后和前太子宜臼则勾结地方诸侯和犬戎人以出卖周王室整体利益的方式换取自己上位。

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成功上位的宜臼成为了周平王,由于他是靠地方诸侯的拥戴上位的,只能进一步让权给地方诸侯,这就是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可对成功上位的周平王和扩张了自己权力的各路诸侯而言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洗白自己,毕竟自己作为臣子勾结异族干掉君父的行为是相当不光彩的。要是让各诸侯国的平民和奴隶知道诸侯贵族们用这样卑鄙的方法做掉了天子,那是否意味着他们可以同样起来干掉这些骑在自己头上的贵族老爷们呢?所以周平王和诸侯贵族们迫切需要寻找替罪羊,在这样的情况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逐渐应运而生。后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以及掌握着主流话语权的儒家学者又竭力维护一种上下有序的尊卑秩序,竭力鼓吹周礼,既然周朝的礼法制度不存在问题,那就只能由无道昏君和红颜祸水来背这个锅了,于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被历朝历代一再重复讲述。当谎言重复N遍之后人们已不大能分辨它究竟是不是谎言了。事实上把王朝的灭亡归结于昏君+红颜祸水的固定模式是荒谬的,任何王朝的覆灭都必然是其政治经济制度中的固有矛盾日积月累的结果,而不仅仅只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问题。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肯定是假的!这不过是后世学者在掩盖一场政治阴谋,这是后来的周平王指使学者编造的,而众多诸侯假装认同的说法。因为在这件事中,周平王姬宜臼犯了弑君之罪,而其他诸侯犯了畏敌之罪。

整个事件的起因是,当时的周幽王废掉太子宜臼的母亲申王后,改立褒妫为后。并打算立褒妫的儿子为太子。这直接引发了宫廷政变,由当时的太子宜臼协同外公申侯发起,勾引犬戎进攻镐京,然后还暗中当汉奸做内应,偷开镐京城门放犬戎入城,最终,犬戎杀死了周幽王。而姬宜臼继位为周王,史称周平王。

而诸侯来不及救的原因有两个,犬戎的军队战斗力惊人!据史书记载,当年的犬戎的军队是骑兵,而中原诸侯国的军队是战车兵、步兵,从战国后期的军事装备来看,骑兵对步兵与战车兵有着相对的优势,因此,诸侯国畏惧犬戎,害怕与犬戎交战,这与犬戎交战可以说是得不尝失,因为,犬戎是马背上的民族,社会落后,全身的家当一匹马就可以搬走,这样一来,即便打败了犬戎那也没有丰厚的战争利益可言。因此,诸侯不愿意来。

其次,周幽王的统治太过玩味,周幽王总是加兵于不听从号令的诸侯,这使得诸侯对周幽王有点抵触的心理,希望周幽王的直属军事力量遭受削弱,这样就会降低周幽王兵加诸侯的威胁。毕竟当时的军事装备落入,犬戎的骑兵虽然惊人,但是周幽王所统治的镐京却是固若金汤,骑兵在攻城战中不起作用,按常理来看,短时间内是难以攻克的。所以,这其中有诸侯观望的理由。诸侯本身是愿意出兵抵抗犬戎,毕竟与周王朝的矛盾属于内部矛盾,与犬戎的矛盾是外部矛盾;但是,诸侯们却不愿意打头阵想拖时间。

因此,认真追究起来,这些人全是死罪!但是活人怎么可能跟死人认错的,只能委屈褒妫了,把所有黑锅都让她来背!


优己

分封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诸侯与周天子之间的血缘联系越来越淡漠,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从第四代天子周昭王开始,西周就由盛转衰。各大诸侯国逐渐尾大不掉,朝拜的频率越来越少,进奉的财物也越来越少。中央政权的权威一再衰落,周天子的话越来越没有人听,各诸侯国越来越习惯各行其是。

终于,到了周幽王时代,周王朝衰弱到如此程度:周王不能有效地召集他的诸侯们帮助他抵抗异族入侵,所以有了所谓的烽火戏诸侯。

这个故事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骊山烽火台,说是犬戎入侵。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齐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好又同时撤走。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这个故事虽然被司马迁载入正史,但显然是编的。是《狼来了》故事的中国版。

钱穆先生在他的《国史大纲》中说:“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史公对此番事变,大段不甚了了也。”   

钱先生的意思是说,陕西省的一把狼烟怎能让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的诸侯同时看到?就算周幽王真有烽火戏诸侯之举,就算各国同时看到了,但那时候诸侯国离烽火台的远近不同,近的几十里,远的上千里,各国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同时到达,会差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总不能让幽王和褒姒在烽火台边野营几个月吧?再说,到了之后如果发现没有敌人,也不会马上离开,肯定要扎营休息几天再走。何况举烽火召集军队抗敌,这是汉朝抗击匈奴的预警方法,西周时根本没这回事。所以钱先生称太史公这一记载为“委巷小人之谈”。  

这个故事实际体现的是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大减,号召不了诸侯。以致在公元前771年,周王领地被犬戎攻灭,周平王不得不将都城从镐京迁往东都洛阳,宣告了西周灭亡,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张宏杰

烽火戏诸侯是个流传久远的故事了,最为熟悉的是《史记·周本纪》版本,该版本主要讲述了西周时周幽王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各路诸侯,落得个人死国亡的下场。那么历史上“烽火死诸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史记·周本纪》记载:“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记载:“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悦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冠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

《吕氏春秋》与《史记》关于烽火戏诸侯的记载大同小异,最明显的不同是一为击鼓、一为烽燧。实际上,烽燧大规模用于军事传警,是汉代防备匈奴了。尽管《墨子》提出过“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的理念,但在春秋时期的《左传》完全没有提及,那么西周末年就更加存在疑问了。


钱穆大师在《国史大纲》中就对“烽火戏诸侯”提出过疑义:“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既然周幽王是主动讨伐申,那又何须画蛇添足的举烽火呢?


2012年清华大学整理校友捐赠的战国竹简(“清华简”)时,发现竹简上的记述与“烽火戏诸侯”相左。“清华简”记载,周幽王是主动进攻申的,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因而灭亡。竹简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称,史学界就此可以断定烽火戏诸侯并非西周灭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断定这个故事根本就是编造。


《史记》中关于烽火戏诸侯的女主角褒姒的来历也颇为荒诞,记载是这样的:夏朝末年,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夏帝算卦,杀、赶、留均不吉利。又算卦,结果是要得到龙的口水并藏起来才吉利。于是摆香案,向龙祷告,龙留下口水而去,夏帝用匣子装而藏之。夏灭亡后,经过千年流转,周厉王打开了匣子,那口水变成一只黑色壁虎,后宫一个六、七的宫女,碰上了那只大壁虎,这个宫女成年后便怀孕,没有丈夫却生下孩子,她很害怕,就将那个孩子丢弃。后来周幽王打褒国,褒国人就把这个已经长大的婴儿献给了周幽王,这个女孩就是褒姒。


根据目前方面的种种线索来看,烽火戏诸侯或许又是史学家将亡国败家的原因归咎于女子的悲情故事而已。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在此表示感谢!


趣维杂谈

这个历史故事是真的,因为史书有载,而且流传下来了说明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当然,历史往往也有不实之虚,故事只要不违反常理和自然规律,而且能反映真实的历史背景,我们就当真,我们不做怀疑论者。


  

烽火戏诸候,非常戏剧化的传说,咱们不妨逐步审视,看情节是否超出事理。      

周幽王贪图享乐,疏于朝政,大臣褒珦极力劝谏,让周幽王怀恨在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久,周幽王找个借口就将褒珦撤职查办了。   

褒珦家人为了营救褒珦,也用了美人计。褒家在民间买了一个漂亮姑娘,取名褒娰,又请了专业老师传授褒娰唱歌跳舞的才能,调教了三年,褒娰才艺俱佳。褒娰参加周幽王的选秀节目,美冠群芳,周幽王喜获至宝将其纳入宫中。褒娰备受幽王宠爱,褒珦也得到了特赦,解除了牢狱之灾。   


褒娰进宫之后变了一个人,常常愁眉紧锁,郁郁寡欢,周幽王千方百计不能讨爱妃欢心,还怕爱妃得了抑郁症,于是在朝庭大会上征集好点子,谁有办法能博褒妃一笑,赏金千两。   

有个擅长溜须拍马的官员虢石父,此人出了个馊主意,说:“好多年不打仗了,烽火台闲着也是闲着,也不知道还管用不管用,皇上何不测试一下,万一诸候们麻痹大意了,这样做也算提了个醒儿,咱请娘娘前往一观,到时笑点应该有的。”      

与周朝相邻的有个叫做犬戎的民族,勇猛剽悍,在周幽王上台以前,犬戎经常与周朝发生冲突,为了抵御犬戒来犯,周王朝在境内设置了若干烽火台用于通迅报警。   

周幽王听从了虢石父,率领一帮文臣登上了骊山,褒爱妃当然也在其列,大家居高临下、兴致勃勃,等着观看难得一见的烽火晚会,发发朋友圈。   

烽火十里一台。那时还没有雾霾不受影响,一簇一簇火焰传导下去,储候们闻警色变,皆以为犬戎来犯,纷纷领兵赶往长安勤王,到了骊山方知虚惊一场,观礼台上的文臣们已经笑的前仰后合,哈哈哈…哈哈…,不想笑的也得装腔做势大笑,因为这是皇上的包袱料子。褒娰受了大家笑声感染,也就婉儿一笑。



     

虢石父得了一千两金子,恐怕也没有把钱花完。周幽王废了皇后,立褒娰为后,原来那位皇后的娘家爹生气了,勾结犬戎进攻首都镐京,御林军落败,犬戒杀了周幽王、虢石父,大肆掠夺一番而去,一并抢走褒娰这个万人迷。  


 

诸候们本有机会救援的,可是看到烽火之后以为又是演练,于是都疲疲沓沓的,有的还带上了家属,就当去往京城一日游。   

故事可疑的地方:周朝也很大,储候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骊山齐聚,怎么着也得用时一天两天吧。大概周幽王只和骊山附近的储候开了个玩笑,可是玩笑传遍了天下。
  


瞌睡虫和瞌睡龙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在我看来,如果从正史的角度,尤其是司马迁《史记》的角度来看,这件事言之凿凿,板上钉钉。

但是我细细读来,却发现很多地方蹊跷,那个时候就没有烽火一说,烽火台是到了汉代之后才有的。这个赵括的“纸上谈兵”如出一辙,因此这种说法都源于后世的说法。西周的灭亡,不是一个昏君周幽王就能做到的,国家的兴衰,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周幽王宠爱褒姒,危及了申后和太子的地位才是祸根,西戎攻破镐京,负责开门的就是周幽王的岳父申侯,按道理西戎和周幽王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还一定要追到骊山脚下杀死周幽王以及周幽王和褒姒的儿子,并掠走了褒姒。我看背后的主谋就是太子和申后,具体的执行人是申侯和西戎。


亡国的就是昏君、暴君,立国的就是明君、贤君,我看未必如此,这背后无非是成王败寇的想法在作怪罢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第一,诸侯出兵不可能这么快

  1. 派兵支援,粮草先行,这一过程还需要准备马匹,调整战士,时间来不及
  2. 同理,一辆战车有一个御者、一个弓手和一个持戈武士,这些人平时可是远离战乱习惯了,需要重整旗鼓。
  3. 每辆车后面要跟五十名步兵,拢共五千人。这些都是自耕农,平时在家种地,你要把他们召集起来需要时间。
  4. 军队出发粮草先行。这些东西平时都在仓库里(假设我们取最有利的情况,即粮草充足),需要时间运出来装车。
  5. 你不能让人马饿着肚子出发,必须先喂马,做饭给士兵吃,还要开个誓师大会。
  6. 诸侯不光是带兵的,他还是封地的一把手,他要走之前必须先召集所有家臣开个会安排好封地里的事情,不然他不敢走。

这些是脑海里想到的,想不到的应该还更多。这些事情没有三天不可能干的完。所以,三天之内诸侯都出发不了。

第二,行军路上需要时间

古代基本都是靠步行,没有车没有公路,军队一天能走二三十里就不错了。如果碰到下大雨把路泡烂了,更是难上加难。诸侯从各自的封地走到骊山,没有个三五天想都别想,再说那时候通讯不方便,各个诸侯到达的时间肯定也不统一,不会出现诸侯一起到的壮丽景观。


达人阿凯

这应该是真的。

一些史书多多少少记录了这个故事:周幽王为取悦褒姒,击鼓举烽以召诸侯,等诸侯到了发现并没有戎寇,褒姒大悦。

《史记》和《列女传》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褒姒生伯服后,幽王废申候之女,立褒姒为后,废太子又立伯服为太子。幽王不理会国事,只知游马打猎,只为讨好褒姒。为讨褒姒一笑,烽燧打鼓,戏弄诸侯。诛杀忠谏之士,只对褒姒言听计从。申候怀恨在心,联合西夷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举烽征兵,无一诸侯到。于是杀幽王于骊山下,虏褒姒,立旧太子为平王。于是流传下那句有名的诗: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屈原《天问》
明明天子咸戒之,赫赫宗周褒姒灭。——王翰《飞燕篇》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胡曾《咏史诗》
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適,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候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史记》
王欲褒姒之笑,数数击鼓。诸侯至,无寇。及真寇至击鼓,而诸侯不来,遂为戎所灭。——《吕氏春秋》

……

古人多把褒姒当成祸国殃民扰乱朝纲的角色,对她也有一定程度的黑化,就比如《论衡》中就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褒姒是蜥蜴与人交配所生,注定是个祸害,周国因此灭亡。褒姒也如同妲己一样成了祸国殃民的代表,就如同苏拯写西施时便说是在周名褒姒,在纣名妲己。变化本多涂,生杀亦如此。


神话故事说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周朝,周朝有个周幽王,是个非常残暴的家伙,他有个叫褒姒的爱妃,是个“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的冰美人,很少开颜一笑,这就令周幽王很伤脑筋,于是他就悬赏千金,看谁能叫褒姒笑一笑。有个人就相出个法子,把烽火台点着,让诸侯们白跑一趟,果然,诸侯们汗流浃背的跑来,一看没有敌军来犯,一打听原来是周幽王为了讨美人开心而做的荒唐事,敢怒不敢言,只好收兵,褒姒看到诸侯们的狼狈样,才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后来,真的有敌军来犯,周幽王虽然点起的烽火,却没有诸侯们援助,因为他们以为又是闹眼子,结果周幽王就被灭了。荒唐周幽王,为博美人笑,烽火戏诸侯,结果被砍头。


用户9421760567241

“烽火戏诸侯”确实不可靠。《史记·周本纪》记载: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

我们注意到,“烽火戏诸侯”本身是西周末年的史实,但《周本纪》却是西汉中期的文献,相距已经六百多年了。那么太史公的资料是从何而来呢?其实更早《吕氏春秋》有段类似的资料,但《吕氏春秋》说的没有“烽燧”只有“大鼓”,可以视为“烽火戏诸侯”的原版。但实际上,《吕氏春秋》也并不可靠。

钱穆先生早在《国史大纲》就提出了质疑。“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钱穆先生提出的四点都非常中肯,我们可以对此进行解释说明。

第一,西周国君由内服与外服组成,如果外族来侵犯,那么分布在镐京一带的内服国君自然会组织抵抗,何须临时召集千里之外的诸侯呢?第二,进军退军都是严肃的军事行动,即使诸侯们真的被忽悠,也很难想象其中笑点所在。第三,尽管《墨子》中提到了烽燧的使用,但是大规模使用还是在西汉,春秋时期都没记载烽火,更不要说更早的西周。

最后,周幽王之死起因是幽王伐申,记载于今本《竹书纪年》,而清华简《系年》佐证了这一观点:“幽王起师,回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清华简《系年》成书于战国,明显要比《史记·周本纪》更可信,也是更接近历史真相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